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李达一生致力于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李达阐明了研究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重要性,辩证地分析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消亡的必然性,阐明了产业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了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研究经济理论,既要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也要立足于培养人才。
关键词:李达 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作者简介:尹世杰,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消费经济》主编,湖南长沙410012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我国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先导和著名学者。早在1918年,他在日本留学时,就开始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如1919年翻译了《马克思经济学说》(1921年在中国出版)。1920年回国后,又继续编写经济学著作,如1929年1月出版《中国产业革命概观》,论述中国产业革命理论;1935年出版《经济学大纲》,1949年7月出版《货币学概论》。在其他一些专著中,如1937年5月出版的《社会学大纲》中,也论述了不少的经济问题。全国解放后,他出版的《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等著作,也谈到不少的经济问题。他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著名学者。研究他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李达的经济思想非常丰富,本文只就其主要内容,作简略地说明。
一、关于如何研究经济学
他提出要研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打好理论基础,包括再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消费关系等。
早在1937年出版的《社会学大纲》中,他就指出:“再生产过程,是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的关系……再生产是技术的方面与社会方面之统一,所以它是社会生产的决定的动因”。“……一定的再生产,是人类与生产手段的一定技术关系的再生产,同时又是人类相互间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既是一定的生产力的再生产,同时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一定的再生产,当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显现出来,所以生产力决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去考察”①。这就把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明确地提出来了,把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揭示出来了,把经济学和社会学紧密联系起来了。
在《社会学大纲》中他还提出了什么是“消费关系”的问题:“消费关系是社会人员在消费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消费过程也可以分三个方面去考察。第一是生产手段的消费过程……第二是劳动力的消费过程……第三是生产物的消费……适应于上述的消费过程而结成的人们相互的社会关系,叫做消费关系。”②他后来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还作了精辟的论述:“生产和消费相互作用,但消费以生产为前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必须继续扩大,人们的消费才能随着扩大……消费本身是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③
为什么要研究经济问题?他提出:“我们不是为了研究经济学才研究经济学,而是为了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才研究经济学”④。他一贯强调理论要紧密结合实际,在《经济学大纲》的“绪论”中就提出:“我们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科学而科学,而是为了经济上的实践才研究经济学。”“我主张广义经济学,除了研究历史上各种顺序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外,还必须研究中国经济。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理解经济进化的一般原理在具体的中国经济状况中所显现的特殊的姿态,特殊的特征,才能得到具体的经济理论,才能知道中国经济的来龙和去脉”,“并阐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⑤
二、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他谈到“社会构成之基础”时,强调:“人类一旦发明新劳动手段,即能获得新生产力,一旦获得新生产力,则必须改造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改造,即社会基础之改造,则社会之全部建筑随之而根本改造”⑥。这就说明:生产力作用很大,不仅决定生产关系,而且整个社会基础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生产力虽然作用很大,但离不开生产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运行的。他谈到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时,指出:“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形成社会的生产过程,形成社会的经济构造即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而变革和发展,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⑦
上面这些都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他明确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一般法则,是社会的经济构造变革的一般法则。不过这一般的法则,在各个具体的历史阶段上的社会中显现出来,就带有各阶段上的固有的特殊性”。他还提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包含着社会的生产与个人的占有之本质的矛盾。社会的生产,显现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个人的占有,显现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即是社会的生产与个人的占有之矛盾。这种矛盾发展起来又变为冲突”⑧。
他在《矛盾论解说》中谈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时,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资产阶级所独占,无产阶级则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障碍生产力发展。……这种障碍生产力发展的实例,便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经济危机。……为要使生产力得以顺利发展,就必须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的新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人们一旦发现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时,随时可以改变那种生产关系使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⑨。
他还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个规律所起的作用,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变成对抗性的矛盾……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个规律所起的作用却不同……人们不断地克服矛盾而使生产力能够顺利地发展,不会使矛盾达到冲突的地步。”⑩
这就明确地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性质和后果完全不同,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
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
