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更加重视融合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之一。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完成新时代使命,融合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形成了融合发展思想和政策的完整体系。
党的十八大是新时代的开端。从那时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融合发展思想提到新高度,并据此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融合发展的纲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融合发展的任务。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建立京津冀城市群、建设雄安新区、抓好长江经济带,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城市和区域融合发展的创举。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倡“互联网+”,是促进融合发展的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是促成相关各国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远大目标,是以融合发展构建世界新秩序的“中国智慧”。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制定的战略、策略、方针、政策,无不贯穿着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是反映新时代基本特征,适应新时代基本要求之必然。
(二)
新时代,“体系”建设突出,要求更加重视融合发展。
我国经过“站起来”“富起来”,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衡量强弱的根本标准在于体系优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从重视“个体”转向更加重视“体系”。微观、中观、宏观事实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微观层次。比如“三聚氰胺”风波,看似产品质量问题,实质是管理体系问题。
中观层次。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遭到欧美反倾销,发生严重危机。产品质量没问题,“两头在外”的产业体系有问题,人家不买你的产品,就没办法了。
宏观层次。最近美国政府禁止向我国中兴公司出口芯片,该公司遭遇极大困难。看似微观或中观问题,实质是宏观问题。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缺陷,核心技术比较薄弱。
体系是由多要素、多环节、多侧面、多层次、多主体构成的,体系建设必须用融合发展思路去解决。
(三)
新时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靠融合发展思想指导。
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离不开融合。集成创新是把各种成果融合起来,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把已有成果和自己改进融合起来,原始创新虽然不是融合现成成果,但也必须融合各种条件和要素。所有科技创新都是融合的产物。
除了科技创新,还有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必须和这些方面的创新融合起来,才能应用化、市场化。中国芯片产业落后,有科技问题,也有体制问题。本国企业不用本国芯片,怎么发展?说到底是个“产学研”融合问题。
融合支撑创新,融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近年来,跨业融合有很大的发展。有的农村,实行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农业成为“观光农业”,农村成了“农家乐”旅游地,加工业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推广“光伏农业”“光伏渔业”,产业融合既扩大了新能源应用,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军民融合”更是伟大的融合创新。它保障了我国军力发展适应新形势要求,又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军备竞赛”。
创新和融合的互动,才是伟力之源。
(四)
新时代,面对“不平衡”“不充分”,必须用融合发展妥善处理各类主体之间的矛盾。
我国有两大“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平衡,东部和西部之间的不平衡。
怎样解决城乡“不平衡”?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同时又提出“城乡一体化”,体现了融合发展的思想。城乡从两个方向融合。过去40年,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城市的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要素实现融合。这个伟大融合,造就众多城市的崛起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这个融合还在继续,但流动方向开始发生变化,乡村振兴战略将使更多的城市经济要素,资本、技术、产业、管理等等,走向农村,和农村的土地、资源、文化、劳动力实现融合。这是又一次伟大融合。双向融合,必将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本世纪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实施这个战略,不是孤立地向西部多投钱,多摆项目,而是靠“东中西一体化”。于是有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西联通,互相带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油田,核心技术由中央负责,而后勤系统则由地方负责,被称为“融合经济”。
城市群是城市融合。北京城市建设遇到的问题,只靠自己解决不了。习近平总书记就京津冀一体化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核心问题就是要把各自发展转变为融合发展。(五)
新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坚定地推进融合发展原则。
