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欲速则不达:如何应对潜在增长率的降低

http://www.newdu.com 2018/3/29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网 蔡昉 参加讨论

    一、引言
    在中国迄今为止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上,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抑制了资本报酬递减现象,人口红利带来的高储蓄率转变成投资率,生产要素供给得以充分满足;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构成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组成部分;微观激励机制的改善带来技术效率的提高;通过学习过程以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巨大的技术差距可以转化为自身的技术进步。因此,在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的条件下,过去30余年中国享受了极高的潜在增长率,并实现了大体相同水平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然而,随着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并预期在2013年停止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中国经济的二元经济发展特征逐渐减弱,越来越受到新古典增长条件的约束,即出现劳动力短缺及其导致的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资源重新配置的窗口缩小,未来的经济增长既受到投入要素的约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的潜力也会减小,因而潜在增长率必然相应下降……
    全文阅读
    文章出处:比较,2012年第4期
    

Tags:欲速则不达,如何应对潜在增长率的降低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