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 设计初衷注定GDP非万能指标,其局限性显而易见。80年来,GDP受到广泛质疑,其中有三次高潮,分别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后期和2008年前后 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质疑者认为经济增长正面临资源供给日趋“有限”的约束,从而要求GDP指标应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进步而不仅仅是经济成就,并提出经济福利指标(NEW)等替代指标。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加上欧美增长放缓、经济不安全感上升,质疑者再次提出GDP的补充或替代指标,如联合国1990年提出的“人文发展指数”(HDI)。该指数是由GDP、健康与教育成就等非常简洁的信息综合而成,提高了人类对生活质量改善等非经济维度的重视。
2000年以来,人们对部分官方统计数字的信任下降,受此牵连,GDP的可信度也下降了。设计初衷注定GDP本来就不是万能的指标。事实上,国民经济核算专家一再提醒,用户要注意GDP作为社会进步或者福利指标的局限性。GDP本意旨在测度经济活动,尤其是产生货币交易的经济活动。它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GDP不能充分反映快速变化的经济结构。服务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但GDP没有很好地解决服务价值测度中的质量与效率难题。
第二,GDP未能充分反映日益重要的产品质量要义。在某些国家,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产品数量的重要性。GDP核算假设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在不同时期是相同的。
第三,GDP未能恰当地利用市场价格。有些市场价格夸大了利润和产出,形成了“泡沫”,很容易导致危机。有些市场交易价格可能偏离社会的基本估价,比如复杂的金融产品和电信服务。
第四,缺乏资产负债表的配套,高估GDP增长的意义。比如,资源枯竭和自然环境退化,未反映在国家资产负债表和GDP的“折旧”分项中。
第五,知识进步提高了生产力,导致商品消费而非休闲越来越多,会降低幸福感的持续性。例如:休闲活动充满了非市场行为,但没有纳入GDP核算范围,尽管它有助于提高人类的潜力。
第六,全球化使国民幸福同本国产出的关系逐渐疏远。全球化使一国经济活动对其他国家的损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如果以损失世界的可持续性为代价,就会降低幸福感的可持续性。
展望 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测度的重心从“经济生产”转向“世代幸福或可持续的幸福”。GDP在未来统计系统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但需围绕“幸福”理念进一步改善 人类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对幸福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普通人幸福感或国民福利同生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幸福包括如下维度的内容:物质生活水平(财富、收入、消费)、健康、教育、个人活动(含工作);政治发言权和治理;社会联系和关系;环境;经济和人身安全。可以看到,许多维度在传统的生产测度中被忽视了。
幸福感测度应以物质幸福为起点。物质幸福/生活水平是幸福的基本维度,直接受实际国民净收入(考虑折旧、跨境流量、通胀和净财富)、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物质幸福同这些变量的关系比同GDP的关系更密切。因此,GDP这一生产测度在未来的统计系统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但需围绕“幸福”理念进一步改善。
首先,应重视家庭视角。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比人均GDP更直接地反映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第一,应强化家庭实际收入和消费测度,包括家庭财富、财产收入和实物等非货币收入测度。在许多国家,家庭实际收入同人均实际GDP之间的差距可能较大,因为家庭实际收入是人均实际GDP经多项收支项调整后的结果。第二,要充分反映家庭自供服务的测度。这些服务已构成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是家庭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其次,应全面评估生活质量各指标的不平等程度。无论在任何社会或任何时代,生活质量的各种不平等都会直接有力地影响幸福感。尤其需要加强收入和消费在所有家庭之间的分布曲线测度,以预防或缓解收入和消费差距恶化对家庭幸福感的负面影响。要通过调查评估个人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制定各领域的政策。
幸福感测度要成为各国官方统计的重要内容,尚有漫漫长路待跋涉。物质幸福或生活水平这一幸福感的基本维度及其主要决定因素,是SNA的重点内容。目前,幸福感测度仍分散在社会统计中。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