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正文

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史林》(沪)2005年04期第57~66页 余同元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中国历史上作为传统工业技术主体的工匠,可分为上(“巧匠”、“哲匠”等科技专家)、中(专业技术化与职业化的“匠人”与“匠师”)、下(“百工”、“工人”等熟练工人)三个技术层次;其现代转型包括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两方面内容,既是传统工匠向现代技术工人、科技专家转型中科技主体的身份地位转化和职业角色转换的双轨式发展过程,又是现代区域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本质过程,还是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与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核心标志。
    关键词:工匠 传统工匠 传统工匠现代转型
    作者简介:余同元,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15021
    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工业史研究成果较多,而传统工业生产者工匠的历史研究成果却较少。特别是关于“工匠”与“传统工匠”的基本定义问题,存在着简单化和模糊化的倾向,缺少专门的讨论。定义是逻辑推理的前提,也是理论思考的基础,只有前提和基础一致,工匠历史研究才有意义。本文试图对“工匠”、“传统工匠”、“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等概念和范畴加以界说,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工匠”与“传统工匠”的定义
    《辞海》“工”部说工匠即“手艺工人”;“匚”部又说工匠是指“有专门技术的工人”。这两个说法存在歧异,特别是后一说法易与现代技术工人概念混淆。也有人认为工匠是指“手工业劳动者”或“手工业品的制造者”。(注:曹焕旭:《中国古代的工匠》,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页。)这两个说法又过于简单化,难以涵盖“工匠”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
    其实,“工”、“匠”与“工匠”的含义在汉语史上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根据古文字学家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工》解释:“工,象曲尺之形,盖工即曲尺也。”《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后来人注解:“守之世”指“父子世以相教”,“其曰某人者,以其事名官也;其曰某氏者,官有世功,若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者也”。《考工典》引王昭禹语曰:“兴事造业之谓工。”(注:《周礼·冬官考工记·篇首》,《十三经注疏》上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06页;《中国历代考工典》第1卷《考工总部·汇考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册第3页。)经过演变,“工”由“曲尺”发展为工人和工业的意思。
    “工”的用法虽多,但主要的含义是指有工艺技术的工业劳动者,与人们常说的“匠”是同义词,《辞海·工部》说:“工,匠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者,皆谓之工。”故工匠又有“匠”与“匠人”的称呼。
    “匠”起初专指“木工”。《说文解字·匚部》说:“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清代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匚部》注解中说:“匠,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也。”又曰:“百工皆称工,称匠独举木工者,其字从斤也。”木工除用“斤”作工具外,还用“绳墨”作为画线的规矩准则。故《孟子·尽心上》有“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的说法。“匠人”主要负责营建宫室城邑,如《考工记·匠人》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另外,先秦时期的“匠人”还包括修建沟洫等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者。故《考工记·匠人》又曰:“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历史发展到封建社会,工与匠开始有了单独的户籍管理制度,称作“匠籍”,于是便有“工在籍谓之匠”的说法。(注:《中国历代考工典》第4卷《考工总部》引《永平府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册第42页。)工与匠从此合为一体。所谓“工在籍谓之匠”,主要强调工匠是有专门户籍和有专业技术的职业人员。即使是单独的户籍管理时期,也有在匠籍而不事匠业或不在匠籍却从事匠作的情况存在。
    工匠是“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的“兴事造业”之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工业生产者,所以要弄清“工匠”一词的意义,还必须了解“工业”的含义。“工业”的定义,有广义的、中性的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工业”说认为,一种工业是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一群生产单位,“任何具有相同经济活动的组合或集团,不论是生产的或是消费的,都是工业”。中性的“工业”说认为,工业是对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工农业提供的原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或者说,工业是指通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将劳动对象(材料、矿藏等)加工转化为生产资料、消费品以及服务的过程。狭义的“工业”主要指现代制造、采矿、建筑及机械生产,同时还要包括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前的手艺或手工业。
    清末民初又称工业为“实业”。严复认为,实业,即西名industry,指工冶制造之业。“大抵事由学问,Science,施于事功,展用筋力,于以生财成器,全民生而厚民用者,皆可谓之实业。”“实业之事,将以转生货为熟货,以民力为财源,被之以工巧,塞一国之漏卮,使人人得饱暖也。言其功效,比隆禹稷,岂过也哉?”(注: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3-207页。)人们认为工业就是机械化生产,但在本文中只采用狭义的“工业”范畴,即所谓“工业”指的是将原材料加工成非农业产品并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各种生产和服务过程。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加工业等行业门类,并大体上划分为传统手工生产与现代机器生产两个发展阶段。
