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正文

马克思技术进步与就业理论及我国的政策建议(一)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第2期 崔友平 康…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运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说论证了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的规律,认为技术进步与就业负相关。同时,也论述了技术进步在长期对就业是起到促进作用的,认为科技进步会导致社会分工的加深、就业领域的拓展、消费需求的增长,可以增加就业总量。我国应趋利避害,利用技术进步增加就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提高国民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等。 
    关键词: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失业,就业 
    作者简介:崔友平(1964-),男,山东文登人,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 
        一、马克思技术进步与就业负相关论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运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说论证了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的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C/V表示。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这是因为,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不断改进和采用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会引起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随着总资本的增长,总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并入总资本的劳动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因此,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 
    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迅速增大自身,为采用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引起了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而只是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这样,追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便会相对减少,但从追加资本和原有资本的总和来看,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却有所增加。另一种情况是不仅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而且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也提高,这样,原有资本便不再需要雇佣那么多的工人,这就是说,有一部分工人要被解雇。这时,只要追加资本所吸收的劳动力数量小于被解雇的劳动力的数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不仅会相对地减少,而且还会绝对地减少[1]。“因为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而不像以前假定的那样,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生产资料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在越来越小的程度上成为工人就业的手段”。当生产率的增长是通过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工作来替代较低生产率的工作时,就会增加失业[2] 
    在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有时是绝对减少的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却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1)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操作变得简单了,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也降低了,从而导致大量的妇女、儿童乃至退休老人和残疾人也能从事工作,涌进工厂。(2)科技进步,竞争的加剧,使小生产者迅速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涌入劳动力市场。(3)中小资本家陷于破产,他们中某些人也被迫沦为雇佣劳动者。 
    这样,相反方向的运动,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日益扩大的规模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机器(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结果除了财富的积累外,即是形成工人相对过剩人口,实际上就是失业[3]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再生产图式,以此说明了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使社会总资本正常进行的条件,即为社会生产两大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以及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这一比例关系可表述为: 
    Ⅰ(v+△v+m/x)=Ⅱ(c+△c) 
    Ⅰ(v+△v+m/x)在价值上表示第一部类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在物质上表现为第一部类能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的数量;Ⅱ(c+△c)在价值上表示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在物质上表现为第二部类能向第Ⅰ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的数量。两者相等,说明两大部类是互相提供产品,互相提出需求,因而是一种互为市场的关系。任何一个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都离不开另一部类,因此,保持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也就是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反过来说,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破坏。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平衡发展并没有必然性。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市场机制作为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其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市场上的供求、价格和竞争关系来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一配置过程中,劳动力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出现供求不平衡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这意味着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及竞争的外在压力下,资本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需求增长相对滞后,从而形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结果导致经济危机,引发失业。而且这种危机的爆发是周期性的,因为,危机过去之后,生产无政府状态仍然存在,在基本矛盾的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会被重新破坏,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经过一段时间,矛盾激化,新的危机再次爆发[4]。“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之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因此,也就导致了周期性失业的产生。 
    二、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促进就业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同时也论述了技术进步在长期对就业是起到促进作用的,从较长时期来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技术进步条件下单位资本吸收劳动力减少与全社会就业机会扩大是同时存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更为精辟地阐述了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增加就业的作用。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能带来就业量绝对数量的增加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能创造更多的利润,有利于增加积累,从而实现扩大再生产,即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但却能带来可变资本以及工人就业量的绝对增加。马克思指出:“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就业工人人数的相对减少和绝对增加是并行不悖的。”可见,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是反映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数而不是绝对数,“随着总资本的增长,总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即并入总资本的劳动也会增加”,只是增加的比例相对越来越小。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体现的是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同时也就是提高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生产的方法,而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又是积累的形成要素。”只要积累规模的增长幅度超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排斥劳动力的幅度,就能增加就业工人的数量。技术进步在革新工艺和开拓新市场的同时,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从而实现就业的增长[5][6]。我国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大量被采用,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但我国的就业总量还是不断增长的。我国城乡从业人员由1952年的20729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增长了362.8%。2011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76420万人。 
