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是我们提出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经济基石。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和推进我国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
战略导向: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生活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在综合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把30年分为两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是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建设是中心,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经济体系的现代化才能支撑国家的现代化,才能更好地顺应现代化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是我们党和国家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实践导向: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生产力发展阶段紧密相连。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生产力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现代化良性互动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方位,需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需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不能动摇,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区别于其他经济体系的根本特征。三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新时代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理念导向: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新发展理念紧密相连。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就是指导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价值引领,也是检验我国经济体系是否现代化的价值标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路径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在于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工作主线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在于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一言归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创新的经济体系、协调的经济体系、绿色的经济体系、开放的经济体系、共享的经济体系。
根据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我们在实践中推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规律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既要遵循经济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一轰而上,又要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性发展,不能无所作为、错失机遇。二是处理好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长期渐进的动态过程,我们要坚定信心、不懈努力,同时也要有阶段性目标,产生阶段性成果。三是处理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不同区域由于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差异性、互补性的特点,所以不能整齐划一、齐步走。四是处理好自主性与开放性的关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定要发挥出各自的特色、优势,既重视比较优势,更重视绝对优势,同时,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经济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更深层次地影响全球经济秩序和格局。
(作者系中央党校厅局班学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Tags: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