    传统工匠是从事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主要指在家庭、作坊或在手工工场里劳动的技术工人,所以又常常与“工”或“工人”同称。《论语·卫灵公》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子·问霸》:“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这两处“工”都指的是工人的“工”。“工人”一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韩非子·解老》云:“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史记·张仪苏秦列传》记载张仪到燕国游说燕昭王,说:“昔赵襄子尝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可以击人。与代王饮,阴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啜,反斗以击之。’于是酒酣乐,进热啜,厨人进斟,因反斗以击代王,杀之,王脑涂地。”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见梁惠王之事,《史记·索隐》注曰:“方枘是笋也,圆凿是孔也。谓工人斫木,以方笋而内之圆孔,不可入也。故《楚词》云:‘以方枘而纳圆凿者,吾知其龃龉而不入也。’”(注:司马迁:《史记》卷70列传10、卷74列传14,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册第2297页、第2345页。)
    此处“工人”皆指工巧之人,与“工匠”同义。后来“工人”主要指工业生产的体力劳动者,相当于现代工人阶级中的普通工人和熟练工人。
    在古代文献中,“工”往往又称“百工”。《考工典·考工总部·汇考》引文曰:“工,百工也,考察也。以其精巧工于制器,故谓之工。”(注:《中国历代考工典》第1卷《考工总部汇考一·考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册第4页。)“百工”原为周代的官职,主管营建制造,后来泛指工匠。《考工记》曰:“审曲面势,以饰五材,以辩民器,谓之百工。”又说百工之事是“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百工”属“工师”管辖,工师是监工者,负考察工人之责。“工有不当,必行其罪”,足见百工是官府的隶属,并非完全自由的人,(注:《周礼·考工记》,《十三经注疏》上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05页;参见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4页。)其含义及其职责范围基本涵盖了“工匠”一词的主要内涵,所以《庄子·徐无鬼》曰:“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
    工匠还有“梓人”、“梓匠”的别称。梓者,木名也。《山海经·南山经》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格物粗谈·树木》曰:“林有梓,则诸木皆内拱。”《说文》曰:“梓,楸也。”梓木,亦名楸木,为木中之王。《埤雅·释木》曰:“梓,旧说椅即是梓,梓即是楸,盖揪之疏理而白色者为梓,梓实铜皮曰椅。其实两木大类同而小别也。今呼牡丹谓之华王,梓为木王,盖木莫良于梓。”由于梓木被称为木中之王,所以“梓”便引申为治木器或指治木器的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尚书·梓材》曰:“若作梓材,既勤朴。”陆德明对此解释曰:“治本器曰梓。”《孟子·书心下》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晋左思《魏都赋》亦曰:“僝拱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匠。”(注:参见徐中舒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梓”条,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可见“梓人”、“梓匠”就是工匠的意思。
    大约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常常将工业和商业放在一起,统称为“末业”,因而将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统称为“商人”。秦汉以后所谓“重本抑末”或“重农抑商”中的“末业”和“商人”都是包括工业和工匠在内的一种统称。其实,明清时期的不少作坊就是前店后坊工商一体的。
    另外,《管子·七臣七主》曰:“主好宫室,则工匠巧。”《史记·孝文帝本纪》曰:“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曰:“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这里“匠”与“巧匠”均指有专门技术的工人或技术专家,即人们常说的能工巧匠,其中成绩突出者称为“哲匠”。“夫工虽贱事,而治天下者,于此考其成。是故纪治之成者必曰:吏称其职,民安其业。而赞之曰:技巧工匠咸精其能,夫咸精其能,是于细事不敢欺也,而不谓之治成乎。”(注:《尚书讲义》卷2,见《四库全书》第56册第184页。)这里所谓的“技巧工匠”,主要指的是技术水平高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技术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最终出现技术转型和角色转换,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以说:“圣人事事物物,无不全备工者,金工、土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之类,与后世技巧工匠,咸精其能者,事同而意异也。”(注:《增修东莱书说》卷2,《丛书集成初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页。)
    从词义演变上看,“工”、“匠”与“工匠”在古汉语中往往相互通用,均指有专门技艺的手工业劳动者。但作为研究范畴上的“工匠”,既含有专门的技术制作专长,还含有一定的艺术设计能力;不仅是传统工业的主要劳动力,而且还是传统工业的技术主体。所以准确地说,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这个定义包含了传统工匠所具有的各项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
    二“工匠’与“传统工匠”的基本要素
    “工匠”作为有专业技术与艺术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其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三项:
