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伦理意蕴及其现实启示探析(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当代经济研究》 2012年第3期 贺汉魂 王… 参加讨论

就业,从生产的角度看,就是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马克思指出,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一规律只能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地发生作用,劳动者因此根本无法充分、体面地就业。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马克思此思想实际是强调政府等公共权力在解决就业方面应履行特殊责任,发挥特殊功能。现代社会,市场已成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市场经济运行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必存在失灵的场域。与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不同,公共权力更多基于公平理念干预经济运行,可倾斜性为市场经济中的弱者实现就业提供适度的便利和支持。依马克思所论,结合现实国情,我们认为,现阶段,为促进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以政府权力为核心的公共权力,应重在如下方面积极作为。其一是切实控制失业率,做好失业保险工作。确保失业率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并及时为失业人员开辟再就业的途径,提供合理数量的失业保险。其二是建设公平合理的就业秩序,消除就业歧视和就业障碍。其三是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其四是建立就业监控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当然,公共权力在创造、分配就业机会的过程中,也不能对市场秩序予以刻意破坏。
    三、体面劳动核心论:劳动者的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
    劳动创造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因此,如果说劳动者因劳动应体面,是对体面劳动的主体的回答,劳动者有劳动才体面是对体面劳动根本前提的回答。那么,劳动者的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则是对体面劳动核心内容的回答。
    劳动者的劳动何以应是体面的劳动呢?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对人的基本伦理意义看,可作如下归纳。首先,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只有体现自由意志的劳动才是合乎人性的,体现人之本质的劳动。这种劳动也是使劳动者从卑微走向高尚、使劳动真正映衬出人性光辉的体面劳动。其次,“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只有体面劳动才是促进快乐工作,实现体面生活的劳动。再次,由于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度过的,“生产过程的条件大部分也就是工人的能动生活过程的条件”。因此,劳动者劳动中的权利应该得到切实的保障。在劳动者应受保障的基本劳动权中。马克思特别强调的是安全权与健康权,“工人要坚持他们在理论上的首要的健康权利”。马克思此所以如此强调安全权与健康权,就是因为此两项权利是源于人的生命的基本人权。这也就是说,劳动是否体面是事关劳动者生死存亡的大事。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能够被“利用”是人的价值所在,劳动就是劳动者被社会利用的主要方式。但是被利用应该是要在尊重人是“目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说“人不能仅仅被利用”。这就要求劳动者的劳动必须是体面的劳动。但是在剥削阶级社会,除了少数剥削阶级成员能够从事体面的劳动,如统治阶级的思想家进行的精神劳动,绝大多数劳动者从事的劳动,从根本上讲都是不体面的劳动。资本主义社会更是如此,“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祟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在马克思生活时代,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部门,如矿业、制衣业、纺织业、排版业以及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部门,劳动者的劳动尤其不体面性。因而成为马克思批判的重点。关于矿业工人劳动的不体面,马克思主要记述了劳动环境的不安全性,如大部分煤矿“只有极不完善的排水设备和通风设备,竖井建造得很差,支架很糟,机械师不够格,坑道和车道设计和修建得也不好”。关于制衣业、排版业、纺织业工人劳动的不体面,马克思主要记述了生产环境的不卫生与劳动时间长,“几乎所有的工场都十分拥挤,空气很不流通,对健康极其有害”;“裁缝工人通常每天要劳动12-13小时,有时要连续劳动15-16小时”;“排字工人的情况同裁缝工人相似”。关于黑人奴隶劳动的不体面,马克思主要描述其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奴隶一旦可以从外地的黑人‘自然保护区'得到补充,他们的寿命也就不如他们活着时的生产率那样重要了”。
    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意味劳动者生命力付出多,劳动者就应该得到较好的待遇回报,如此才能保障起码的体面。这一点资本主义社会恰没有做到的。工人在多种压力之下又不得不接受这种低工资待遇。如工人拒绝接受微薄不堪的工资,“救济委员会就把他的名字从救济名单上勾销”;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得工人更加“不得不听命于资本强加给他们的规律”。不体面劳动造成了劳动者的“道德沦丧”,如工作日延长横暴地侵犯工人的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以致造成道德上的非常不幸的后果”。这种道德上的不幸后果在儿童少年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在各种卑劣、猥亵、无耻的习惯中野蛮无知地长大”;“雇用少女干这种活的最大弊病就是,这种情况往往使她们从幼年起就终生沦为放荡成性的败类”。劳动者所表现的“道德沦丧”反过来又成为劳动者被不体面对待的重要原因。马克思就曾纪录过资产阶级的“感叹”:工厂中的谈话是“猥亵的”、“下流的”,“肮脏的”;“工厂工人的道德比工人阶级的中等道德水平还要低”;“感化一个制砖工人,那简直比感化魔鬼还难!”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此所以从事不体面的劳动。显然是因为劳动者已经别无选择。因为劳动者进行生产的条件,已经被资产阶级掠夺了,“贪得无厌的人,……或者通过暴力和不正当的手段迫使所有者不得不出卖一切”。
