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前线网--《前线》杂志 杨春风 参加讨论

    前线网--《前线》杂志2018年第03期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转变为客观现实,在实践上证明了经济文化落后而又有自己独特文明的国家,完全可以走出一条通向新社会形态的特殊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A81; D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3-0018-04
    马克思晚年在坚持历史发展必然性和总趋势的基础上,探索了不同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多样性道路,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而又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国家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进入新时代,不仅以辉煌的实践验证了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资本主义苦难、走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理论
    社会发展阶段和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如何走向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马克思晚年基于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特征、现状、前景及其同资本主义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分析,提出俄国等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东方国家在维持和发展自身独立性和独特文明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痛苦但又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新社会形态,这就是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这个设想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具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发展阶段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6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中,初步提出了俄国可以在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的同时吸收资本主义成果、避免经受资本主义苦难而直接过渡到新社会形态的设想。1881年,马克思在起草给查苏利奇的信件时,对俄国等东方国家避免资本主义痛苦折磨、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更高级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可能性问题,做了更加详细的阐述。
    第一,东方国家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保持、维护和发展自身的独特文明和历史优势。马克思指出,俄国依然在全国范围内保存着独特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农村公社,村社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土地公有制是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占有制的基础”,这种所有制内含“集体生产的因素”,能够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地块个体耕作转化为集体耕作,向合作劳动过渡,并促进大规模机器生产,这些因素正是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如果这种农村公社“被置于正常的发展条件下”,它就能够成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和一种优于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的国家的因素”。
    第二,东方国家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而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马克思特别指出,农村公社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它不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如果失去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性,那么这种独特的历史优势和文明就会很快失去,就不可能成为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社会形态的支点。
    第三,东方国家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在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过程中吸收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获得走向新社会形态的先进生产力要素。一方面,农村公社不能脱离现代世界而孤立生存,它要在同资本主义并存的过程中,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文明来发展和壮大自己。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正在经历严重危机,人们渴望新的社会制度,这为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走向新社会形态提供了基础。
    第四,东方国家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克服、抵制内在和外在的毁灭性力量。公社自身包含着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二重性特征,这既是公社生命力的根源,也是其自身毁灭和解体的原因。一方面,必须要战胜自身的毁灭性要素即私有制因素。从理论上说,农村公社可以通过发展它的基础即土地公有制、消灭它同时包含的私有制原则来保存自己。另一方面,它必须要防止和抵制来自各种敌对势力的摧残。马克思在看到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和集体生产的优势因素的同时,也看到了它正面临的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各种强大毁灭性力量:“除了被国家的直接搜刮压得喘不过气来,除了遭受侵入公社的‘资本家’、商人等等以及土地‘所有者’的狡诈的剥削以外,公社还受到乡村高利贷者以及由于它所处的环境而在内部引起的利益冲突的损害。”因此,公社要发展到高级阶段,要成为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
    第五,东方国家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融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潮流中,借助于新的革命力量获得走向新社会形态的力量。俄国革命是俄国公社新生的条件,“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变为优于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的国家的因素”。由此,俄国也就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直接走向新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虽然没有来得及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但已经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形态发展的具体道路多样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通向更高社会阶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并合理发展自身历史文化的特殊优势,在吸收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避免资本主义的痛苦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成为现实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在理论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创新价值,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重大启示意义。但是,这个设想是否行得通则需要实践本身的检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中国向何处去”的选择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抉择。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伟大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是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选择,成功实现并不断深化“第二次伟大结合”。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牢牢坚守、坚决捍卫、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探索、开创、推进到新时代的成功发展,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发展经验: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而不是走依附发展之路,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性而不是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始终坚持和创新发展自身的独特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而不是切断自己的文明,不仅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而且使之在当代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把这些普遍真理和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以及人类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起来,不断为国家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持久生命力,在坚持和创新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境界;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独立自主的改革开放,在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合作中,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使之融入当代中国的思想创造和实践探索当中,不断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辉煌发展表明,当代中国发展不仅坚守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特征,坚守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成就和历史传统,而且吸收和融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不仅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而且创造性地开拓了走向新型社会形态的具体道路,证实并深化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普遍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其他国家走向新社会形态提供了全新选择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同时,新时代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和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为世界上许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走向更高发展阶段,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方案。
    从17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开始,资本主义制度就“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即按照资本的意志创造了一个资本主义化的世界。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总是以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方式,强迫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按照资本主义的要求来发展自己,但同时又不允许这些国家真正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只能成为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在承受资本主义苦难的同时难以实现富起来和强起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摆脱资本主义的苦难,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根据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规律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走向无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站在21世纪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当今时代特点强调,尽管当今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这是我们分析和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
    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但是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是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道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20世纪上半叶,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现实性地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中。之后,这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20世纪后期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正是在这种困扰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行,以特有的中国智慧和创新精神,坚持在保持稳定中改革发展、在坚持独立自主中实行对外开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将在此基础上开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与此相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2008年以来长期陷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之中难以自拔。资本主义制度“顶峰论”、西方“普世价值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和资本主义全面危机的鲜明对比中,已经不攻自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繁荣发展中进入新时代,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持久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信心,为改变当今世界两大制度力量对比的总体态势带来了新的可能和希望,为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渴望摆脱资本主义苦难而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杨春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Tags: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