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医药市场格局变化和我国医药内需强劲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大幅度增长。1~10月,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593.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66%。其中,出口362.97亿美元,增长35.87%;进口230.52亿美元,增长46.08%。总体来看,全球医药市场平稳发展趋势为我国医药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我国医药传统优势面临新的挑战,外贸发展方式面临改变,高端市场有待突破,挑战与机遇共存。
2011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主要特点
1. 医药进出口增速提升,贸易平衡继续改善。
1~10月,我国医药出口增幅35.87%,增量达到96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分析,出口增量大幅提升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是全球制药产业转移加速,部分特色原料药采购转向中国,高端医药产品出口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因制药布局转移因素带来的出口增量约25亿美元,占总增量26%;二是我国传统医药产品国际市场包括新兴市场增长和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增量达到28亿美元,新兴市场在传统医药产品增量上超过发达市场,规模达到35亿美元,合计占增量的63%;三是部分国产诊疗设备出口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有效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其增量约为8亿美元,占增量的8%。
此外,国内需求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医药进口增幅创历史新高,顺差占进出口额比重为22.32%,较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贸易平衡继续得到改善。
2. 欧美市场增速放缓,部分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根据GTI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球医药贸易额普遍增长,欧盟、美国医药贸易额分别为1358亿美元和767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02%和1.76%,增速分别下降3.57和7.81个百分点。同时,由于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既要削减医疗相关支出,又要保证改善医疗保健的质量,医药贸易中性价比高的仿制药等中低端产品比重提高,而价格昂贵的原研药等高端产品有所下降,整体医药贸易单价呈下降趋势,其中美国医药进口平均价格下降4.67%,欧盟下降7.77%。数据显示,欧美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医药进口量大幅增长,其中,美国来源于中国、墨西哥、印度的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5.42%、32.64%和27.52%。
新兴医药市场继续保持相对快速发展,俄罗斯、澳大利亚、东盟、乌克兰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市场。根据GTI数据,1~9月,上述市场医药进口增速分别达到13.45%、20.2%、19.61%、21.32%,非洲市场增速达到约10%。
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企业因欧美市场增速放缓,出口滞胀甚至萎缩,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中国医药产品在新兴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其中,原料药、医疗器械尤其是诊疗设备类产品增速最为显著。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10月我国对包括上述市场出口的原料药和诊疗设备类产品增速分别达到38.14%、69.97%,大宗原料药在新兴市场普遍占到30%~40%份额,诊疗设备类产品在俄罗斯、巴西、东盟等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显著提升,占有率分别达到11.75%、8.32%和8.69%。结合新兴市场医药发展态势和目前我国对上述市场出口增速分析,未来两年新兴市场增长潜力依然看好。
3.特色原料药、西药制剂出口比重提高。
受国际医药产业向亚洲转移,制药跨国集团加大在中国投资,直接带动了我国特色原料药和西药制剂出口大幅增长。1~10月,西药制剂出口17.15亿美元,同比增长37.95%,高于医保类产品出口平均增速,尤其是对欧盟、澳大利亚市场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到69.44%、1166.58%。外资企业占西药制剂出口比重超过60%,增速达到61.49%,同时,受外资配套带动,外资企业将部分特色原料药采购同时转移到中国,国内制药企业从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及制剂转型速度加快,部分企业,尤其是浙江、江苏制药企业的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4.医药器械出口保持领先,中高端诊疗设备进入欧美发达市场。
1~10月,我国医疗器械出口126.57亿美元,同比增长54.17%,在我国医药出口中所占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至34.87%。从产品结构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继续保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医用敷料、一次性耗材、保健康复用品、口腔设备与材料出口分别增长106.75%、49.16%、41.34%、58.37%。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地位稳固,增幅分别为56.98%、47.02%、41.75%,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对新兴市场出口呈爆发式增长,其中对东盟、印度、巴西市场增幅超过60%,这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原因:新兴市场开始接受我国高性价比的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大市场多元化发展力度,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明显;我国中低端医疗设备具备较高技术含量,达到了替代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水平;由于成本上升,大幅拉高部分医用敷料等产品出口价格,量价齐升进一步拉动出口额的增长。
同时,以X光机、CT、核磁共振、超声、核成像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诊疗设备出口显著增长。其中,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出口额同比增长23.97%,X射线断层检查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出口量增幅超过20%,出口市场范围继续扩大,对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欧盟市场增幅更为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端诊疗设备出口仍由三资企业主导,占出口比重81.32%。
5.原料药出口量继续增长,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原料药出口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量进一步增长,增幅达到29.28%,出口额181.98亿美元,增长28.19%,但平均价格依然在底部徘徊,同比下降0.84%。原料药出口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全球制药产业格局继续变化,印度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加快,加大了对我国原料药的依赖,我对印度原料药出口量增幅达到了32.42%;我国原料药继续占领基本饱和的欧盟、北美市场,传统大宗原料药和一些陆续具备竞争优势的特色原料药继续保持增长,市场份额得以持续提高;东盟、巴西、东欧医药工业起步发展,原料药需求量继续扩大,带动我国原料药出口量继续攀升。
6.中成类商品出口回升,对欧盟中成药出口开始萎缩。