李达在他早年的著作,特别是《经济学大纲》中,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实质。
1920年他在《劳动者与社会主义》一文中就提出:“劳动者自早到晚,千辛万苦,才能得到那些少的工资……劳动者做工得工钱的境遇,真是残酷悲惨致极了”。“劳动者要怎样才能不饿死不冻死呢?要怎样才能够不受资本家的压迫呢?……这里有一个最大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废止财产私有”(11)。文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性质和彻底解决劳资关系的途径——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1929年,他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时还指出:社会问题不仅是“劳动条件的苛酷”,“地位的降低”,而且是“生活的恶劣”。“劳动者不仅感受物质上的痛苦,而且还不免于精神上的堕落。……他们劳动所得的收入,不能维持动物的生活。他们的劳动力横受剥削,毫无限制……散失了生存的保障”。“……社会问题,是现代市民社会组织内部的矛盾所酿成的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这种问题若不从速解决,社会不但不能进化,且将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12)。这就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横受剥削”,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极端“恶劣”,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源。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还必须揭示矛盾的根源。李达对这些问题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例如:在《经济学大纲》中,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时,着重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与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内在矛盾与相互之间的矛盾:“……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社会生产与个人的占有间的矛盾。从这个顺序的另一方面看来,是交换价值——价值——抽象的劳动。在这个对立的契机之中,决定的契机,是社会的矛盾,商品经济所固有的社会生产与个人占有间的矛盾。这个根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出现为劳动的二重性。而劳动的二重性又表现于商品的二重性之中”(13)。这就具体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揭示资本商品经济的剥削实质和劳动者饱受痛苦的根源。这些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他谈到资本主义再生产时,强调“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之下,(1)生产手段是资本家的私有财产;(2)劳动者……他没有生产手段,因此他不能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3)资本家对于劳动者的榨取,采取剩余价值的榨取的形式,这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的生产方法和目的。……他不断的重新成为生产手段的占有者,以后再继续收买劳动力这种商品,由这种商品再得到榨取剩余价值的可能性”。“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生产和再生产一方的资本家和他方的劳动者。”(14)这就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必然出现阶级对立,使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深化。
他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时,还提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问题:“在商品生产之下,因为人的关系采取物的关系的形式,物的关系表现人的关系并支配人们,所以,人们……把自己手造的物(商品),当作偶像来崇拜。”“人们把自己手造的东西(商品),使它神格化,就叫作商品拜物教”(15)。“……货币拜物教,也和商品拜物教一样,同是客观实在。我们的任务,在于从货币拜物教这种假象之中,去暴露它的本质,暴露商品社会的生产关系”(16)。这就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根源。
他还深入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劳动力对于劳动者自身,采取属于他所有的商品的形态……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才出现了从所未见的劳动力这种商品”。“劳动力也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是有价值的,而这个价值,是按照劳动力的再生产、修业、普通家族的抚养、某种文化程度的保持等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17)。
他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化的基础上,还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其他生产方式比较起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在这种社会中,一切生产物都化成了商品。首先,劳动力出现为商品,劳动力所有者,出现为劳动力的贩卖者……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成为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因素……基于这种生产方式结成的资本家同劳动者的关系,是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上最后的对抗的生产方式……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在于推翻一切对抗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18)上面这些都说明: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宣传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人的异化理论,揭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他还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不受剥削的劳动者们之间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正因为有这样的生产关系,所以人人都发挥劳动的积极性,努力发展生产,增加国家财富,并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19)。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正说明其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他谈到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出现经济恐慌时指出:“这种恐慌,剧烈的震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明显而集中的表现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这种恐慌,除了资本主义经济以外,在任何其他经济形态中,是绝不会发生的。这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恐慌的根本特征。”“恐慌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社会性与占有的私人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矛盾,就潜伏在这种生产的社会性与占有的私人形式的矛盾之中”(20)。他还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其根本矛盾……的成长与深化……这时,资本主义走到了它发展的最高的最后的阶段”(21)。这些都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必然引起根本矛盾的“深化”,必然出现“恐慌”,必然引起社会主义革命,使资本主义走到“最后的阶段”。
