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的经济结构形成是增长的新动力,增长转型关键取决于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适应经济转型趋势不断破题发力,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无论是增长的趋势、结构,还是动力,均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特点相当突出。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与发展,关键是“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就是说,面对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增多的挑战,适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形成经济结构的新动力,需要在重点领域的改革上实现突破性进展。
”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面临新趋势
当前,尽管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但经济转型呈现新的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稳中向好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
“中国制造”将由生产型制造业为主向服务型制造业为主转型。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十三五”有望形成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
规模城镇化加快向人口城镇化转型。在户籍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估计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从现在的不到40%提高到50%左右,从而使人口城镇化率与规模城镇化率的差距从目前的17%缩小到10%左右。
消费结构正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估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的服务型消费比重将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发达地区有可能达到60%左右。
对外贸易正处于从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转型。这将使我国在推进双边、多边,以及区域性、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进程中形成新的竞争合作优势。
“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将形成新结构
“十三五”经济转型的新趋势将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由此引领经济结构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占比达到47%。从2015年的情况看,前三季度已经达到51.4%,年底完全有可能达到52%。估计到2020年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将达到55%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5%左右提升到30%左右,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倍增。
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在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十三五”人口城镇化有可能每年以不低于两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即从目前的37%左右提高到50%左右。主要依据是:第一,如果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达不到50%,与发展阶段、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第二,2011年全球人口城镇化率为52%,估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能接近或者达到全球2011年人口城镇化的平均水平,规模城镇化率能达到60%,与人口城镇化率相差约10个百分点。我的看法是,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有新思路,需要提速,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尤其是“农民工”应当成为历史。建议尽快将户籍制度改为居住证管理,由对人口的控制转为对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基本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我的主要判断是:第一,“十三五”期间消费每年还会以8%~10%的速度增长。第二,到2020年消费总规模将由2014年的32.9万亿元左右提高到45万亿~50万亿元。仅从消费总量增加的趋势看,“十三五”实现6%~7%的增长是有条件的、有可能的。第三,到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60%~65%的区间,这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极其重要。
基本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但服务贸易占比过低成为对外贸易的突出“短板”。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占比大约为20%,而我国仅为12.3%,估计到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将达到20%左右。
“十三五”以制度创新形成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毫无疑问,新的经济结构形成是增长的新动力。问题在于增长转型对改革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关键取决于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适应经济转型趋势不断破题发力,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