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3年3月20日A04版
核心观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着力破解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痛点堵点难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产业发展的内生性、稳定性和自主性。必须坚持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发展要求,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简述2023年重点工作时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着力破解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痛点堵点难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产业发展的内生性、稳定性和自主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要求。
首先,自主可控是前提。自主可控是指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掌握在本国企业手中,或者虽然由国外企业提供,但分散到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导致某个渠道无法继续供应,可以迅速由别的渠道取代。当前,中美博弈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少数西方国家鼓吹“脱钩论”,希望凭借其在某些领域的相对优势,阻止中国经济和技术进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被打断或干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是否自主可控,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国产化自主化程度,主要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的国产化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通过内循环实现国民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能力;二是分散化可控化程度,主要是采购、销售渠道等的分散化多元化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主动布局能力和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控制能力。
其次,安全可靠是根本。安全可靠是指产业链供应链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等重点产业领域充分布局、保障有力,在国家安全面临挑战的时候,能够确保国民经济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重要时期,外源性挑战和内源性挑战叠加出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国家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使命。产业链供应链是否安全可靠,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主要是产业门类的齐全程度,尤其是在重点产业领域要有合理规模的布局;二是产业体系的先进性,主要是各产业门类内部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先进程度,尤其是在重点产业领域里,要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或服务。
最后,竞争力强是关键。竞争力强是指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能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竞争力强是产业能够为国家积累财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所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不断优化产品、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结构,提升我国产业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水平,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市场占有率,是指产品或服务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通常市场占有率越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二是附加值率,是指经济主体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占总体价值的比重,通常附加值率越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
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有力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然而,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我国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整体水平不高。我国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一是生产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生产率的重要指标,根据格罗宁根大学测算,2019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4.22%、德国的44.84%、法国的49.80%、日本的69.65%、韩国的69.31%。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及产业技术基础短板瓶颈突出。产业基础薄弱直接影响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是“卡脖子”问题突出。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还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调研报告指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通用高端芯片、模拟芯片、EDA软件等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CPU自给率不足1%,几乎被美国英特尔、AMD(超微半导体)等巨头完全垄断。
其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我国已建立起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然而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发展并不充分。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很多行业中产能过剩与产能不足并存,资本大量向一些领域集中,造成严重产能过剩,同时很多领域产能不足,严重依赖进口。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而部分中西部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前期。后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业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环境的浪费,而且也不利于国内大循环的推进。三是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国在全球具有优势地位的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冶金、地产、交通、银行等传统产业,而在高科技产业中分布较少。例如,2022年我国有145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其中排在前50位的16家企业基本都分布在传统产业,而美国排在前50位的20家企业大部分都分布在高科技产业。
最后,协同发展不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尚未能够有效地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同不够。虚拟经济应当产生并服务于实体经济,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大量资源被配置到了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还进一步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推高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二是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协同不够。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化发展迅速,2012年至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然而,产业数字化相对滞后,数字化应用深度广度不够,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有待加强。三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不够。一些大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不够,补链延链升链建链的意识不强,对中小企业发展带动作用不大;同时,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不多,为大企业提供支持配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发展要求,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第一,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均是制造业强国。制造业作为技术进步的基础载体,能够不断改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改进,使技术进步取代要素投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先进制造业实质上是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将高新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销售、服务、回收全过程。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抓住制造业这个“牛鼻子”,将发展制造业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升级。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大对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新技术产品的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各层面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针对一些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行集中突破,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第三,大力推动协同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资金更多流入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快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进一步完善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制造业协调发展。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持和组织协调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第四,深化高质量对外开放。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作用,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制度规则对外接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我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机制。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的行业领域,按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扩大对交通运输、增值电信、基础设施、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领域,以及农业、采矿业的对外开放。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集聚和利用优势资源,在国际化发展中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KQw-62bdqpvwE6xpQqNhw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