    一是专业的或手工业行业分工的要素。《考工记》曰:“审曲面势,以饰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注:《考工记》,《十三经注疏》上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05页。)《荀子·王霸篇》曰:“百工分事而劝,”即手工业者要各自努力进行自己本专业的生产。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手工业内部的专业分工。不仅官府手工业内部有详细发达的分工,民间手工业工匠也都是分工协作,各专其业的。所以《荀子·富国篇》说:“能(才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管);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小尔雅·广诂》曰:“匠,治也。”《楚辞·天问》曰:“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唐代程晏《工器解》则曰:“匠刀者不必自用割,匠弓者不必自用射,善为器而已。”这三处“匠”都是指专业地“治”、“做”和“制造什么”的意思。
    二是技术的或专门技能的要素。在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中,工匠就是技术的主体。《说文解字》云:“工,巧饰也。”《广雅·释诂三》亦云:“工,巧也。”都说明“工”或“工人”首先是具有专门技巧的劳动者。《孟子·腾文公下》说:“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就是说,工匠要有“器械之巧”,要通过自己所精通的技能来维持生活。“匠”有“治”、“做”、“制造”等含义,说明“匠人”必须具备专门的生产技术去制造某种产品。另外“匠”还有“教”、“教育”的意思。如《抱朴子·外篇·备阙》说:“责其体而论细礼,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楚辞·东方朔〈七谏·哀命〉》云:“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北史·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曰:“选忠信博闻之士为之师傅,以匠成之。”这三个“匠”都可以作“教”或“教育”来理解,说明工匠技术必须通过教育方式加以传承。
    三是艺术的或工艺的要素。以“工”、“匠”或“梓人”等相称的传统工匠,往往又指有专门技艺的工艺品生产者或某一方面造诣与修养较深的艺人。唐代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云:“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这里的“哲匠”指的就是艺术家。《文心雕龙·章句》曰:“夫裁文匠笔,篇有小大。”唐代张诂《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之一云:“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宋代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富郑公园》曰:“亭台花木,皆出其目营心匠。”此三处“匠”都可作“构思”、“设计”解。能集技术构思、艺术设计和专业制作三者于一身者,谓之“哲匠”。(注:参见徐中舒主编《汉语大词典》“工”条、“匠”条,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工匠”实际上就是“传统工匠”的简称,指的是与从事现代机器生产的工业生产者(以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为主)相对应的传统手工业生产者。这种手工业者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工人,后来虽然身份几经变迁,但作为技术的主体,直到现代机器工业时代依然广泛存在。据有关文献记载:“陶冶之事始于遂人,盖有人事则有之。故圣人每创一事,必尽其变而后已。是故室立则有隅门墙之制,谷艺而烹蒸杵铚之用,兴槌轮,为大辂之始,理势之来,事有必至。此遂人出火而陶冶之事,有不待于后世也。”“黄帝有熊氏始建宫室,命宁封等作诸器物以利民用。”(注:《中国历代考工典》第1卷《考工总部·汇考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在国家形成之前,氏族工匠是介于后来的官府工匠与民间工匠之间的手工业生产者,以氏族与家族组织的形式世袭族居,如陶工陶氏、绳工索氏、椎工终葵氏、釜工锜氏、篱笆工樊氏,都是擅长某种专门手工业技艺的氏族。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官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原有的氏族工业结构逐渐被打破,氏族工业中的劳动者也由此分化成食官之工(即官府百工)与民间工匠两大类。《左传》定公四年曰: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䜣、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注:繁弱即大弓),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境,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墟,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阀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注:《春秋左传集解》定公四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册第1620-1621页。)
    引文中“殷民六族”中的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殷民七族”中的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氏族成员中分化出来的家族成员,都是以姓为单位的、有着专门手工技艺的手工业家族,到了周朝皆转变为官府百工和民间工匠。其他几支,如封到“夏虚”的“怀姓九宗”,以及封在“少皞之虚”和鲁国的周公、康叔等封国属民,其中也有很多是不同行业的手工业工匠。当时,原来氏族家族的首领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工匠又是代表周王室管理工匠的工官。同时,在氏族工业向官府工业转化的过程中,作为民间工匠的大部分手工业者都变成了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并独立生产经营的私营手工业生产者。(注: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4页。)
    三“工匠”与“传统工匠”的主要特征
