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学、张琦的最新论文对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进行了系统评析。作者认为,《21世纪资本论》的主题是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历史演进。用数据说话,是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特色。通过发掘和整理政府统计数据、纳税单据、银行账目、乃至报刊杂志等史料,皮凯蒂及其团队将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上溯到18世纪末,建立起跨越三个世纪、涉及二十余国的庞大历史数据库。此书就是以这一数据库为基础的。
作者认为,《21世纪资本论》受到全球关注的原因,主要是提出了四大基本观点和一个大胆预测。书中的四大基本观点是:
一,如果放任其自流,纯粹资本主义(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天生具有一种使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加剧且得到无限持续的长期内在趋势。在这种长期趋势中,核心机制是资本报酬率大于经济增长率(r > g)的必然性。
二,在财富和收入不平等中,最严重的问题不在于基尼系数的大小,而在于不平等结构的细节之中。正是在这类细节中,我们才能发现r > g在加剧财富和收入不平等中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扩散,来自劳动收入的差距会被压缩到一个相对温和的程度。但是,财富(资本)分配的高度不平等与r > g之力量的结合,则会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三,最重要的不是不平等的程度,而是不平等的合理性问题。推动上述各种数据所显示的不平等程度的机制,正在破坏民主社会及其价值观,而民主社会的价值观(通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来获得成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的健全基础。
四,不平等的历史是由两组错综复杂的因素互动作用过程所塑造而成的。这两组因素是:经济行为主体、社会民众和政治活动家对于“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不公正的”看法;上述行为主体的相对权力(或力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集体选择。正因为如此,分配的历史一直深深地根植于政治之中,不能把分配问题简化为纯粹的经济机制问题。
作者认为,除上述的主要论点之外,皮凯蒂还有一个激起人们极大兴趣的推论,或者说是一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21世纪可能恢复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社会分配形态!那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形态。差异仅仅在于,20世纪初是一种典型的“超级世袭资本主义”,而21世纪则可能是“超级世袭社会”和“超级精英社会”的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资本主义!
作者认为,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趋势,从纯粹经济逻辑来看,21世纪的不平等极有可能继续加剧,重新达到甚至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在分析了皮凯蒂著作的主要观点之后,两位作者做了进一步的评论。他们指出,在此书中,皮凯蒂的最大贡献是,运用一组长时段的时间序列数据,揭示了资本主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本特征,让我们较清晰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阶层分布和动态趋势的历史画面。
作者最后指出,虽然《21世纪资本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严酷事实,但对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有警示作用。他们指出,对中国大陆来说,加快开征财产税、遗产税等税种,并对不动产、资本所得课征累进税,设立合理的起征点和税率结构,以此来压缩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该文系作者供稿 审校:王砚峰)
附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究竟说了些什么.pdf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网络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