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马克思民生思想呈现时代活力
马克思民生思想主要包含马克思民生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解放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平等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民生思想进行吸收、创新和转化,从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不断指导着我国民生事业向前发展。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认为,推动历史的不是思想,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确定人的主体地位,才能谈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来源 。
马克思的各种学说最早就是在关心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都贯穿着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论述,比如,马克思对工人的工作条件、儿童的免费教育问题的阐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指,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统一的发展,广义上还包含与这些发展相关的客观条件。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发展,在这个层面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便是民生的应有目标。
丰富的物质资料是民生的根本保证。人民是社会制度改革和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但又受到特定时期自然环境、政治和文化的制约。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物质资料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生产实践是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首要途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两对矛盾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生产力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指在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方法。
平等是民生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平等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始终与特定生产方式和物质条件相联系。因此,只有消灭阶级,消除剥削,才能实现真正广泛全面的平等。马克思强调平等是人应有的基本权利,而平等和权利都是具有历史性的,都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平等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是民生建设的基本要求。将马克思平等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马克思平等思想,以民生促平等,以平等保民生,构建平等公正的社会发展环境。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中国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指出了当时民生问题主要在于物质资料的匮乏,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增加生活资料,以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使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带来了社会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损耗大等诸多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指引党和国家进行民生建设的行动指南,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是决定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民生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原则和解决路径,而且为解决社会的发展矛盾指明了路径。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民生发展制定了清晰的宏伟蓝图。小康是指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社会综合发展,其中囊括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等民生建设的各个方面,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进一步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民生思想和前几代革命建设者的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细致的阐述,将民生理论发展到空前的水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中国梦的提出,使新时期民生建设有了更为清晰的发展目标。“中国梦”不仅阐明了新时期民生的基本内涵,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和实现路径。党的十八大提出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至此,民生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马克思民生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第一,要坚持个人与社会协同发展理念。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为目标,深化改革,着力改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被动局面。这是党对新时代中国民生问题最明晰的论断,这一论断指明了新时代中国民生问题的发展方向。从马克思民生思想来看,人的自由发展并不是少数人的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利益矛盾,使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调动社会共同参与民生建设,致力于构建个人与社会协同发展机制。
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的根本利益、关系民族的未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自然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在经济建设中要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这是一切民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改革和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转变发展方式,走高效、创新、绿色产业发展道路。三是发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正确认识和利用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思路,改变单纯依靠政府保护环境的被动局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牢牢结合在一起,努力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民生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更是“知礼节”“知荣辱”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的基石,是推动个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潜在的、深层次的软实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和物质保障,即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能,而精神文明建设反过来助推物质文明建设。正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民生之路,必须有机统一起来。从社会整体角度来看,小康社会建设,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这是民生建设的本质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以马克思民生思想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积极发展符合大众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马克思民生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充分挖掘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吸收并创新转化,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将其运用到社会主义民生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