    与现代工人相比,传统工匠在劳动手段、生活方式和身份地位上都不一样,但关键的区别还在于技术形态与角色构成的不同。在角色构成上,传统工匠作为技术的主体,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人身依附关系强,身份地位低下。传统工匠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对封建国家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金文中的“百工”是近似于奴隶的手工业劳动者。后来官府工匠中,不少来自罪犯刑徒。如汉代“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注:《汉书》卷24《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册第1139页。)“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注:《盐铁论》卷6《水旱》第3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0页。)直到明代还是“造作工役,以囚人罚充”。(注:《大明会典》卷188《工部》8,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版,第5册第2563页。)唐宋以后,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封建政府依然奉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将工商业视为末业,对工商业者进行压制,加上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户籍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使工匠一直难以获得与普通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
    二是身份世袭,职业固定。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匠户”和“军户”等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不仅职业世袭,而且一业终生。由于诸多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的制约,后来虽废除了匠籍,但工匠职业终身和世守家业的现象却依然存在。因为工匠家业世传制度带有法律与伦理的双重作用,既有外在约束,又有内在自觉,是传统工匠的职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统一。工匠技艺世代相传,撇开其传子不传婿的消极影响不说,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劳动经验的积累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正是这一点使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技术在整体上保持领先地位。正如《韩非子·解老》所云:“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人之功矣。万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万人之功矣。然则数变业者,其人弥众,其亏弥大矣。”可见,在中国传统的职业观念中,认为频繁地变动职业必然会延误生产时间并降低劳动效能。
    三是组织封闭,群体失语。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管理工匠的职官和工匠制度,但工匠自己的组织却很晚才兴起,而且发展程度不高。到隋唐时期,国家不仅在中央设置“工部”作为主要的政府工匠组织管理机构,而且对地方和民间工匠也进行全面的编制管理。在唐代,“凡工匠以州县为团,五人为火,五火置长一人”。(注:《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1页。)在工匠产品管理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实行了产品责任制,时称“物勒工名”法,《吕氏春秋·孟冬记》曰:十月,“工师效功,陈祭器……比工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比行其罪,以穷其情。”要求在工业产品上刻写制造者的姓名,防止伪劣产品和欺诈行为发生,体现了政府对工匠的工艺规范和产品质量的组织管理。由于民间手工业往往都是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其生产组织大多是家庭农场与家庭作坊相结合的混合物,其相应的社会组织也往往寓于家族组织和政府组织体系之中。作为较早的工商业者地缘性组织,“行”兴起于隋唐时期,“会馆”、“公所”兴起于明清时期。而民间工商业雇工性质的“行”、“帮”组织,出现的时间还要再晚一些。与西欧中世纪的行会基尔特(行会)占领城市,并在与乡村城堡中的封建领主斗争中取得城市自治权等情况相比,中国古代工商业者所组织的行会则只是处于城市居民中下层工商业者的民间组织,主要职能是制订行规,限制和规范同行业成员的各种活动,而组织和领导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功能则不强。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工匠缺少自身强有力的组织代言人,甚至长期处于群体失语的状况。
    传统工匠在技术形态上也有诸多的特点。
    在技术主体要素方面,传统工匠的共同特征主要有三点:
    一是手工操作(work-as-craftsmanship)而非机器生产。传统工业称为手工业,工人基本上都是手工业生产者。《商君书·算地》曰:“技艺之士资在于手。”(注:《商君书》,《诸子集成》,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五礼通考》曰:“上户自有蓄积,军人自有衣粮,公吏自有廪禄,市户自有经纪,工匠自有手作,僧道自有常往,并不在收籴之限。”(注:《五礼通考》卷248,《四库全书》第142册第99页。)都是说传统工匠主要是靠手工技能去求得生存的,与现代从事机器生产的工业工人不同,所以“工匠”大都被称为“手艺人”。但传统工匠不是绝对不使用机器,实际上在传统的工业器具之中,有不少都是重要的生产机器。只不过传统的机器缺乏现代动力,而且传统工匠运用机器生产与现代产业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的性质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劳动者与机器的主客关系上,现代工厂工人是机器的附庸,机器是主,劳动主体成了“机器”的附属;传统工匠则始终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其“机器的使用不过是加快了生产的进行(而这一点又具有收入增加的好处),并未取代他们所具有且自豪的技术,换句话说,在传统作坊中,机器正如同手工工具一般,是劳动者的身体的延伸”。(注:侯念祖:《确当的劳动、教育与文化:工匠劳动的意义》,《思与言》2004年第1期。)
    二是家传的(世袭的)与学徒(学徒的身份)的技术传承。《荀子》卷四《儒效篇》曰:“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说的是工匠技术世袭家传,这是官府工匠技术传承的主要方式。《国语》卷六《齐语》曰:“今夫工,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协材,旦暮从事,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已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素而成,其弟子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恒为工。”民间工匠的技术传承,除了采取同官府工匠一样的世袭形式以外,还有拜师学艺、师徒传承的“学徒制”,与家传绝技一样,这也是严重的技术保守型的工匠生成制。