受前期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中药类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上升,1~10月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大幅增长42.27%,提取物、中药材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9.2%、28.25%,亚洲市场权重继续扩大,占我中药类出口比重的57.66%。
我国医药对外贸易风险仍多
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延续稳出口、扩进口政策,医药对外贸易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欧美经济复苏放缓等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且国内医药生产成本继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医药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欧美日等主要医药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外需增长空间有限。目前,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下行风险加大,增速可能在较长期间内低位徘徊,尤其今年下半年以来,欧美经济持续走弱,复苏进程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复苏受较大范围的债务危机影响,后续增长乏力。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增大,经济下行风险继续积累。
医药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今年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企业已经感受到较大压力,此外节能环保成本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从目前情况分析,上述问题短期内得不到缓解,势必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
国内中低端医药产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主要问题是国内产能扩大,原有平衡被打破,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今年青霉素类、头孢类和部分维生素类产品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扩张,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价格竞争激烈,尤其在下半年,企业压低价格拉动出口量的现象严重,同质化竞争仍是制约我国原料药出口价格难以上涨的主要因素。
医药产业升级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从全球制药产业格局来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大型原研药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全球性仿制药企业处于整个医药产业链的中段,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分工中主要利用成本优势和付出环境代价,向欧美、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目前,中国制药企业面临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研发&制剂”全面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参与并分享规范市场制剂的高容量和高盈利,但与全球仿制药企业相比,我国药企在原料的工艺、辅助材料、新技术、创新剂型等方面有相当的技术差距,克服技术门槛,实现整体技术突破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产品升级带动医药贸易发展将成为我国医药外贸增长的主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医药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经过危机的洗礼,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显著提高,活力有所增强,结构调整加快,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从产品结构发展趋势看,西药制剂、特色原料药、诊疗设备等产品在出口品种和出口规模上加速上升,在国际分工中已具备产业链长和规模经济的基础,企业综合优势逐步提高,具备较强的增长潜力。
原料药等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力将得以保持。我国作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已经树立了牢固的国际地位,从生产方面来看,我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是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出口方面,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50%以上是原料药产品。近年来,我国原料药出口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印度,由于印度制药工业继续向下游转移,国际竞争形势日趋缓和。今年国际原料药市场在欧盟、美国市场增幅低于5%,而我国对欧盟、美国出口增幅达到25.17%、17.64%,其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得以继续扩大,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保持。
国际市场风险与机遇共存。2012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仍是主旋律,欧美医药市场增长有限,新兴医药市场继续大幅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性增长并不乐观,我国医药出口风险加大。而与此同时,医药市场的刚性需求保证了市场的相对稳定,同时中国成为全球医药转移的重心之一将进一步扩大医药产业规模。这为我国医药出口企业创造了两个难得的机遇,一是对欧美日市场仍有潜力可挖,中高端医药产品出口初见成效,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二是市场多元化战略空间巨大,新兴医药市场开拓方兴未艾,我国医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体现,有利于我国医药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国内医药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将是我国新医改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医药经济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平稳增长依然是医药市场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契机,医药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但竞争将更加激烈,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市场药品价格总体走低,农村医药市场将有较大发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首先,原料药出口将由快速恢复性增长转向稳定增长,增长的动力来自欧美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和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但增幅将有所下降;其次,医用敷料、保健康复用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东盟、印度相继进入,我国产品价格优势减弱,同时,发达国家市场日趋饱和,预计增幅将回落;第三,西药制剂、生物制药、诊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将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下加快发展步伐,而此类企业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研发能力、质量标准、国际认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领先增长,有望成为医药出口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明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速。医药进口在扩进口政策延续和国内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