在适应更高质量发展中深化流动性管理(杜静;6月13日)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正面临深度开放的新考验。一方面,金融监管过程会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在公平中更趋规范,另一方面,外资商业银行会倒逼本土商业银行,压缩因垄断保护的不开放空间,跨机构、跨境和跨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会变得更为频繁。商业银行唯有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功能的包容性,既注意行为的拓展性,又注意行为选择的合作性,不断吸纳市场中好的理念和方法,进而铸造“主动学习”“善于合作”和“勇于纠错”的市场品质。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金融和经济总量已分居全球第一和第二位。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粗放、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不够等问题。这次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正是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足与未来金融生态发展趋势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建设措施。这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立足点已开始从偏重结果性监管转向注重过程性监管,从被动实施分离分割式监管转向主动形成整体关联式监管,从习惯单一事件化监管转向推动全局标准化监管变化,并从理念原则、机制制度、内容手段和过程要求上,全面细化管控内容。
作为《巴塞尔协议Ⅲ》支柱之一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以商业银行资本管控为基石,约束其资产或负债总量,以控制最终风险。这种债务总杠杆水平的控制当然也是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实践中,商业银行往往重前者轻后者,或以前者代替后者。而且,由于资本补充有限,常常通过人为做小或分化“分母”(加权风险资产)的方式,满足资本充足率管理要求,形成加权风险资产反映或核算的不真实不客观。比如把表内资产向表外转移,将高风险权重资产调整为低风险权重资产,通过通道业务、返售买入业务、过桥业务和委托业务,实行资产负债表假象“瘦身”等。资产或负债的过程扭曲,致使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既缺乏动力又缺少压力,在资产泡沫化趋势下力量变异并放大粗放经营。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粗放,还与其流动性不理性的自我创造密切相关,并为转移、转嫁和拖延提供手段、条件和可能。商业银行在不同对象之间的资产腾挪,既为其流动性创造提供巨大空间,又为流动性风险转移提供众多可能,加上对央行流动性风险托底的心理依赖,形成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轻视。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及其结构是由资产或负债决定的。本来,随着商业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快速增长以及体量增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任务会更紧迫与更繁重。但是,当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资产或负债状况并不协调。如果说,这在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不可避免,那么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则已难以延续,因为影响不协调的主要因素会发生变化。比如,随着“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商业银行长期积累的以流动性泛滥虚脱资产的市场空间将大为减少。再如,随着“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金融资产与实体企业结合过程中,对流动性结构的匹配要求会更高更具体。又如,在金融生态更加开放情况下,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的水平高低,既决定其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与竞争能力,又决定其生存环境、发展质量和市场地位,成为与发展战略相关联的必然体现。还有,建立打破刚性兑付的基础性市场制度,会极大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市场敏感度及触角。
关键是,市场对流动性风险监管会更为严格和规范。商业银行不能不主动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和要求,在“系统性、基础性、动态性、具体性和开放性”上下功夫。
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既是一项战略性管理任务,又是一种经营性管理手段,需要在处理负债与资产、业务对象与手段、常规运行与极端运行等关系上,用联系和辩证思维的方法系统和全局谋划,既注意流动性风险总量的理性控制,又注意流动性风险结构的持续优化,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保证流动性运行过程与商业银行业务变化的充分融合,协调流动性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约束与自我平衡,减少因资产或负债虚假、泡沫而可能形成的流动性游离或风险转嫁现象。
从形式上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一种支付风险,从实质上看,则是一种资源组合主要是与实体经济资源组合的风险。因此,管控好流动性风险,最基础的工作是回归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通过两者真实结合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对此,需特别注意实体企业端债务反映与核算不客观和不透明的问题,避免债务总量通过债务对象交织(不同银行)、债务类别交替(贷款与债券)、债务区域交错(国内与国外)的虚实,以债务“单元”内容的真实,保证基础坚实。
做好流动性风险的动态性管理,还要保证其结构优化。紧跟市场节奏、监管要求、客户实际、业务特点和内部管理的变化,既考虑商业银行业务模式、交易复杂程度和业务结构差异的实际,又考虑商业银行之间交易方式、交易对手、交易不同时段及应急能力的现状,还需考虑负债波动、资产抵押及不同程度的压力测试等,动态应对和及时处置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和敏感领域的突出问题,形成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动态化力量与优势,并促进和保障其结构不断优化。
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产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以及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等指标,是对商业银行行为选择具体化指引。因此,商业银行要把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测,与具体的经营环节相联系。要把落实“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穿透于经营的前、中、后台业务,而不是单纯的资金部门或业务。要把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的运作,深嵌进商业银行从总行到一线网点的工作机制中。建立起以流动性风险管理刚性约束为主线的经营格局和竞争体系。
金融开放是大趋势,随着市场类型和对象的快速丰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将面临深度开放的新考验。一方面,金融监管过程会在开放环境中推进,在公平中更趋规范,另一方面,外资商业银行会倒逼本土商业银行,压缩因垄断保护的不开放空间。因此,跨机构、跨境和跨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会变得更为频繁。商业银行唯有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功能的包容性,既注意自身行为的拓展性,培育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又注意行为选择的合作性,不断吸纳市场中好的理念和方法,方能在开放中铸造“主动学习”“善于合作”和“勇于纠错”的市场品质。(载《上海证券报》2018年6月13日)
Tags:在适应更高质量发展中深化流动性管理杜静;6月13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