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重要最主要内容
在回顾我们党围绕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的过程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因此,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就要以学思践悟新发展理念为重点,从学思践悟新发展理念做起。
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的依存关系
新发展理念之所以构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重要、最主要内容,首先源于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源于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经济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重要的关键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是这样,对于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中国,这个大逻辑并未改变。只有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才能办好自己的事,为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提供更为强大的物质支撑,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作为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在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的形势下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就在于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引。
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必须有一个管总的要求,做到方向一致、标准统一。作为统领发展的总纲要和大逻辑,发展理念不仅要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要阐明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作为统领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发展理念不仅要为未来发展图景作出顶层设计,而且要回答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对于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新发展理念对于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换言之,新发展理念是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奔着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而去的。
2015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在于强调新发展理念对于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让绿色成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让开放成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让共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进一步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每一条都对应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围绕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着力点而一一展开。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再进一步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经济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就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高度耦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统一贯彻。只有将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才能使各方面形成合力,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只有对不适应、不适合新发展理念的认识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彻底摒弃,才能更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
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源于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新发展理念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立足于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在准确分析新发展阶段相对于既往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和升华。这其中,就包括对于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升华。
新发展理念既是因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而形成,那么,面对进入新发展阶段所发生的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不仅新发展理念要与时俱进,而且,对于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也要与时俱进。
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高度提出“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在于强调新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性,让新发展理念随着目标、环境、机遇挑战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比如,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所确立的更高发展目标。面对发展目标的阶梯式递进,谋划和推进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围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
新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方法论和内涵边界,坚持从三个维度系统把握新发展理念——从根本宗旨把握、从问题导向把握、从忧患意识把握。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把握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从统筹发展和安全出发,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又如,进入新发展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进入关键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谋划和推进经济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着力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发展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发展阶段必须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因此,“更为安全”被添加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中,原有的“四更”扩展为“五更”,从而形成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全新表述。2022年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围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
再如,新发展阶段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无论机遇还是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不仅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而且把握机遇和识别风险挑战的难度明显加大。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谋划和推进经济发展,必须科学把握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断深化,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质上就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厚植发展优势而提出的,就是奔着解决发展质量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去的。因而,必须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更加精准务实的行动,解决好质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确保新发展理念落地、落实、落细,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展现。
只有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理念,才能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经济日报》2022年9月30日)
Tags:高培勇,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重要最主要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