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尚福林:“十三五”银行业改革发展方向

http://www.newdu.com 2018/3/6 《中国金融》2016年第1期 佚名 参加讨论

    支持银行业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高度重视发挥改革开放的源动力作用,推动银行业自身良性发展,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银行业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县市统一法人改造基本完成。二是民间资本稳步进入银行业。截至2015年9月末,已开业5家民营银行、6家民营金融租赁公司和2家民营消费金融公司;民间资本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信托公司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也占有较大比重。三是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效应显现。截至2015年9月末,13家商业银行获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9家获准入股保险公司,30家获准设立或入股金融租赁公司,5家获准入股信托公司,10家获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4家入股汽车金融公司,实现了一定的协同效应。四是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9月末,中资银行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200多家分支机构,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40家外资法人机构、109家分行和174家代表处,服务“走出去”战略的能力明显提升。
    持续提升监管能力迈上新台阶。坚持把提高监管有效性作为重中之重,始终秉持依法监管、为民监管、科学监管理念,推动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一是监管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初步形成了涵盖各类机构、业务及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本、拨备等方面的审慎监管法规体系。二是监管工具更加丰富。基本打造了包括不良资产率、流动性比率、拨备覆盖率等在内的监管“工具箱”。三是监管架构更加科学。按照监管规则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相分离、行政事务与监管事项相分离、现场检查与监管处罚相分离的思路,重构了监管组织体系,强化监管主业,清减和下放行政权力。四是监管重点更加突出。持续加强系统性风险分析与监测;大力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工作;积极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不断规范影子银行发展。五是监管协调更加有效。在统一监管标准、防止监管套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增强货币、财政、产业和监管政策的协调性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在支持地方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处置非法集资等工作中,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六是监管合作更加深入。目前银监会已与63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积极参与高层级双边、多边会议;首次成功承办第18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ICB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有关评估中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给予了充分肯定。
    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抓好“五个结合”对持续改进和加强银行业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坚持防风险和稳增长相结合,根据形势变化动态把握二者之间的协调平衡。二是坚持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坚持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结合,确保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为改革和发展持续注入生机与活力。四是坚持内部控制、外部监管和行业治理相结合,在加强外部监管的基础上,强调机构的主体责任,强化行业治理的自律作用,推动三者协同配合。五是坚持国际标准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将国际最佳实践灵活运用于我国实践,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当前银行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来清晰判断和准确把握形势,以更大的智慧和信心来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更加坚韧执着的耐心和勇气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重点要认清和把准以下机遇和挑战。
    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增速虽然调整,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趋势将更加平稳,增长动力将更加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市场活力将进一步释放。这对银行业而言,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必将为银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也将为银行业盘活存量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可能加速风险暴露,增加风险管控难度。
    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金融市场要素和参与主体的改革,将对银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自主经营权和加快金融创新,但也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挑战;汇率市场化改革可能增加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产品运营空间,但也会对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外汇金融工具创新和自主定价能力带来挑战;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有助于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经营活力,但其强烈的逐利动机也可能带来过度冒险倾向。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银行业已实现了包括客户信息、账户信息、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管理信息等在内的大数据积累,建立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等在内的信息化服务体系,银行业利用互联网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将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科学决策、精细服务和成本节约。同时,以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对银行业的支付业务带来挑战;以小贷、P2P和众筹为代表的网络融资模式,已对银行业的融资业务形成挑战;以代理基金、余额理财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已对银行业的存款构成分流压力。此外,部分机构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违规开展业务甚至大肆非法集资,可能对整个金融市场秩序带来冲击。
    经济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经济金融全球化为我国银行业自身拓展海外业务、实现全球范围内资产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良好时机。同时,人民币跨境结算及使用,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并购,与我国有金融、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为我国银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将考验银行业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部分地区动荡不安,将考验银行业的跨境风险管控能力;国际监管规则的改革,将考验银行资本、流动性、杠杆率等方面的适应能力。
    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业依然处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应对挑战弹性增强等关键特质没有变,改革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充足、活力强劲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同时,我国银行业多年改革发展,还为应对风险挑战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推动我国银行业爬坡过坎,迈上新台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尚福林:“十三五”银行业改革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