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扭转当前稳中有忧的经济局面(王军;10月27日)
近期公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三季度下行速度稍有加快,GDP同比增长6.5%,较第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创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供给面看,工业增长回落略超预期,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需求面看,尽管汽车消费低迷,但房地产相关消费品表现正常,整体消费较为平稳,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消费升级仍是当前及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主要受宏观去杠杆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慢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动力不足,继续逐月温和回落;民间投资得益于房地产投资的较快增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随着前期稳增长的相关政策效应逐步体现出来,未来经济虽然仍然有一定下行压力,但下行速度料将有所放缓,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稳杠杆、防风险的关系,仍是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有四个方面:
第一,国家促进有效投资的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全社会投资意愿有所增强。全社会投资意愿增强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是非常明显的,它将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补短板、防风险,也将有助于最大程度上缓冲外部冲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消费升级或消费驱动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毋庸置疑。消费总量有低估,消费质量有提升,消费主体年轻化,消费品类更丰富更优化,消费区域有分化,消费观念更理性,消费模式有变化,共享跨境、线上线下相结合,消费支撑全方位:包括收入增长、人口结构变化、消费信贷快速发展、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以及税收等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当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那些可能导致消费降级的因素。
第三,物价整体表现平稳,通货膨胀压力不大,这为未来继续实施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空间。
第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既与“双创”的蓬勃发展有关,也与第三产业持续兴旺有关,同时就业对于外部冲击的抗压能力也在增强。
当前经济稳中有忧的五大表现
一是对房地产投资依赖仍存。尽管中国经济现时整体表现尚可,但稳中有忧,未来下行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如果没有房地产价格高企,整体投资及民间投资增速将以更快速度回落。如果未来依旧依靠房地产投资来稳增长,中国经济不仅无法进行转型,未来的宏观经济数据还会继续令人失望。
二是受上游原材料成本提高、环保压力致使相关企业成本增加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对于出口预期的影响,以消费品制造业为代表的下游投资则较为低迷。
三是存在局部消费降级的风险。尽管这种消费降级不是普遍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包括产品结构、人群结构、区域结构等出现变化,导致一定时期消费降级的存在。未来随着部分产品市场饱和(如汽车),房地产价格高企所导致的挤出效应,收入增长放缓,人均收入、人均消费下降,中产阶层受股市下跌影响,财富效应无法发挥等等因素的存在,都可能使部分人群消费能力下降。
四是A股市场持续下跌。稳住股市也是稳预期、稳信心的重要一环。
五是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升级恶化,影响未来出口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当今全球化的分工图谱中,目前的中国仍然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我们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很高的替代弹性,加之伴随着国内成本上升,加工制造业本身就有逐渐向境外转移的趋势,因此,如果叠加贸易摩擦的影响,其负面冲击不可小觑。
扭转当前经济局面的六个着力点
第一,以减税特别是降低税率为核心推动降成本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减税降负。当前急需通过大规模减税来稳住脆弱的市场信心,稳住持续下跌的股市,稳住悲观的预期。减税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学理上和逻辑上是非常清楚的,不必纠结于短期财政收入的减少,只要经济保持旺盛的活力,随着税基的扩大和夯实,未来税收收入仍会增长。单纯减税不是目的,而是要建立和完善减税降费的长效机制,增强企业加大投资的信心,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
第二,加强以“补短板”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投资意愿。目前亟待补齐的投资领域短板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特别是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与消费升级有关的基础设施等,未来仍有较大空间;去产能仍存在“制度梗阻”,大量“僵尸企业”还在无效占用资金,需要坚决出清,因为旧动能、旧经济不尽快出清,新动能、新经济无法顺利入场;降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仍有较大空间,减税降费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第三,切实优化投资环境,明确界定和充分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合理引导投资预期,保护投资积极性,特别是保护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第四,应统筹协调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统筹协调短期需求侧逆周期调节和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高效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各项政策,继续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分类精准对接项目支持措施,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切实促进优质项目加快落地。
第五,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大改革力度,谨防走回头路。中国经济的未来和希望,消费升级也好,创新驱动也罢,归根结底要相信市场,依靠市场。对于计划经济的崇拜和颂扬近几年似乎有抬头迹象,反市场化的现象有很多,要警惕。一方面要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限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千万不能再有过多的补贴和不公平竞争的制度安排,防止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好心办坏事,投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大规模、高水平产能过剩的问题。
第六,加快开放,主动管控外部冲击带来的风险。尝试对某些特定产品主动实行“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以扩大进口,实现贸易平衡,缓解贸易摩擦。打破行政垄断,逐步降低更多行业对外资的准入门槛和壁垒,减少乃至彻底取消各种行政干预和过度补贴,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避免贸易摩擦升级恶化,尽力将争端局限在贸易领域,而不要扩散到技术、货币、金融领域。(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载《证券日报》2018年10月27日)
Tags:着力扭转当前稳中有忧的经济局面王军;10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