    (二)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能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带来就业量的增长 
    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使一定价值或剩余价值体现在更多的产品上,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变得便宜,能为扩大再生产提供更多的物质资料,从而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一方面,“同一不变资本价值可以体现在更多的生产资料上,即体现在更多的劳动资料、劳动材料和辅助材料上,从而会提供更多的形成产品和价值的要素,或者说,提供更多的吸收劳动的要素。”因此,在追加资本的价值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积累仍然可以加快。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活资料价格便宜,同一可变资本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商品的价值降低,使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工人变得便宜,从而剩余价值的增加,是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的。” 
    马克思在考察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时指出:“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体现一定量价值从而一定量剩余价值的产品量也会提高。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下降,但其下降比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缓慢的情况下,剩余产品量也会增加。因此,在剩余产品分为收入和追加资本的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的消费可以增加,而积累基金并不减少。”这样,就会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增加更多的就业工人。 
    (三)科学技术进步和先进机器设备的运用能拓宽就业领域,带来就业量的增长 
    科学技术进步和先进机器设备的普遍运用,会促进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拓宽就业领域,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马克思指出:“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尽管机器生产实际地排挤和潜在代替了大量工人,但随着机器本身生产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同种工厂数目的增多或现有工厂规模的扩大),工厂工人的人数最终可以比被他们排挤的工场手工业工人或手工业工人的人数多。”这表现在: 
    1.产业关联增加就业。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就业生产的原理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第二部类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原料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加,就会引起生产原料的部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也会引起为消费资料生产提供机器设备的第一部类的某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就业人数。第一部类的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这样。因此“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给这个工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 
    2.生产后续工作增加就业。由机器加工过的半成品还要经过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最终产品。由于使用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大量的半成品需要更多的人进行加工,会促进就业的增加。“机器占领了某一劳动对象在取得最终形式前所必需经过的初级阶段或中间阶段,那么,这种机器制品还要进入的那些仍保持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的部门中,劳动的需求就随着劳动材料的增加而增加。” 
    3.社会分工扩大就业总量。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用相对少量的工人所提供的原料、半成品、工具等等的数量日益增加了,与此相适应,对这些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就越分越细,因而社会生产部门就越来越多样化。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可见,大机器工业还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不仅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的产品相交换,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本国工业。马克思指出:“在工人人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增加,使那些生产在较远的将来才能收效的产品(如运河、船坞、隧道、桥梁等等)的工业部门中的劳动扩大了。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从而一些新的劳动领域,或者直接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或者在与机器生产相适应的一般工业变革的基础上形成起来。”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7] 
    4.非生产性劳动增加就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力量[8]。“大工业领域内生产力的极度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其他部门对劳动力的剥削在内含和外延两方面的加强,使工人阶级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性劳动。” 
    三、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判断 
    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招工难情况,主要是制造业、服务业一线招工难,这是典型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具体表现在: 
    (一)岗位缺口大 
    2011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221万人,达到历史新高,登记失业率为4.1%,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也超过1000万人。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为9.97亿人。城镇平均每年需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300万以上。此外,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转移就业约800万-900万人,可以说就业压力是长期存在的。 
    (二)供需有错位 
    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仅总量供大于求,而且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矛盾。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干,另一方面是有事没人干。一些大学高职毕业生宁愿蜗居大城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据有关材料显示,我国西部地区某些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目前我国每百名劳动者中只有0.23名科技人员,每百亩耕地中平均只拥有科技人员0.049名,而发达国家从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达45%-65%。 
    (三)服务不完善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信息渠道不通畅,中介组织不规范。一方面很多岗位“虚席以待”,另一方面很多劳动者“求职无门”。就业培训和指导更是不到位,使劳动者职业技能难以提升,求职能力不高,适应不了市场需求。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所属就业机构37123个,机构从业人员12.6万人,登记求职人数5805.7万人,如果将委托亲友找工作人员作为潜在的就业服务对象,剔除其他类型介绍机构分流人数后,公共就业机构还有2.75亿人次潜在服务需求 
    (四)政策不健全 
    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没有打破,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各种不合理的地方政策、潜在的就业歧视、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抬高了就业门槛,一部分人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造成这部分人难以就业。 

Tags:马克思技术进步与就业理论及我国的政策建议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