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正文

查道炯:中国民企的生态变化影响贸易战的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18/9/25 爱思想 查道炯 参加讨论

    
    
    2018年9月20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第128次【朗润·格政】论坛在朗润园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民营企业与中国经济发展。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的发言整理。
    今天讨论的是民营经济,我是研究国际关系的,民营经济不是我的专长。但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国际上观察和应对中国的重要参照点之一,所以我想借此机会从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谈谈我的理解。
    就在几天前,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再次升级,美方已经决定对中国输美2000亿美元的产品征税,而且,对所有产品都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步伐也越来越近。刚才姚洋教授已经提到我们今天讨论主题的这个背景和慎重应对的必要性。
    对于贸易战,有些人仅仅注意美国的总统和主事官员等人说了什么,这远远不够,甚至是错误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大多数的美国专家、学者、企业家,甚至一些政府高官们不同意特朗普的手段,但却同情并认同特朗普对华经贸政策背后的理由。什么理由?中国应该被有所钳制,用比较江湖的说法就是到了有人出来修理修理中国的时候了。这是一种情绪,不是“理性思维”,但这种情绪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在欧美,对特朗普的“批评”之一就包括他没能把欧盟、日本、墨西哥、加拿大等联合起来与中国谈判,或者说得直白一点:联手施压!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什么要钳制中国?我们既要听专家的,也要认真听一听西方的民意。今年夏天我就结识过一位德国的中国通。她1982年德国大众汽车与上汽合作时来到中国,之后在中国生活过几十年,中文也非常好。这位退休的老人在柏林一个有关亚洲局势的会上现身说法,生动地讲了一个观察:中国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做法,确实对外资、民企很不公平,非常失望。
    这位女士是西方当下民意的代表之一,她们都很明白特朗普对中国的惩罚将会推高很多外企在中国的成本,打乱不少西方商业集团的产业布局。但是,她们对特朗普行为背后的理由和逻辑却深深地认同。这是最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和警惕的。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外国的领导人是有任期的,但是国外民间形成的对中国市场的观察却是影响深远的。是让这种即将要成形的民意一步步固化,还是努力去稀释,甚至扭转,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再回到中国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西方商界和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我们很不一样。
    在中国,我们似乎已经习惯性地认为,国企能不能做大做强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政府控制力等等。这些观念有广泛的认同度。确实,中国的国企往往承担着很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比如抢险救灾、修路架桥、扶贫济困。国企替政府做了那么多事情,政府反过来就感觉亏欠着国企,因此从资金到政策,都对国企给予照顾、补贴。
    在中国自己的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的国企,正因为它的收入中包含了不是通过创造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而得到的成分,它就是非正常的竞争者。相比之下,中国的民企没有那么殷实的资金和政策靠山,大多需要通过寻找市场中的获利缝隙,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提升效率和竞争力,不断证明自己,所以在全球的生意场上都是可敬的竞争对手,不分东方和西方。
    在美国发起贸易战之前,西方不少国家就开始对中国国企的海外并购设置限制,只是借贸易战这个势头现在越来越明确地排斥。国外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就是与全中国的企业作对?不见得。对中国的国企走进它们的市场,西方不情愿,甚至很害怕,因为西方的民营企业觉得自己一针一线地赚钱,好不容易做起一家企业,一时遇到了金融方面的困难,被中国的靠非常规途径而做大的企业拿走了,以后的命运完全无法预测了。国内对国企誉为“共和国的长子”、经济与战略等多个领域“安全守门人”的宣传,更让西方对中国的国企高度警惕,对方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国企收购以后,他们家的企业会变成什么样。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并不是说支持国企的逻辑都是错的,或者压根儿没有道理。我只是想说,我们不能再以某种“不由分说”的思路来看待国企或民企在国内以及对外经济中的作用。例如,制裁或禁运是外交斗争的手段之一,国企的体量大,又有国家意志支撑,因此在抵挡制裁或打破禁运中能发挥领军作用。这在历史上被多次证明。但同一枚硬币还有另一面,正因为国企明显的垄断地位,外方制裁时找目标就非常简单、直接,而且理直气壮,制作的效果,哪怕只是心理效果也会因为涉事企业规模大而很容易显现、扩散。
    我们掉过头来想想,像粮食、能源等涉及日常民生的大宗商品,也包括类似芯片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如果我们的进口格局中不是几家突出的国企,而是众多民企在“蚂蚁搬家”,而且它们的海外采购来源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面对制裁大棒时就更容易以比较低的成本对冲,毕竟八仙过海,“东方不亮西方亮”。当然,政府要管好进口产品的质量监控。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这句俗话有助于我们思辨国企和民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如何互动,以及面对国际局势动荡时如何取长补短等相关的课题。在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遭遇制裁或封锁的时候,想要有效应对就不能在自己国家的企业中分亲疏。从这个角度看,不仅有必要乐见民企在国内发展,还应该支持它建起自己的广泛跨国经济链条。
    时间有限,我想归纳一下。面对贸易战带来的忧虑,我们更需要冷静地聆听、分析西方对中国的忧心或者不够放心之处。不能把西方对国企的担忧或批评与不满甚至是阻挠中国崛起简单地划等号。那是很粗暴的做法,只会导致更多的本来对中国很友好的西方企业家或高管也对中国遭遇钳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想替中国的发展模式辩护都面临软肋,底气不足。
    最后特别想说的是,贸易战,不管打多久,都是一时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长远的。如果我们是真心秉持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我们尽力去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人,当然就包括西方人在内。
    我们议论国企VS私企当然不是为了让西方人高兴。但是,假如中国自己的私营企业对于产权保护都没有足够的确信,自己的人民对辛苦合法积攒的财富都没有足够的安全感,那么,想在遇到贸易战时得到西方社会足够的信任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给自己国家的民营企业和人民一个足够的确信和安全感,非常有利于持久性地应对贸易争端,短期能减少损失,长期还有利于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Tags:查道炯,中国民企的生态变化影响贸易战的演变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