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扩大进口仅仅是多花钱买内需吗(白明;11月5日)

http://www.newdu.com 2018/11/5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目前,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排名全球第一,但并不是贸易强国,这种大而不强不仅体现为国际竞争力的相对滞后,而且也体现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不平衡之上。按照世贸组织统计,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在2013年就已经超过美国而位居世界之首。2017年,中国在上一年被美国反超后又重新夺回第一大贸易国桂冠。不过,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并不意味着进出口贸易额都居世界首位,在出口额排名世界首位的同时,进口额只位居世界第二位。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为4.10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63万亿美元,进口额为1.841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0.423万亿美元。
    由于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红利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很难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很难保持长久的持续性。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不难看出,扩大进口不仅是现阶段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未来加快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重要路径。
    不能仅看到进口“花钱”的一面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推动出口贸易发展上,而对进口贸易发展的重视程度与出口相比显然存在差距,甚至进口贸易在某些时期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只能发挥调剂余缺的工具作用。在按照支出法对国内生产总值加以直接计算时,的确是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作出贡献,而进口则构成国民收入的减量。然而,看待进口不应仅仅看“花钱”的一面,更要看到进口所带来的物超所值的一面。
    迄今为止,中国的进口贸易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大宗原材料、消费品、农产品等商品大类之上,但相对于进口对国内相关企业带来的压力,进口所带来的红利往往带有某种程度的间接性。对于技术引进而言,尽管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但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无疑会加快国内相关产业装备水平的加速提升,客观上会提高自主研发的起点,缩短自主研发的路径。尽管现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家电强国,但如果没有前些年通过大规模成套引进生产线奠定了家电业的产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中国的家电业近些年来也很难在全球家电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对于大宗原材料而言,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对于诸多种类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固然也很高,但客观上也是在关键的稀缺要素禀赋上“补短板”,而前提则是需要提升自身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至于消费品进口,也并不完全只是花钱的生意,而且还会带来挣钱机会。如果从更广义的视角来理解,消费品的批发、零售、售后服务、衍生品开发、配套服务等业务实际上也可以被看作是国际价值链在中国的延伸。退一步说,即使消费品进口完全是花钱行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客观上也有助于消费者红利的最大化。此外,对于粮食、乳制品、牛肉、葡萄酒等农产品进口,也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以理解。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对于经济发展构成刚性制约,长此以往生态环境资源也无法承受。在此基础上,如果无节制地加大单位土地上的投入,必然引致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实际上,借助国际贸易中的虚拟水概念,中国进口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是充当土地、水资源、环境、空气、气候等不可移动或者高成本移动资源进口的载体。
    国民经济的体外循环
    以上仅仅分析了进口贸易本身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红利,而作为当今世界上负责任的国家,进口也承载着“达则兼济天下”的重任。随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经济所溢出的各种发展机会也需要通过进口路径加以体现。尽管我们不可能与每一个国家都实现一比一的贸易平衡,但如果长时间对某些国家贸易顺差过大,不仅难以体现互利共赢,也会导致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持续,并且会使某些别有用心者更容易为制造中国威胁论而寻找借口。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扩大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实现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
    进口可以为中国经济带来红利,而扩大进口的前提是靠出口赚取足够的外汇,这一点中国基本做到了。尽管前段时间我们的外汇储备有所减少,但中国目前依然是当今世界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这种先赚钱后花钱的进出口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国民经济体外循环的“顺时针”路径,而如果按照“逆时针”方向将进口的“花钱”与出口的“挣钱”结合在同一视角分析,在特定条件下,进出口贸易也可以被看作是国民经济的另类体外循环。
    一般来讲,扩大内需可以直接通过国内市场拉动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通过进口虽然也能够满足内需的扩大,但直接来看,拉动的却是别国的国民经济。如果仅仅聚焦于进口贸易自身的直接得失的确如此,但如果站在经济全球化视角之上,就不会如此简单地看待进口贸易了。不错,我们通过进口渠道满足内需确实会拉动其他国家的经济,我们也希望通过进口溢出的商业机会,让更多国家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要看到,这些国家通过向中国出口赚到钱后,国际购买力自然也水涨船高,而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必然会更多进入到买家视线。简单模拟一下,所谓的国民经济体外循环应当是:中国扩大内需→中国增加进口→带动他国出口→提高他国购买力→为中国创造更多出口机会→促进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简言之,国民经济的体外循环实际上就是用中国的需求间接拉动中国经济。
