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学 >> 正文

阮宗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求是》2016年第9期 阮宗泽 参加讨论

    二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可谓沧海桑田,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亟待进行相应改革完善。全球问题愈益突出,新挑战与日俱增,也呼唤全球治理机制的更新与完善。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崛起势头正在改写世界政治与经济版图。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又是重要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外交昂首迈进新阶段,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性重大议题,着眼点在于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
    中国梦给世界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中国通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是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30多年改革开放的时期,便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发展得益于融入国际体系,另一方面,国际体系也因中国的融入而更具代表性。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各国创造更多机遇,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始终做全球发展的建设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并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中国还将尽己所能向困境中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朋友圈”越来越大。
    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与日俱增,日益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战略,如何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格外引人注目。当今中国正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中国方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理念。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中国倡导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零和,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增加了中国对外政策的透明度。中国参与制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截止到目前,已经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合作共赢理念落地生根。
    三
    中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相互依存已空前紧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期,世界面临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契机。新的全球化时代为持久的和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国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迎来了参与未来国际体系塑造的机会。一是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历史上的国际体系往往是大战之后形成的,此轮国际体系变革则是有史以来的首次和平转型。21世纪全球化迅猛发展,大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合作共赢才是维护并拓展国家利益的更有效方式。二是多元力量积极参与塑造新的国际秩序。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力量的扁平化发展倾向突出,非国家行为体异军突起,权力重心下沉,使维护利益的方式发生变化。过去列强靠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争权夺利,冷战时期,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主宰世界格局,当前维护和拓展利益的方式逐步向以制度规则协调为主。
    当然,世界还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零和博弈挥之不去,如何实现合作共赢将是一个长期、艰苦、曲折的进程,需要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努力。对此,习近平主席强调,零和思维已经过时,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外交部部长王毅2015年2月在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公开辩论会时,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四要四不要”,即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不要对立;要公平,不要强权;要共赢,不要零和。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正式接棒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这将是展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机会。走合作共赢的道路,迎来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中国方案给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为未来国际关系发展开辟了新的愿景,必将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打上中国烙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阮宗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