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倪弋:“追踪式”考勤要有法治考量

http://www.newdu.com 2018/4/18 人民日报 倪 弋 参加讨论

    □“追踪式”考勤只是用人单位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但在如何进行技术应用的背后,却潜藏着用人单位的价值判断
    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进行员工考勤的方式与时俱进地用上了“互联网+”。从签名、刷卡到录指纹、WiFi签到,再到当下日益普及的手机定位考勤APP,“追踪式”考勤将员工的活动轨迹尽收眼底。然而,这也引发社会广泛争议,赞成者认为此举能提升员工管理效率,是给员工“上发条”;反对者则质疑此举涉嫌侵犯隐私,是给员工“套紧箍”。
    为了更好地进行员工管理,激发员工工作效率,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手段设置和执行考勤制度,无可厚非。依托手机APP定位的技术手段实现“追踪式”考勤,有助于用人单位实现“全天候、全留痕”的监督,大幅提升了监督考勤的智能化、便捷化和精细化。而且,一些定位考勤APP不仅能用于考勤监督,还能将与考勤制度相关的绩效工资、补助费用及相关罚款进行智能关联,不必再费时费力对员工的请假、加班以及违规等情况进行人工统计,既提高管理效率,又降低人工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手机定位的“追踪式”考勤、“全天候、全留痕”的特点,固然有助于提升监督效率,却也容易让员工觉得用人单位对自己不信任、不尊重。毕竟,一个处于全天候、全留痕监控下的员工,难以对用人单位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一个过分强调以“监”代“管”的用人单位,也难以让员工做到全身心投入。员工即便为了应付用人单位“追踪式”考勤,不得不“循规蹈矩”“不越雷池一步”,但这种“疲于应付”的心理,大大降低幸福指数,并不一定能真正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追踪式”考勤所潜藏的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风险,更值得关注。从法律上看,虽然并未明令禁止用人单位通过手机APP对员工进行“追踪式”考勤,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用人单位应严格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侵犯员工作为劳动者和公民的各项权利。例如,用人单位不能通过手机定位APP窃取、刺探员工隐私;从手机定位APP中获取的员工个人信息,要妥善保护、及时销毁、不得擅自披露和公开;不得在下班、午休、假期等非工作时间“监控”员工行踪。
    事实上,“用人单位能否‘追踪式’考勤”之争,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公共治理中如何兼顾效率和隐私的难题。究其本质,“追踪式”考勤只是用人单位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但在如何进行技术应用的背后,却潜藏着用人单位的价值判断。如何既充分发挥技术手段的效率意义,又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考验着用人单位管理者的能力水平。

[1] [2] [3] 下一页

Tags:倪弋,“追踪式”考勤要有法治考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