    三是技术评价的艺术化、伦理化取向。传统工匠在其长期的持续的专业生产劳动中积累着他们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这种经验和技术不仅表现为物质的技术层面,同时还表现为文化的艺术层面。在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技术和艺术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同的选择。中国传统工匠在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取向上,艺术的价值取向往往高于技术的价值取向。因为只有侧重文化艺术上匠心匠意的追求,才符合中国文化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重道轻器”的道德价值标准,同时也才符合“重义轻利”与“不尚技巧”的“圣贤”要求,否则就是“玩物丧志”或“离经叛道”。
    在技术客体要素方面,《礼记·月令》和宋代《百工由圣人作赋》记述了古代对工匠的技术伦理要求与技术监督的情况。
    《礼记·月令》曰:每年农历十月,“命工师效工,陈祭器,案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宋代陈襄《百工由圣人作赋》曰:“统尔六职,良哉百工。何艺事以斯作,由圣人而是崇。办器成能自乃神而立制,化材适用本惟睿以兴功。赜姬旦之明文,见东官之盛典。谓夫智之出也,始剏物以兴制;工之立也,乃成器而尽善。嘉众艺之勃兴,本圣谋而不阐。攻金攻木资浚哲以裁成,作舟作车由灵机而洞显。自兹立器为利,因材究奇。虽大匠之述作,皆往哲之规为。既执技而纷若,诚取法以宜。其所以凫氏成钟,自高辛而立范;车人作耒,本炎帝以垂规。且夫国有四民,工分百事。或居肆以成业,或饬材而兴利。率皆因上圣以资始,致宏规而绰备。依于法而游于艺,肇自神谟。智者忧而巧者劳,出由睿意。岂不以工之立事者,盖本于前。修事之经始者,必资于善谋。伊众制之虽盛,非圣作以奚由。网罟以畋,实庖牺之肇用;杵臼之利,因熊氏以垂休。自然众位靡纷,大模率正。虽云代守其业,但见作者之圣。亦犹五声兆黄钟之律,节奏爰彰;大辂起椎轮之姿,雕几罙盛。此则艺能交举,物用具陈。祖述虽资于匠者,经营率自于古人。按乃度程,实聪明之制作勤乎,朴资睿哲之经纶。噫夫世变浇漓,时蠲朴略。高曾之矩交丧,器用之资惟错。今上方稽古,道而复淳,立是工也,体圣明之所作。”(注:《中国历代考工典》第4卷《考工总部·汇考四》,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册第40页。)
    这两段话中所包含的工匠应遵循的技术准则主要有:
    一是遵守“由圣人而是崇”和“体圣明之所作”的技艺宗旨。圣人之作,“依于法而游于艺”。所谓“依于法”,就是重道、求道与体道。工匠之道,“高曾之矩”、“器用之资”也。故道在上,器在下,“以礼节事,以乐道志”。道在哪里?“祖述虽资于匠者,经营率自于古人。”首先要向先圣先贤处寻找。所谓“游于艺”,就是要在旧法的基础上有所变通,有所创新,但变通和创新的目的宗旨是“道而复淳”。只有这样,才能“艺能交举,物用具陈”。
    二是技术造作上要“按乃度程”,“毋作淫巧”。即要求遵循“度程”。“虽大匠之述作,皆往哲之规为。既执技而纷若,诚取法以宜。”“依于法而游于艺,肇自神谟。智者忧而巧者劳,出由睿意。”技术度程就是工匠所制作产品的技术标准,每种产品都有特定的技术标准与技术要求,工匠必须严格执行。“考工匠人,葺屋三分,瓦屋四分。葺,茅屋也。茅屋欲峻,而走水从檐,至栋二分,加一分为峻。瓦屋差平,从檐至栋,四分加一分为峻。三分者,假如檐柱一丈,即栋柱一丈五尺也;四分者,假如檐柱一丈,即栋柱一丈二尺五寸也。”(注:《经稗》卷9,《四库全书》第191册第722页。)同盖房子有严格法则规定一样,工匠生产任何产品都要有本有则。但在生产过程中提倡变通和创新,反对一味地机械照搬。如“造八音之法,总以黄钟为本,加减比例而得之,律吕正义有加减分形比例表,最精妙。此欲凭工匠之手,且欲求诸僧道,其术疏矣”。“外径三分六厘三毫,若遣良工造律管者,惟据此篇度数足矣。前项律度方圆积□,则皆不必讨论。恐其文烦难省易惑,亦非工匠所当知也。若夫大儒君子留心律学,推穷理数,须将前项,每叚筭术次第钻研——亲手筭过,方得其趣。乃至一句一字不可遗也。”(注:《乐律全书》卷21校正条例,《四库全书》第213册第573页。)
    三是以“工则”为“工巧之元气”。即所谓“立器为利,因材究奇”。“智之出也,始剏物以兴制;工之立也,乃成器而尽善。”这是关于工匠技术指标的规定。
    四是“物勒工名’。就是工匠必须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其制作的产品上,以备工师检查考核。“孔氏曰:于是之时,冬闭无事。命此工官之长,效实百工所造之物,陈列祭器,善恶案此器。旧来制度大小,及容受程限多少,或有也,勿得有作过制之巧,以摇动在上,生奢侈之心,必功致为上者。言作器不须靡丽华侈,必功力密致为上,又每物之上刻勒所造上匠之名于后,以考其诚信与否。若其用材精美,而器不坚固,则功有不当,必行其罪罚,以穷其诈伪之情。”(注:《礼记集说》卷45,《四库全书》第117册第892页。)
    五是“工师效工”。就是工匠产品检查考核制度,即工师检验、考核工匠制作产品的成绩。“功有不当”(质量不合规格)者加以治罪,高功效者予以奖赏。工师的职责是负责监督管理、督促工匠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按期把他们制作的产品陈列出来,用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检查、考核。(注:参见徐少锦:《中国传统工匠伦理初探》,《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总体上看,本文所说的中国传统工匠(Chinese Traditional Artisan)从专业技术和工艺制作水平上可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技术层次:一般说来,普通的工匠可统称为“百工”、“工人”等,相当于现代所谓的普通工人(worker);分布在各个行业里的专业技术工匠,如被称为“机匠”、“木匠”、“铁匠”等职业化的“匠人”,相当于现代所说的技术工人(craftsman&technician),可视为传统工匠的主体;高水平的工匠则称“巧匠”、“哲匠”、“匠师”等,相当于现代的工程师、建筑师和机械师之类的技术专家(engineer)。所以说,传统工匠基本涵盖了现代工业劳动力中的普通熟练工人、专业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建筑师等各个阶层系列。学术界一般所说的传统工匠往往有三大区分:一为官制工匠,多由知识分子承传;二为突出技术工人出身的工匠,收编为官制工匠;三为民间专业分工下的职业社群,有明确的师徒制与祭祀仪礼。这三种工匠也正是本文所说的江南传统工匠中的三个技术层次。从劳动力形态上看,传统工匠主要由城市作坊手工业者(匠籍制度废除之前亦称官府工匠)、乡村家庭手工业者(包括后来出现的家庭作坊)、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专门手艺人(包括后来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工匠)等三部分组成。他们既是现代工程师、技术工人与科技专家的前身,又是现代城乡手工业生产的主力军。研究传统工匠技术素质和社会角色的变迁,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四“传统工匠现代转型”之界说
    1.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的含义和标志
    “型”者,原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引申为“类型”、“样式”、“形态”、“法式”、“模式”和“模型”等。所谓“转型”是指某种类型样式或某种形态模式的转化与转变,主要是指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换,英语为transformation,即转变、变化、过渡、变迁等意思。强调事情由一种情况(样式)变到另一种情况(样式)。凡是影响我们生活、思维、工作和游戏等方式、方法的广泛、彻底的变化都是转型,比如电灯替代油灯,汽车替代马车,计算机替代打字机,都是一种转型。
