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年停止人才集体户 专家称或成户籍改革前奏
【导读】集体户口即将在上海退出历史舞台,外来人员将在“社区公共户”落户。经济之声评论:设立“社区公共户”有利于人才流动和优化。
集体户口这个名词,多数人都很熟悉。在异地就业的情况下,很多人的户口都会挂在单位的集体户口下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从明年开始,集体户口即将成为历史。
上海市最新政策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迁入上海市的人员,停止落户人才类“集体户”。在上海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原因,确无落户条件的上海市引进人才,可在其本人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落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的人才类“集体户”为当地经济建设、引进人才提供了便利,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挂靠集体户的人数越来越多,户籍管理功能也逐步减弱。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当地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从“集体户”到“社区公共户”,不只是名称的差别,同时意味着管理方式的改变。“集体户口”是以单位为基础,而社区公共户则是以居住地为基础,将使外来人口户籍管理变得越来越宽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外来人口摆脱单位的限制,为人才的引进和流动提供更自由的空间,从而对上海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根据上海媒体的报道,虽然社区公共户的改革方向已经确定,但是具体的管理方式以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户籍直接联系的子女入学考试等方面的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对此作出评论。
张车伟认为,上海取消人才集体户是有一定特指的,不是所有的集体户取消了,单位的集体户还是要保留的,它指的是过去设立在市区两级的人才服务中心,以及上海市学生事物中心,以及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的,过去没有办法在比方说居住的地方或者是在单位集体户当中落户的那些人,然后在这些特殊的人权类的机构设立的集体户要停止了,所以让这些人转移到社区的公共户当中。这样的变化,可能是我们今后整个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以及我们户籍制度改革的前奏,这可能体现了我们现在对这些户籍管理有所规范、有所整理,以便今后能够更好的让公共服务均等的覆盖到所有的人。
张车伟指出,因为过去在人才市场或者是人才机构的时候,确实可能对于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带来非常多的麻烦,比如说社保、教育、医疗等等都可能属于两不管,使得这些人因为户口的问题享受不到应该享受的服务。这也不利于政府部门对居民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说这些人有没有财产,什么地方有财产,有固定资产,如果挂这种临时性的人才机构可能都没有办法去实现的。今后我们国家要实行税制的改革,比如所得税,这就要对自己的居民、老百姓的财产要有清楚的把握。如果你既不在单位有户口,你在居住地又没有户口,你在一个人才中介机构,它又跟你的工作没有关系,对这些人的基本财产的状况是很难搞清楚的。取消这样一个临时性的户口类别,这预示着今后改革的方向。我们要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些措施,这可能慢慢会出台。
张车伟分析,户区公共户这样的一种提法实际上还是户籍管理的一个传统的手段,它只不过是说把那些不便于管理的人纳入到社区里来了,这还是体现了我们这个户籍管理的一种传统的做法。我们还是要有这个户籍管理制度,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指望说在短期内完全把户籍放开,这样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对户籍有效的管理,逐步的让外来人口纳入到当地的社区管理当中去,让它和当地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实现真正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是今后改革的方向。随着上海这样做以后,其他地方也会不断的来规范户籍的管理,让这种户籍逐步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一些作用,不应该让它成为限制人口流动或者市场配置人力资源阻碍的因素。
张车伟表示,问题可能是存在的,真正实施起来以后,这就意味着社区要承担起对流动人口户籍管理的功能,一方面就是说当地的公共服务可能跟你联系更紧密了,同时享受这个待遇的人本身也要也所贡献,就是他也有一定的责任,就是说要如实的登记身份等等。这是规范有序城市管理的一部分,它既会带来一定好处,同时也会有一些弊端,稍微麻烦一些,但是只要规范应该做起来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文章出处:中国广播网
Tags:上海明年停止人才集体户,专家称或成户籍改革前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