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市场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华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呈现出一些特点和趋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据华县统计局及劳动服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大约为55000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约29.5%,2011年一季度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为54726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9.4%。由于国家对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逐年增加, 2012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约增加274人,增长0.5%。
二、农村从业人员的结构特点
(一)性别结构,男性居多
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性别结构来看,农村就业以男性为主,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2012年一季度乡村男性劳动力转移人数约为28190人,占总转移人员的51.3%。
(二)接受技能培训情况
2012年一季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接受培训的人数约为23000人,占总转移人数的41.8%,其中:女性约为11000人,占转移就业前接受培训人数的47.8%。就业培训形式有两种:引导性培训人数约为13000人,占总培训人数的56.5%;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约为9800人,占总培训人数的42.6%。从培训情况看,接受培训人数尚未过半,还需有关部门加大动员力度,力争人人都能接受培训,提高华县转移就业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树立华县人对外的良好形象。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据华县劳动就业服务局预计:2012年一季度,华县向县外省内转移就业人数约为19756人,占总转移就业人数的35.9%;省外转移人数约为32000人,占总转移人数的58.2%,其中:长江三角洲转移就业约8574人,珠江三角洲转移就业约9037人,华北地区转移就业约3610人,东北地区转移就业约1963人,西北地区转移就业约1619人,西南地区转移就业约1381人,其它地区转移就业约4857人;境外劳务输出约为87人,占总转移就业人数的0.2%。从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来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输出地。在外出农民工群体中,半数以上是跨省流动就业,还有35.9%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在省内流动就业。
(四)乡村从业人员从事行业分布
据统计局2011年调查预计:2012年一季度乡村从业人数约为 157765人,其中:从事一产的人数约为126417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80.1%;从事二产的人数约为8429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5.3%,其中工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2.3%,建筑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3.1%;从事三产的人数约为22919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1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约总乡村从业人数的3.5%,住宿和餐饮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2.1%,其它行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7.3%,交通运输及信息传输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1.6%,。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人口素质瓶颈和资源约束瓶颈日益显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势在必行,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态势,也为我县劳动转移指明方向。
(一)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趋势
总体来说,华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呈两大趋势。一是流动就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二是流动方向的集中化不减,分散化增加。
1.受需求与供给因素的直接影响,华县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从需求看,就业与经济发展需求变化密切相关,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样如此,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能就业。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呈现规模扩大和素质要求提高的总趋势。一方面,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将得到较快发展。从目前来看,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种的用工需求将主要由农村转移劳动力来满足。这种持续扩大的就业需求将会带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从供给看, 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需要通过流动就业方式实现向城镇的转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华县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及其转移工作有力推进,必然导致华县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的相应扩大。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很显然,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增加将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华县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也必将进一步扩大。
2.受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导向的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总体上仍然是流向发达地区,但流向更为广泛,呈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趋势。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城乡比较利益所导致的,因此劳动力转移是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集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仍是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主要输入地。但由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逐年提高,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对农民工吸引力有一定影响。同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梯度转移,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将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从而为农民工流动就业提供新的选择。一些农村劳动力将选择在本地或本省或其他相邻地区的城镇就业,流向将趋于多元化。
(二)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 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三大问题,亟需解决。
1.农民工的就业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仍然存在。虽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工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另一方面,近几年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如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政府对农民工工资、维权等方面的进一步重视,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劳动权益问题正在得到改观。但必须看到,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解决这方面问题,仍需付出一定的努力。
3.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农民工技能素质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升级和梯度转移的过程,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剧增。而作为产业大军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如何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