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就业难,因为大学太多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8/3/29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网 蔡昉 参加讨论

    今天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可以更好地和二产、三产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匹配。但是,在最好的年龄段,如果不上高中、大学,那么受教育年限距离二产、三产产业升级后对教育的需求,就会有巨大的差距。
    当前,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民工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
    这导致人力资本更高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和人力资本较低的劳动力——农民工,发生工资趋同的现象,一些领域的大学生工资还不如农民工。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就是“读书无用”,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人力资本回报下降。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过去,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非技能型的工人不短缺,因为任何时候都能雇到。现在,企业对非技能工人的需求不减,但劳动年龄人口不增长,甚至净增长为负,所以供求关系在这部分人身上表现得最显著,他们的工资上涨速度就明显快一些。
    由此就产生一种说法,我们不要再办大学了,大学教育过度了,大学生太多了,应该多办职业教育。
    但是职业教育有错配的可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非常快,不知道哪个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技能。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现在社会需要的某项职业技能的岗位在30年前根本就不存在。
    好的职业教育体系,目标不应只是让学生在十八九岁时学到一种特定技能,而要让他们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因为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比技能的作用更具有可持续性。
    但是,受教育年限不是那么快就能积累的,中国人说“百年树人”,不是空话。今天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可以更好地和二产、三产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匹配。但是,在最好的年龄段,如果不上高中、大学,那么受教育年限距离二产、三产产业升级后对教育的需求,就会有巨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不要盲目接受市场错误的信号,没有市场万万不能,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劳动力市场也是如此。
    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有两种回报,一种是私人回报,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得到这个回报。但这个回报有时候会有市场失灵,有错误的信号。二是社会回报,这更长久,体现在全社会中,个人可能体会不到。
    总之,大学教育的过度还谈不上,因为它有很多外部性,我们是看不到的——从收益中看不到,甚至从表面也看不到,但会长期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4年6月13日,13版
    

Tags:就业难,因为大学太多了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