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正文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共享逻辑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人民论坛》2018年1月(上) 和志英 参加讨论

    【摘要】共享经济的首要逻辑是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使得那些因为私有化而得不到有效利用的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发挥其作为商品本身的有用性。共享经济催生了新型的政府管理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逻辑 社会效应【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光缆通信、数码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它突破了空间与时间限制,产生了以网络和数字化为中心轴的经济形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器、共享雨伞等应运而生。由于越来越多的经济现象冠之以“共享”的名义,我们有必要探索一下这些共享经济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
    共享经济要走精细化运营之路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共享经济是一种将闲置物品、资源、空间、知识等进行相应整合的经济模式。从产权角度来说,就是将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从构成要素来讲,包括供给端愿意分享闲置资源所有者、高效的共享系统、消费端的大众三大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将你闲置的资源有偿提供给有此需求的人并在其消费之后保持其所有权,从而激活闲置价值,获取额外收益,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在这一经济模式的运行当中,由于移动网络平台的强劲发展以及相关服务的便捷性、使用人群的广泛性,使互联网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媒介。随着中国网络运营商对于移动网络的大规模提速,人们通过智能手机下载相应的应用软件,提供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在相应的应用软件上搜索自己想要的资源,从而实现需求的满足。这是当下共享经济的普遍运行模式。
    共享经济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类型。从共享对象划分,主要有产品分享(汽车、设备、玩具、服装等)、空间分享(住房、停车位、土地等)、知识技能分享(知识、经验等)、劳务分享(家政、物流、洗衣等)、资金分享(产品众筹、股权众筹等)、生产能力分享(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等);按照用户需求来划分,主要包括出行、贷款、穿衣、住宿、吃饭、旅行、生产、学习、就医等。未来,共享经济也要走精细化运营道路。
    互联网经济下的共享逻辑
    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共享经济背后的首要逻辑就是使得那些因为私有化而得不到有效利用的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发挥其作为商品本身的有用性,这是对于中国人思维逻辑的一大颠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以拥有三大件(手表、自行车、收音机)作为自己的物质追求目标,这背后渗透的是对于拥有商品所有权的渴望。而现在的共享经济,正在逐渐改变人们对于拥有具体商品的诉求,变成对其使用权的重视。这是共享经济相对于以往的商品形式给民众所带来的最为突出的价值改观,这种改观随着共享的范围不断扩展,将对人们的思维逻辑造成实质性的重塑。同时,除了传统的资源共享,共享经济正在不断地拓展它的外延,渗透到更多的领域当中去。共享技能、共享时间等隐性文化资本被量化,成为未来共享经济新的风口和发展方向。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为共享经济隐含的内在要求。倘若供给双方没有足够的信任,那么依托虚拟平台的搭建是很难促成交易的完成的。现代商业文明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巨大的虚拟媒介之上,相对于传统经济来说,对社会的信用体系有着更高的要求。从所有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没有对于彼此的互相信任,便不会有彼此之间发生商业行为的逻辑起点;从服务平台的提供者来说,供需双方良好的信用能够促成双方的完美合作,从而增加用户粘合度,促进平台的良性发展;从经济行为的监管者——政府的角度来说,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信任作为重要资本,其建立和完善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意义重大。
    实现按需分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做到即需即用。共享经济要求资源的所有者将自己的闲置资源拿出来,而那些没有相应资源的人们可以在平台上面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所需,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共享资源的按需分配。从初次分配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现在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系。共享经济基于人们将自己的闲置资源拿出来进行循环利用,属于再分配的领域。在共享经济的发展环节当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以低于私有化的成本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且在使用之后实现对于产品的立即剥离,不用负责其相关的维修、保管、清洁等事项,真正做到了即需即用,即用即抛。这种按需分配的消费模式是对于初次分配当中按劳分配的重要补充,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克服资源稀缺性的弊端,促进“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转变。共享经济的实质是有闲置资源的一方将自身拥有的资源拿出来挂靠在共享平台上面,让那些有相应需求的用户能够付款使用。这就使得之前是私人领域的资源为更多的人所接触到,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封闭和隔阂。使得一些私人领域逐步开放,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协作。
    共享逻辑背后的社会效应
    共享经济对于国民素质有较高要求。随着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以及恢复高考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我国民众的基本素质相对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之监测系统和预防技术的完善,使实现供给端和消费端之间的信任确证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共享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但是,公共区域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被私自占为己有的共享雨伞、无故被划的共享汽车等不良现象,无不显示出一些民众基本素质仍有待提高。共享经济呼唤公民的责任意识。使用者的着眼点只是共享到的资源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资源本身的维修、保管、清洁等事项不用负责,容易养成不负责任的恶习。因此,无论是共享人、共享平台甚至政府等第三方监管者都要采取措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
    共享经济的按需分配背后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共享经济使得普通消费者能够获取到原来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资源,这将极大地满足其心理需求和实际需求,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共享经济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所有者可以出卖其使用权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对于使用者来说能够以低于商品本身的成本来获取相应的服务。有人甚至因此给了共享经济以“能蹭就蹭”的评价,可以说是对于其物美价廉特质的贴切反映。
    共享经济催生了新型的政府管理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我国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一个正朝着高效、良性、透明方向发展的政府形象逐渐形成。中国政府对于新兴产业的态度是“先试水,后监管”,采取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开明的监管策略。这一政府管理方式对于新型经济领域来说,无疑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发展环境,给予了企业更大的自由发挥和创新的空间,有力促进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共享经济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发挥其作为商品的有用性。因此,这对于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互联网经济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共享经济无疑为其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①[美]罗宾·蔡斯著、王芮译:《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
     (作者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
 
    

Tags: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共享逻辑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