    传统工匠现代转型主要包括技术转型和角色转换两方面内容。技术转型主要指工匠技术在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上的转变。首先表现为经验型技术向科学理论型技术转变(以工业科技书及工匠著作的数量增多和科技含量增高为主要标志),其次表现为科学技术化中的技术生成方式和技术操作方式的转变(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现代机器工业的产生为主要标志)。角色转换则指传统工匠向现代工人转变中技术主体身份、地位与职业角色的转化。传统工匠现代转型是工业生产劳动者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的双轨式发展过程。一方面,作为工业化动力的技术转型是长期分离的科学理论传统与工匠经验传统联姻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标志的“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过程,本质上也是传统工匠向现代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等科技专家转型中科技主体的身份地位转化和职业角色转换的过程。
    每个社会在早期现代化过程中,都要经历以经验性技术向科学性技术转变为核心基础和根本标志的早期工业化阶段。“经验特征的突出同时也表明在知识活动中有深刻的工匠因素。因为按照常规,学者在主流上多占有理论,而工匠在主流上则更依赖于经验,这是与其所接受的训练密切相关的,工匠这一阶层很难享受到文字训练的权利与机会,因此必然会导致对经验的亲近和对理论的疏离这样一种结局,或者说必然会导致稀释理论浓度、增加经验成分这样一种结果。”(注: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页。)经验型技术向科学理论型技术转型的同时,技术主体也开始由经验型向经验与理论结合的素质型生产劳动者转变,从而实现传统工匠角色向现代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角色的转换。
    2.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的途径
    第一、技术科学化的途径
    科学与技术之间始终呈现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时代性特征。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ing Merton)在他著名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认为,17世纪英国的工匠传统和培根所倡导的实验科学,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实质性变革并使科学更加具有实用价值。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渐渐形成教育的主调,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从而大大推动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历史进程。“人们所熟悉的科学活动的主要根基不在于学识渊博的大学传统,而往往在于已有的技艺之中,他们全部严格依赖于往往由工匠们帮助引进新的科学实验程序和新的仪器。”(注:[美]库恩著、纪树立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这就是“默顿命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注:[美]默顿在发表于1938年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试图解释英格兰的科学为什么在17世纪特别地突飞猛进,这个解释被称为“默顿命题”。详见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31、46页;参见徐道稳:《科学与社会的互动——“默顿命题”评析》,《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即17世纪的工匠传统与试验科学开始结合并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它一方面促成了长期分离的学术理论传统与工匠经验传统的联姻,另一方面又促成了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及科技主体的社会化运动。
    经验性技术指的是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高度)而创造或发明的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技巧等,是以经验为前提的,“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就没有相应的经验性技术”。所谓科学性技术,“指的是依据科学理论而不是一般性的实践经验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等”。科学性技术一般是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经过创造与发明而形成的。它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根据经验或知识所创造的各种物质手段(包括工具、机器、仪器、仪表、设备等)及方式方法(包括实践型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等)。”(注:陈筠泉、殷登祥主编《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第二、科学技术化的途径
    科学技术化必须以技术科学化为前提和基础,其基本过程是:经验技术上升为科学理论,经过职业技术教育和研究实验转化为新的生产技术。到底如何实现科学技术化,伽利略作出了经典的榜样。他以科学家特有的思维方式,把当时哲学家们提出的哲学观念变成可以操作的科学方法,从此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相继发现了许多对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为新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出现了超越经验和常识的新技术群。新技术的发展又把科学推向新的领域,这种互动过程也从此延续下来。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后,更加成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互相结合、互促互进的典型范式。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和企业纷纷兴办“工业研究实验室”。德国化学工业中,普遍雇佣专业化学家,并形成研究生培养制度,从事工业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工作,使科学开始从一门科学理论或某几门科学理论渗透到一种具体的技术理论中去,形成了新的技术,称“理论技术”(Theoretical Technology)。所以说,科学与技术互动中的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永恒提升的变化过程,总的趋向是在技术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追求更加科学的技术。
