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2012年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会议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经济学动态》杂志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张 军  王丹惠  王春华 
       2012年12月8日,由《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和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实务部门以及《中国流通经济》、《会计之友》杂志社有关期刊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的显著特点是:由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到初步企稳回升。对于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有以下不同预测:“大幅下降论”,有学者提出2013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大底”,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到7%,甚至大幅降至5%至6%,国际上也有学者预言,2013年后中国经济会面临“硬着陆”的风险,经济增长可能大幅放缓至5%或更低;“7时代论”,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7时代”,即经济增长7%将长期化,2012年第四季度小幅增长态势很难延续;“超越新常态论”,有学者提出,2013年中国经济将超越“新常态”,GDP增速有望达到93%;“微幅回升论”,较多学者和机构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不会很大,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回升至82%。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发布的最新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回升至81%、82%。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则有以下不同预测:“6%至7%说”,有学者提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2015年左右将由过去10%的高速降到6%~7%的中速,降幅为30%~40%,下一个较大台阶;“8%说”,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以8%的平均增速可以再维持20年;“9%说”,有学者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在2014年以后将强劲反弹,以9%的增速继续高速增长15年;“分阶段说”,有学者分析,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8%~9%,“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为7%~8%。最后刘树成研究员认为,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过程中,其上下限的下移可以不对称。在最近五年内,在宏观调控的实际把握中,可以首先将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上限下移2个至3个百分点,即其上限由12%降到10%以内,把握在9%左右为宜,而其下限8%则可暂时不动。即如果把潜在经济增长率作为一个区间来把握,未来五年内可以把握在8%~9%的区间。我们应当把握改革开放这一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使潜在经济增长的下移过程平滑化,使宏观经济更加稳定地发展。
    二、会计指数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化成教授研究了价值创造效率会计指数。他首先提出了新的名词,即会计指数,会计指数是利用会计信息编制的用来反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一套指数体系。接下来分析了编制会计指数的意义,是为了综合反映一个企业、行业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景气程度,使之成为指导微观经济的“晴雨表”。接着又介绍了会计指数的编制,即以新的会计等式“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为基础进行编制。同时提出了价值创造额和价值创造指数这两个指标,并通过对四类分配主体所获的价值创造指数的趋势比较,分析了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叶康涛副教授以AMV(Accounting Macro-Value)价值创造额为逻辑起点,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价值创造额指数的研究意义,发现可以利用微观信息来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主要体现为可以预测GDP等宏观经济指标。
    三、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周学研究员提出新的宏观调控思路,认为过去一味靠扩大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力度来拉动内需的凯恩斯主义总需求调控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应该改弦更张,采取局部调控模式,即从总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是从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中找出是哪一种消费需求出现不足,原因何在,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但这关系到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新认识和根本创新,需要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展开了。仅就我国当前内需不足而言,并不是我国所有消费需求(衣食住行和服务)都出现不足,而是住房消费需求出现不足,房价太高,广大居民买不起。政府采取一系列调控房价政策当然是正确的,有效防止了我国出现美国次贷危机式的房地产泡沫大破灭。但不能只采取"堵"的方法,还应该采取"疏"的方法。如政府组织企业(国有或民营企业)大规模建造公租房(像英、德、日、韩等国都曾经实行过的)和平价房(其价格要大大低于商品房,让广大居民买得起,也要适当高于公租房,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即:价格=成本+社会平均利润率)。这样,既能打破市场失灵造成的高房价对住房消费需求的禁锢,又可以避免房企为维持高房价而减少投资所导致的内需不足、经济下滑和城市化进程减缓。当房企最终坚持不下去,不得不将房价降低到平价房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平价房生产,由市场来调节住房生产。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金昌研究员分析了银行信贷政策对企业的影响,首先从经济事实方面介绍信贷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从财务数据来看经济波动要比采用GDP更加明显,利润是周期性波动最敏感的指标。然后从理论方面介绍了央行调控政策及其影响,概述了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时央行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表示出央行在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中分别采取的干预政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信贷政策的制约下银行的行为及后果,发现信贷政策调整的结果滞后显示企业财务数据。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贺俊副研究员指出应该以新的观点来看待制造业,即对制造业和制造经济功能重新思考。产业经济学对制造和制造业的传统理解主要从规模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考虑,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就是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过程(制造业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价值创造能力是价值链的一个环节,而且是低端环节(劳动生产率低)。但是随着制造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及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我们应该从制造业本身的性质和生产质量来重新认识制造业,制造业是创新体系的一部分,而非为了实现创新。
    四、微观主体定位及应对策略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杨春学研究员对于如何看待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即国有企业效率虽低,但纵向看是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不能单纯地以企业内部效率来评价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应当着力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会计师王保平介绍了自成一体与战略匹配、通胀对策与紧缩对策、利润至上与稳固发展、精益经营与重塑再造、规模做大与实力做强、多元开拓与专业经营、自有资金与外部融资、工具效能与溢出效应、集成管控与分层而治、现实为重与创新为先等新经济环境下的十大财务关系。
    五、会议共识
    
  北京物资学院王旭东校长指出目前全国经济放缓,四万亿投资负面效应开始出现,深入研究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并为政府和企业献计献策就显得十分重要。刘树成学部委员也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选题,但指出这对研究者要求也比较高。杨春学副所长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例如会计指数等,同时还肯定了其他研究,例如银行信贷政策会对一个企业的经营效果产生影响,甚至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影响;IPO首发日回报率要远远高于股票市场日平均回报率等都具有中国特色,但这一系列特色对经济发展具有负面作用,我们应该致力于研究和解决这些“特色”问题,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最后,杨春学研究员指出,宏观经济学家应当与会计学者相互学习,并指出王化成教授提到的四类分配主体(即债权人、员工、政府和股东)所获价值创造的会计指数,与宏观经济的收入分配问题联系紧密,从这一点来看,在未来用微观信息来反映并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具有可行性。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Tags:2012年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会议综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