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CEEM(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目录 世界热点 中国的G20目标和战略... 4 导读:G20会议是全球重要的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平台,中国在这一平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中国在G20上仍然以维护中美关系、协调经济政策为其主要任务,而没有进一步地承担责任或者追求更大的领导权力。如果中国尝试主办G20会议,是否会对中国有利?中国在G20平台上的战略重心是什么?作者对此做出了详细的探讨。
全球金融危机前后的国际储备:囤积无止境?... 7 导读: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储备囤积显现出新模式。本文指出了国际储备积累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有着高储蓄的新兴市场倾向于利用高储备作为缓冲,这部分解释了东亚相比于拉美更高的储备量。尽管目前看来国际储备囤积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近来发现的一些新因素可能使得储备积累的进程有所缓和。
改变的世界... 11 导读:自1964年后的十年,是全球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表现最好的十年。由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改变使得世界格局得以重塑。本文总结了过去50年内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将面临的挑战。
全球治理 2015年以后东盟金融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14 导读:东盟金融一体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银行一体化(ABIF)面临着技术和政治障碍。与欧洲相比,ABIF应以“东盟方式”前进,其特点是渐进性、实用主义和成员国保留其大部分主权。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一个十年... 17 导读:2003年,本文作者提出了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概念,并认为该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维持;然而,至今已经过去十年,该体系的演化是否如之前所预测的那样呢?目前到底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对此,作者再次做了详细剖析。
秋季经济周期分析:全球、欧洲和德国... 20 导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全球、欧洲和德国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发达经济体逐渐复苏,新兴市场仍然疲软。
经济政策 美联储的风险建模政策... 23 导读:美联储监管下的金融系统正面临一个不断增加,但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威胁。这个威胁来自于美联储压力测试的风险建模政策,这些旨在稳固金融体系的措施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发生新一轮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国会应当通过一个禁止使用金融监管模型的法案,并重新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货币银行市场。
欧央行也在进行QE吗?... 25 导读:欧央行于9月4日宣布购债计划。尽管市场对欧版QE普遍乐观,作者认为其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供给驱动型的传统QE相比,欧版QE属需求驱动型。只有打破衰退和信贷负增长的恶性循环,QE才能真正奏效。
量化大规模资产购买的宏观效果... 28 导读:自全球危机以来,央行采用了许多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主要关注美联储大规模购买按揭证券(MBS)所引发的宏观效果,尤其关注其降低抵押贷款与特定期限政府债券间利差这一手段。尽管大规模资产购买的宏观效果十分显著,但它们或许并非最优政策选择。
战略观察 反思美国的对“伊斯兰国”战略... 30 导读:受美国人斩首事件的刺激,奥巴马政府的对“伊斯兰国”战略开始变得趋于强硬且更加投入。本文的作者对现有战略过度倚重军事手段的做法做出了深入的反思,并给出了补充性的政策建议。
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通向最后阶段的路径... 33 导读:2014年9月3日美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刊文《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通向最后阶段的路径》。该文作者谈到TPP在结束谈判前夕遇到的困难,建议包括美国在内的各谈判伙伴国政府对内要竭力团结一致、获取政治支持,对外成员间加强沟通、寻求共识点,为早日结束谈判、签署协议奠定基础。
习近平的印度之行是否会带来重大突破?... 35 导读:过去的十年里,中印两国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改善。而习近平近期对印度的访问亦普遍被认为将产生重要成果。目前,对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最有利的因素是印度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而印度新任总理莫迪也颇为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它对印度的重要意义。但中印两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领土和地缘政治方面。在此次访问中,中印两国领导人批准中国在印度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增进两国关系的一个必要而合适的切入点。
本期智库介绍. 37 【
PDF全文阅读】
[本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www.iwep.org.c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