    第三、职业角色社会化的途径
    科学与技术互化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生产劳动者实现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的基本途径。因为科学技术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彼此相关的。人创造科学技术,人的目的规定科学技术的本质,人的社会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根据。而科学技术又是人的一种理性追求,科学技术在它的起点及其获得本质特征的一般规定性环节上是被社会所铸造的东西。科学技术植根于社会,依赖于社会,其内在的规定性是从社会中获得的。所以,工业生产劳动者身份地位的改善,特别是作为工业科技主体的传统工匠的职业角色的社会化,无疑是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传统工匠向现代技术工人和技术专家转变的角色转换,既表现为个体身份地位的改变,也表现为群体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转变。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说到底就是这种技术的科学化与科学的技术化过程。科学与技术在这两种途径上结合而产生动力化机器生产(即现代机器工业)才是现代化时代到来的关键标志。这一标志的实现通常被称作科技革命,正如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指出的,科学的发展在其转折点上类似于革命,是格式塔的转换(gestaltchange),即整体转换——新范式(paradigm)取代旧范式而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都随之变革。在科学时代,科学理论的价值得到公认,大量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起来,学者队伍扩大且地位大大提高。特别是在近代科学背景下建立的学校,主要以学者模式来培养学生,要求学生从解释事物根本原因的科学理论出发去解决问题。其中能够将理论转化为技术的工程师阶层正是按学者模式培养的,要求他们能够从科学原理出发去分析问题。人类历史就这样走进了科学时代,从根本原因出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经典思维模式。(注:参见郑维廉:《工匠传统在心理治疗(咨询)中的复兴》,《心理科学》2004年第4期。)
    3.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的性质
    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既是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又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这种由技术科学化再到科学技术化互动进程的开启,才真正是区域发展中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标志,它的本质过程就是区域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突出表现为工匠经验传统与学术理论传统联姻的过程——即传统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的过程。
    首先,从传统工匠现代转型与区域社会工业化的关系上看:工业从产生时起就在按照自身的因素改造着整个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所以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工业在国民经济及产业结构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的主导地位还在不断地加强。产业结构主要是生产系统的构成和组织方式,对其进行宏观分析,除了作静态的划分外,还必须去研究其动态的功能整合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社会经济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国的工业化转型,因此人们常常又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工业化就是从人力能源到动力能源的转变以及工厂化工作组织体制的兴起,其社会后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传统工匠现代转型过程与区域工业化过程是一体两面的发展关系,一个是内在的发展脉络,一个是外在的表现过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引起形式上的变化,而且使劳动过程的全部社会条件和工艺条件发生变革。”(注: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3页。)这种变革的重要标志就是由工场手工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它的形式就是工厂的出现并最终在制度上确定的工厂生产体系,即人们常说的工业现代化,是以动力机器和机器体系作为主要劳动手段,采掘自然资源并对工农业原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生产方式。它的基础是近代技术不断创造出来的新的生产手段,加入到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加工环节这一重要生产领域,从而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条件。从纺织机械的革新到火车头的出现,这一系列在技术上的新发明无一不是在日益扩大着的工厂生产体系中才得以被广泛应用的。工厂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又最终导致机械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业的兴起。“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才能生产其他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随着十九世纪最初三十年大工业的发展,机器逐渐掌握了工具机的制造。但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和远洋航运事业的发展,用来制造原动机的庞大机器才产生出来”,(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6页。)开启了早期工业化向工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
