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47-66,共20页 杨继军 张… 参加讨论77

       基金: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人口年龄结构、高储蓄率与外贸失衡的传导机制与相关政策研究”(11CJY030)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
    摘要:居民储蓄持续升温与人口年龄结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很大关系。利用1994-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发现:家庭支出结构的“远期化”和内生性劳动供给等原因,使少儿人口抚育负担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为正;作为“非生产性”的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则倾向于抑制储蓄;养老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没有纾解居民对于未来养老的担忧,进而并未起到给储蓄降温的目的。因此,弱化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并不能降低当下的居民储蓄,而延迟退休年龄、挖掘适龄劳动人口消费潜力、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降低不确定性,对降低高储蓄率则更为有效。
    关 键 词:人口抚育负担 养老保险制度 居民储蓄率 系统GMM
    分 类 号:F842.67
        【阅读全文
 
    

Tags: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