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09-128,共20页 尹文耀 姚… 参加讨论117

     基金: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分省人口发展模拟和生育政策比较选择”(批准号08BRK009)部分成果.课题组成员还有周东春(浙江省统计局)、楼航(浙江省统计局)和白明(浙江工商大学)等.感谢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为本研究补充汇总了相关数据.
    摘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陆的总和生育率为1.481,呈稳中有降态势,形成了“中、西部中度低水平,东部深度低水平,东北极度低水平”的空间格局。除少数极低生育率省区回升外,实际生育率及其与政策生育率的比值仍在下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是发展,突出表现为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比总人口和育龄妇女的城镇化、非农化水平高、人口外出流动比例大,以及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对农业人口的同化作用。发展促使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现行生育政策难以使生育率稳定在合理的低水平。有可能引起政策性反弹的重点在计划生育基础较好的城镇和东部及东北地区;有可能引起非政策性反弹的势能,已基本释放;中、西部农村年轻一代妇女多胎生育比例平均只有4.12%。生育政策调整完善中的生育率反弹可通过渐进式策略实施有效调控,不会引起生育率大幅强烈反弹。我国生育政策全国统一调整时机已成熟。
    关 键 词:政策生育率 实际生育率 分省生育率 区域生育率 一代独生子女 政策
    分 类 号:C923
    参考文献:[1]郭志刚.中国90年代的生育水平分析——多测量指标的比较[J].中国人口科学,2000(4):11-18.
    [2]尹文耀,李芬,姚引妹.再论中国生育政策的系统模拟与比较选择——兼论现行生育政策再稳定15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6):14-24.
    [3]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J].人口研究,2007,31(1):19-32.
    [4]于景元,袁建华.《近年来中国妇女生育状况分析》.蒋正华主编.《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年.
    [5]郭志刚.利用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独生子女信息的估计[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
    [6]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0,.
    [7]郭志刚(2000):《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8]Robert D. Retherford, Minja Kim Choe, Chen Jiajian, 李希如、崔红艳:《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9]郭志刚:《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中国入口科学》2011年第6期.
    [10]王谦、郭震威:《中国人口生育率分析》,杜鹏主编:《新世纪的中国人口——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李芬、尹文耀、姚引妹:《婚配概率及婚配对数估计方法的探讨--生育政策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统计研究》2011年第3期.
    [12]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90页.
        【阅读全文

Tags: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