    其次,从传统工匠现代转型与区域工业化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上看: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将作为自然属性的劳动能力和作为社会属性的人才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社会生产劳动力特别是作为技术主体的生产劳动力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并实现产业生产与科技发展中的技术科学化(经验技术上升为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化(学术理论指导技术实践,包括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的技术劳动力)转化。这种技术与科学互化中的转化,正是人类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标志。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教育发展,人力资本积累、经济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推进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随着知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的先导作用更加明显。”(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新华文摘》2003年第11期。)
    区域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资源的优劣、制度的好坏与科技水平的高低,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则首先体现在被称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差别之中。人力资源中的人力,既是社会生产的承担者,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目的的实现者。与物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着再生性与智力性、生产性与消费性、时效性与能动性并存共融的特征。社会性强调人的素质的时空差异性及其发展变化;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它资源的独特之处,强调人既可以通过主动性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又可以发挥积极性来挖掘自身潜力、进行自我强化,并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能力去实现职业角色的转换;再生性则强调人力资源具有二次开发乃至多次开发的可能性。人力资源之所以对于区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一切生产活动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引起和控制的过程。在任何生产或劳动过程中,人力资源始终居于主体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一切其它自然资源,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得到深层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所以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基础,与资金和自然资源等被动的生产要素相比,人是积累资本和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导力量。
    再次,从传统工匠现代转型与工业科技发展的关系上看:科学与技术是性质不尽相同而又彼此密切关联的两种文化。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目的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认识各种事实现象并有所发现。事实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如化学家发现新元素、历史学家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学家发现经济规律等,其成果一般表现为概念、定律、数字等知识形态的文献著述。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它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并追求发明创新,它的成果一般以工艺流程、设计图纸、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如木作技术、铸造技术、电子技术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是第一要求,因为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要素。虽然科学与技术有别,但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技术发明既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又是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物化形态。所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反过来技术的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前提条件。对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征。
    区域现代化是以科技革命为直接推动力,以工业革命为核心内容,实现社会生产方式根本变革的、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一社会转型是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现代化是一个从早期工业化到工业现代化的动态范畴,早期现代化也就是早期工业化。第二,早期工业化的根本动力是以技术科学化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早期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则是以动力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第三,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中,作为技术主体的传统工匠的现代转型问题,本质上就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无疑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学术问题。说到底,现代化过程就是人自身的塑造过程,如何使人的个性化与规范性达到和谐,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科技潜力,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Tags: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