他对帝国主义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资本主义矛盾的“极度尖锐化”,必然酿发社会主义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灭亡:“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变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反动的障碍了’……暴露了它的腐化性和寄生性”。“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一切基本矛盾,都达到了最高限度,都极端尖锐化”。“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极度尖锐化,必然使帝国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22)他还提出了“中国的出路”:“……为求中国的生存而实行的革命,一面要打倒帝国主义,一面要铲除封建遗物,前者是民族革命的性质,后者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其必然的归趋,必然达于社会革命,而与世界社会进化的潮流相汇合”。“……中国革命的问题,只能根据社会进化的原理和解剖现代社会的结果,考察目前中国的出路,只有民众起来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封建遗物,树立民众政权,建设国家资本,解决土地问题,以求实现真正自由平等的新社会”(23)。
四、关于产业革命
李达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过程中,对中国的产业革命也很重视,认为要进行中国革命,必须进行“产业革命”,发展中国产业,以利于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从而说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目的,说明了产业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1929年1月,他出版了《中国产业革命概观》一书,一开头在“编辑例言”中就指出:“要晓得现代中国社会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只有从经济理论里去探求。现代中国的社会,已经踏入了产业革命的过程。”接着在第一章绪论中又明确提出:“我们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过程和产业革命的过程,确有因果的关联。我们要获得中国社会改造的理论,惟有在中国产业革命中去探求”。说明了产业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他在《中国产业革命概观》一书中,还专列一节:“考虑中国社会问题的特殊性”,一开头就提出:“我们可以说,中国革命的目的是在于解决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而解决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的方法,就在于发展产业。”接着还提出:“采用什么主义发展中国产业,这是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所命定的,也是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问题的特殊性所命定的……即如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先生也早就把非资本主义的民生主义指示出来了”(24)。他还提出:“……怎样发展中国产业的问题,实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简单的结论是:要发展中国产业,必须打倒帝国主义的侵略,廓清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树立民众的政权,发展国家资本,解决土地问题”(25)。这就明确提出中国产业革命的目的、作用和途径,必须反帝、反封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生问题的产业体系。
五、关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
他早就提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社会经济发展要从社会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去探求。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提出一些重要论述,是很可取的。例如:他谈到生产力时,就指出:“……社会的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统一,即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统一。这个统一,就它的内容说,是技术过程,就它的形式来说,是社会过程。……我们必须把社会生产力的技术方面和社会方面统一起来,才是现实的。”(26)
他谈到社会发展时,还强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作用:“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必须在社会关系之中去探求,在社会发展规律之中去探求……但是我们绝不能说,自然环境的外部条件对于社会的发展绝无作用。无论何时,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类社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从自然的内容分化出来的;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及成为它的基础的劳动过程,就是人类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过程……都是人类所变造所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来,社会的生产过程中所显现的自然环境的作用是很大的。”(27)
强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完全必要的,是很正确的。
六、关于研究社会经济理论的最终目的
他一直认为,研究社会经济理论的最终目的,除了有利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外,还要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分子。例如,他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时就指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这不论在什么样的国家都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律。……为要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科学文化,这就涉及到知识分子问题”(28)。他谈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还提出:“我们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科学和生产的结合,提出了勤俭生产、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的方针……”使教师和学生“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29)。因此,他一直强调要发展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他自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
学习和研究李达经济思想给我们几点体会:第一,研究经济科学,自始至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积极和善于学习;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第四,要坚持基本理论研究,做一个真正的理论工作者。
注释:
①《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9、360页。
②《李达文集》第2卷,第376~377页。
③《李达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98、599页。
④《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页。
⑤《李达文集》第3卷,第24~25页。
⑥《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6页。
⑦《李达文集》第4卷,第605页、606页。
⑧《李达文集》第2卷,第397页、第398~399页。
⑨《李达文集》第4卷,第304页。
⑩《李达文集》第4卷,第544页。
(11)《李达文集》第1卷,第40~41页。
(12)《李达文集》第1卷,第544~545页、第548页。
(13)《李达文集》第3卷,第165~166页。
(14)《李达文集》第3卷,第278~279、第280页。
(15)《李达文集》第3卷,第179~180页。
(16)《李达文集》第3卷,第191页。
(17)《李达文集》第3卷,第229、232页。
(18)《李达文集》第4卷,第603页。
(19)《李达文集》第4卷,第604页。
(20)《李达文集》第3卷,第406页、第411~412页。
(21)《李达文集》第3卷,第450页。
(22)《李达文集》第3卷,第478~480页。
(23)《李达文集》第1卷,第558~559页。
(24)《李达文集》第1卷,第488、489页。
(25)《李达文集》第1卷,第495页。
(26)《李达文集》第4卷,第577页、第578~579页。
(27)《李达文集》第4卷,第572页。
(28)《李达文集》第4卷,第562页。
(29)《李达文集》第4卷,第5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