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也出现了“逆全球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正是以融合发展的思维和政策,维护其健康发展。中国坚持和遵循“平等、合作,互补、互利,共创、共赢”12字原则。平等合作,是融合发展的基础,互补互利,是融合发展的优势,共创共赢是融合发展的落实。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融合发展的方案。把过去从本国角度提出的“引进来”“走出去”融合起来,并提高到主体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建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命运共同体。现在已经获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这是把融合发展用于国际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而成功的飞跃。
(六)
新时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互联网带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也引起热烈的讨论。有人好用“颠覆”这个词。其实,颠覆是表象,融合是主流。互联网促进了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第一方面,促进了虚实融合。信息和实体从来是相联的。互联网出现,信息侧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并不能取代实体的存在和作用,只是改变了虚实融合的方式和深度,从以实为主导向以虚为主导变化。互联网上的网站,只在信息圈子里打转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而虚实融合的网站,则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促进了规模和多样融合。互联网时代,有人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的趋势,忽略了规模的重要性。其实,任何时代,经济规模都是重要的,今天只是由过去的集中规模转向分散规模。至于大数据、云计算,更是靠规模满足多样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促进了多类主体的融合。互联网时代,多主体共生的“复合生命体”迅猛发展起来了,不同类型的众多主体借助和依靠一个平台共创共赢。
上述三个方面融合,为创新开辟了广阔天地。
(七)
新时代,面对融合发展新形势,需要加强相关学术研究。
“融合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条规律。
第一,所有经济活动都是经济要素融合活动。经济要素扩展和经济要素融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今天,经济要素得到了空前的扩展,有基础性要素、杠杆性要素、主体性要素。要素越多,越需要融合。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要素融合。
第二,要素融合是分层次的,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宏观融合,主要是整体考量进行的融合,重点是把握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中观融合,主要是产业和区域的融合,重点是把握纵向和横向的关联。微观融合,主要是企业层次上的融合。重点是把握效率和效益。宏观融合、中观融合造就环境,融合的决战在企业。
第三,在各种融合中,要特别注意主体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经济要素并不是孤立地自由存在,它们总是被一定的主体所拥有、占有、管辖和支配。要不要融合,怎样融合,相关主体说了算。主体融合会降低要素融合的成本,提高要素融合的效应和效益,并形成一个稳定的融合格局。主体融合有多种方式。
第四,在融合发展中,各类主体都会受到制约。一是认识制约。决策者的眼光起关键性作用。乔布斯发现了手机能够和互联网融合,于是发明了智能苹果手机。依文公司董事长夏华发现了我国苗族传统服饰和现代服装业可以融合,于是把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世界。二是制度制约。国内融合,要受到国内制度的制约,国际融合,要受到国际法和相关国制度的制约。三是利益制约。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利益融合,融合必须能够创造更高价值,价值必须能够在市场上实现,相关主体必须能够利益共享。克服利益制约,关键是找到恰当的商业模式。四是条件制约。“共同利益”不等于“同等利益”。每个主体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利益考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缺少资金和技术,但有大量劳动力,尽管有“微笑曲线”的说法,但“来料加工”“三来一补”等方式对我们还是有利的。如今条件变了,就不能永远停留在垂直分工的底层。
第五,体系、规划、政策、模式、协调,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用体系思维,定总体目标,做局部定性、定量。做好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体系的完整性,而且要考虑现实条件、实施的可操作性、推进的步骤。制定相应政策。政策是市场和政府的结合部。提倡模式创新。找到匹配的模式,就是成功了一半。
实现融合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协调。“共同利益区”是协调的基础。第一个环节是沟通,通过信息交流,达到彼此充分了解,避免误判。第二个环节是商量,商量就是求同,求得共同认识,确认可以共同做的事情。第三个环节是妥协,妥协就是存异。双方让步,保留分歧。
(八)
实现融合发展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
融合发展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又要在市场经济形态中进行,这就带来它的复杂性。今日世界之格局正处在深刻变化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分歧,这就带来了它的艰巨性。
以中美关系而论,“修昔底德陷阱”之说,可做警示,不是“宿命”。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把“和平发展”建立在融合发展理论和政策之上,强调中国发展和他国发展互为机遇。习近平主席访美时特别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用融合发展的和煦之风,扫除霸权主义、冷战思维的雾霾,是艰巨复杂并具有相当风险的事情,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定力和信心。
(九)
综合以上八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融合发展思想是根据新时代的历史特点提出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必将有效地指导国内发展、国内外融通发展的各项工作,切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深入领会,认真贯彻。
(作者系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
Tags:新时代更加重视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