    马克思不否定生产劳动中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如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以及共同社会劳动客观上“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因而必定会产生不表现人格高低的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但是,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经济不平等却是造成人格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所以,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体面劳动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才能真正实现,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使任何人无法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损害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以马克思此思想视之,劳动者的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遗憾的是,在我国,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得不少劳动者为了得到养家糊口的收入,不得不从事不体面劳动,忍受不体面的对待。目前,我国依然是世界上矿难最多的国家,近几年还出现的“黑煤窑”、“黑砖窑”以及工人“连跳自杀”等极端事件。可见,在我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是体面的劳动依然是实践体面劳动的核心任务。依马克思所述,观现实之状,其主要内容有三:其一、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对绝大多数员工来说,只有在劳动中感到受重视、受尊重,才会感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才会脱离“为稻粱谋”的生存需求,升华出发自内心的对劳动的热爱。其二、为员工提供体面的劳动环境。饱满的精神状态往往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形成和保持,“当工作充满乐趣的时候,它所能给予的满足比仅仅是逃避烦闷的工作所带来的满足,要大得多”。其三、建设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员工辛勤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得到与付出对等的薪酬福利,这也是广大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此所忍心让劳动者从事不体面的劳动,重要原因在于剩余价值“耗费的只是工人的无酬劳动”。所以,资本家并不关心劳动者生命成本付出,而只关心所谓的成本价格。资本家此所以能够让劳动者从事不体面劳动,根本原因则在于资本家控制了生产资料。马克思这一思想启示我们:体面劳动的实现需要公正的制度安排为基础,特别是产权制度安排。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低下,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我国私营企业劳动者的劳动不体面性比较突出显然与私有制的产权安排有很大关联。此外,利益集团、行业垄断使得一些人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社会生态,一些地方部门和国有企业无视职工权利,乃至侵害职工权利的现象也常有发生。这些情况与现阶段我国一些具体制度不完善有很大的关联。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区别之一。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面劳动,必须坚持和保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为此必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同时加强规范、监督业主、管理者因私有产权或产权不明侵犯劳动者合理权益的力度,积极督促他们履行保障劳动者体面劳动的义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2.
    [5][美]托马斯·唐纳森,托马斯·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45.
    [6]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4-28.
    [11]李建华.走向经济伦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203-204.
    [12][美]伊夫·R·西蒙,瓦肯.魁编.劳动、社会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3]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9.
    [15][英]罗素·罗素论幸福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6][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10.
    [17]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1.
    [18][美]大卫·施韦卡特.超越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
    [19][美]诺曼鲍·伊.经济伦理学——康德的观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8.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贺汉魂(1971-),男,湖南衡南人,衡阳师范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王泽应,(1956-),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

Tags: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伦理意蕴及其现实启示探析(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