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黄平:为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8/7/10 人民日报 黄平 参加讨论

    为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我们今天所共同面对的风险挑战: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同时,习近平主席又辩证地分析了化解这些风险挑战的有利因素: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呼声不容忽视,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为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明确了方向。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创造性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区域合作发展壮大提供了有益借鉴,为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地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过去17年,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其中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众所周知,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体系总是充满冲突乃至战争,到了20世纪上半叶甚至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痛定思痛,于是才有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但即使如此,也没能防止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而且世界几乎没有停止过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我国发展外交关系、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在世界上显示出强大影响力。“冷战”结束后,中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程中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地区安全和各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成为这些新兴市场国家保持国家独立、安全和追求发展无法绕开的严肃问题和严峻挑战。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及其提倡的“上海精神”超越了曾被认为是国际关系“铁律”的丛林法则和零和博弈规则,成员国之间不存在你多我少、你赢我输的竞争博弈,而是形成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又是一个以安全议题为主导而建立起来的国家间的区域合作组织。17年来,在实践中,上海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走在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道路上,而且始终把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优先方向,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实践,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积极防范热点问题负面影响扩散外溢,为确保地区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不能不说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和重要突破。
    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上海合作组织为地区安全而建立、为地区安全而发展。但它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日益成为安全上通力合作、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相互尊重和彼此借鉴的国家间组织。当前,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样的区域合作新模式,安全上超越了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经济上超越了恶性竞争、利益博弈,文化上超越了文明偏见与隔阂,在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区域内寻求安全互助、互利合作、互助共赢,得到了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可与认同。
    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中国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郑重宣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这“四个不会改变”,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上海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正是“上海精神”使得上海合作组织所覆盖的辽阔地区实现了在确保和平与安全条件下彼此尊重、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各国都对和平与发展有高度的认可与认同,并为之相向而行。这使得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不可忽视的重要区域性力量。
    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攀登高峰之梯,从来都是为敢于攀登和善于攀登之人准备的。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发展既充满希望,也面临挑战,我们的未来无比光明,但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他深刻阐述了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所需要的“五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同时,他强调上海合作组织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为上海合作组织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上海合作组织新的历史使命,使上海合作组织具有更宏大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对上海合作组织提出了五点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也具有重要意义。
    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有了团结互信,上海合作组织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互信建立在各成员国彼此尊重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各成员国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兼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通过求同存异促进和睦团结,凝聚起合作共赢的强大力量。
    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要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实现持久的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积极落实打击“三股势力”2019至2021年合作纲要,继续举行“和平使命”等联合反恐演习,强化防务安全、执法安全、信息安全合作。
    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共同发展,就要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地区贸易便利化进程。共商意味着大家的事大家商量,从一开始制定规则和规划就共同商议、商量、商讨,再好的议题也不能强加于人;共建意味着在整个过程中都以参与、包容的方式来开展合作,再好的项目也不能单方面去做,更不能排他性地做;共享意味着发展成果共同享有,本着正确义利观去处理利益关系,这样才能迎来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繁荣。
    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人文交流、民心相通,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为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和安全合作等打牢基础,深化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友谊。对于上海合作组织来说,要继续办好已有的青年交流营等品牌项目,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减灾、媒体等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更加密切的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互鉴、民心相通。
    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当前,地缘政治版图日益多元化、多极化,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国际合作尤其是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是确保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上海合作组织要在未来持续发展,就要密切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伙伴关系,也要强化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等地区国家交流合作,为解决难点问题、化解热点问题、完善全球治理作出独特贡献。
    这些建议得到与会各国的高度赞赏,也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在今后发展中,上海合作组织将一条一条地把这些建议做好做实,一项一项地使这些建议落地生根,并通过长期务实合作,造福区域人民、保证区域安全,完善区域治理、改善区域环境,为世界其他组织和其他地区的合作作出示范。从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携手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黄平)

Tags:黄平,为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