    只有符合比较利益才可产生红利增益
    单纯从理论上看,国民经济体外循环模式路径清晰,但这条循环模式之所以能够运转起来,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这种体外循环所带来的红利增益。就如同外科手术过程,当体内循环不通畅时,体外循环可以起到补充血液循环的作用。至于国民经济体外循环的红利增益如何产生,其实就是要更主动、更深入、更完整地挖掘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利益,让潜在的商机变为现实商机。事实上,并不是什么样的内需都需要通过体外循环拉动国民经济,只有符合比较利益的体外循环才可以产生红利增益。也就是说,对比扩大内需通过国内市场直接拉动国民经济,扩大内需通过体外循环间接拉动国民经济的前提是必须要更有效率。
    现实的情况是,作为贸易大国,我们的对外贸易长期存在比较大的顺差,很难全面体现出国际贸易的互补功能,更多也只是非对称互补。也就是说,用我们的资源去滋补其他国家的机会更多,而用其他国家资源滋补我们的机会相对要少。
    对于任意两个国家来说,如果严格按照理论上的比较利益进行分工,本不应当出现贸易不平衡。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许多国家都希望“两利取其重”与“两害取其轻”通吃,这样就容易造成贸易不平衡。应当指出的是,如果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扩大进口就一定能够形成国民经济体外循环,就有些不切实际了。事实上,扩大内需通过进口渠道可以为其他国家带来商业机会,但对其他国家而言,也要看中国通过进口溢出的商业机会有无利用价值,同时有没有能力去抓住这样的商业机会。与此同时,其他国家通过向中国出口而赚到钱,提高了国际购买力,但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必然会增加从中国进口的贸易机会。
    如果中国要想构建高效、安全的国民经济体外循环通道,必须要从两个方面锁定有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一方面,从进口环节来看,要争取让其他国家对我出口依存度大于我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依存度;另一方面,从出口环节来看,也要争取让其他国家对我进口依存度大于我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依存度。只有理顺以上两个依存度的关系,我国国民经济的体外循环通道才能够不发生“梗阻”。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血液之所以能够体外循环,关键在于以血泵为代表的体外循环外部装置发挥作用。从对外贸易伙伴构成来看,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体外循环的外部“导管”,有些国家就不具备成为外部装置的条件。首先,中国与某些国家贸易严重不平衡。我国顺差过大时,扩大内需所溢出的进口贸易机会反过来在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体现不充分,如中美贸易摩擦的诱因之一就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金额大约为从美国进口额的3倍,美国一些人据此认为是中方占了美方的“便宜”。反之,在我国逆差过大时,扩大内需所溢出的进口贸易机会不能够完全引致对国内相关产业的拉动。如在中国与自贸伙伴韩国、澳大利亚贸易中,中国进口额均为出口额的2倍左右。事实上,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贸易越是不平衡,利用这个国家进行国民经济体外循环的机会就越少。其次,从关税、物流、制度等方面考虑,体外循环过程中额外发生的交易成本一般来说要小于体内循环的交易成本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舍近求远的必要。再次,贸易伙伴国的外汇储备相对充裕,无过度外汇管制。最后,在进口环节和出口环节分别体现出非刚性特征,这样可以为选择国民经济体外循环的最佳路径创造出相对宽松的环境。
    进口与出口环节要有效对接
    对于中国来说,国民经济的体外循环既包括进口环节,也包括出口环节,两者不仅不能割裂,而且要有效对接。否则,国民经济的体外循环路径就会被切断。2018年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意见的通知》,强调要在更好发挥进口对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自由贸易。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必要将进口环节与出口环节用以下方式粘结得更为紧密,特别是要从促进进口贸易发展入手,重点打造国民经济体外循环的渠道。
    一是要结合积极打造国际产业链,扩大制造业外包范围,作为发包方发展海外加工贸易。要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更多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境外建立稳定的进口贸易货源基地。
    二是要结合人民币国际化,适当发展易货贸易,通过有进有出形成国民经济体外循环的制度化安排,如商品换石油,增强进口贸易伙伴的偿付能力。
    三是要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一方面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补短板”力度,从满足我国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入手,积极落实好近期新出台的扩大市场准入措施,如下调汽车及大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的四分之一以上税号的进口货物下调关税。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通过相互减免关税并且减少其他贸易壁垒,从海关单一窗口建设、AEO认定、无纸化通关、简化单证手续等环节综合发力,降低国民经济体外循环的门槛。
    四是要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产能合作规模,强化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采购力度,特别是要办好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扩大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五是要延伸进口贸易价值链的国内线路长度。要从增加进口贸易的“实惠”入手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利用好国际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进口相关的公共平台建设,从不断改善相关配套商业服务等诸多方面入手,让进口贸易发展更多体现出物有所值一面。
    对于中国来说,现阶段扩大进口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大手笔,因而也不能够将扩大进口简单看作是花钱,而是要从更广义角度看待扩大进口所带来的红利。(作者单位:商务部研究院;载《上海证券报》2018年11月5日)
    

Tags:扩大进口仅仅是多花钱买内需吗白明;11月5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