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当前就业新趋势与对策建议

http://www.newdu.com 2018/3/28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网 张车伟 参加讨论

    一、当前就业的新趋势
    分析最近几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可以发现我国就业形势已经或者正在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趋势。
    (一)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减缓
    根据最新人口预测结果推算,2005年之后,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减缓, 2006年将新增750万人, 2007年为550万人, 2010年新增数量将减少到210万人左右。
    (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城镇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
    由于城镇地区人口增速下降大大快于农村地区, 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无法满足自身需求,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我国城镇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
    ( 三) 城镇劳动力需求强劲, 有一技之长的生产性人员供不应求
    随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经济结构调整接近尾声, 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强化, 我国的经济结构已向着更有利于劳动力利用的方向转变,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不断增加, 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旺盛,部分地区技能型工人的供给不足。
    劳动力市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 就业压力较大, 近期仍难以缓解。劳动年龄人口增速的减缓, 并不意味着就业压力会同时减轻, 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普及, 仅可减缓和滞后就业3—7 年, 因此,2010 年前我国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推算, 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依次为: 2006 年为1734 万人, 2007 年为1752 万人, 2008 年为1724 万人, 2009年为1744 万人, 2010 年为1835 万人。这意味着在“十一五”时期, 我国仍面临着扩大就业的巨大压力。
    第二,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形势趋好, 工资增加; 而大学生就业困难, 工资难以增加。根据劳动部2006年1 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2005 年农村外出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上升到1044 元, 2003 年和2004 年则分别只有612 元和655 元。另据北京大学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2005 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1588 元, 仅仅比2003 年的月平均收入高37 元。上述调查还表明, 目前劳动力市场对生产性人员的需求旺盛, 而对非生产性人员的需求疲软,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对当前就业新趋势的分析及其建议
    ( 一)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劳动供给压力将会逐渐减小, 而劳动需求将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结构改善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优势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而且随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劳动力资源这一优势必将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而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稳定的基础。但劳动供给压力的减缓必将成为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动力, 过去看似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迄今为止一直面临着人口过多的问题, 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劳动力短缺, 今后是否会出现这种短缺, 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劳动力素质的改善程度。综合来看, 2006 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时期, 我国就业的总量供求矛盾将会持续缓解, 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会变得日益突出。
    ( 二)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并非缺乏就业机会, 而是缺乏合格的劳动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善劳动者技能, 意味着有效劳动供给的增加, 也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要扩大就业, 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积极改善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尤其是简单劳动提供者的素质。因此,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投资于人力资本,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是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力手段和积极措施。
    ( 三) 新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失业者所组成的“新失业群体”, 将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与“老失业群体”不同, 解决“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 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解决“老失业群体”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 而解决“新失业群体”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其就业能力。与老失业群体相比, 新失业群体的大多数人缺乏工作经历, 这就决定了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的政策缺乏实施基础。所以, 解决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的政策取向必须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出发点, 为此, 可以考虑这样几条措施。
    第一, 适当延长学校教育的年限。在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中, 初中毕业生占较高的比例, 而初中毕业16岁的年龄, 无论从身体发育还是从能力来说, 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劣势。适当提高这一群体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 提高其就业能力,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有好处。为此, 可以考虑把城市义务教育提高到高中阶段。同时, 扩大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 鼓励这些学校招收农村初中毕业生。
    第二, 实施针对农村( 包括镇) 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计划。在巩固农村9 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鼓励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建立针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补贴。补贴的方式可以直接补给个人, 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补贴到培训机构或者中介机构等。
    第三, 鼓励农村初中毕业生转移就业的区域协作。城市和发达地区存在着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这种需求主要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满足。为此, 可考虑在农村劳动力输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建立起政府、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的多层次、多方位合作机制和渠道, 提高农村新失业群体的职业技能,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第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和协作关系, 支持培训基地的企业化。政府可考虑挑选一些优秀的企业作为职业技能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 出台相应的政策, 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的运作机制, 使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都能从职业培训中得到应有的收益。
    文章出处: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9期
    

Tags:当前就业新趋势与对策建议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