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
外商投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
——首季经济数据分析及展望述评之六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2265.1亿元,同比增长1%,增速比去年全年放缓3.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5%。
对此,有人认为,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逐渐衰减,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正在加速流向成本更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在减弱。一季度的数据正是这一现象的写照。
其实不然。利用外商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位置,这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稳定的市场预期,也使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形式多样化、项目质量日益提高。这些跨国资本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宝贵的管理经验、众多的国际化人才,在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和深化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尽管受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的增速有所波动,但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保持基本稳定,且持续处于扩张态势,这表明外商对于来华投资依然充满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除了经济增速换挡外,还面临实现制造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发展和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到消费与投资协调拉动的转换。在此背景下,中国对于外商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发生深刻变化。换句话说,中国对于外商投资的需求,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要数量,不要质量;不能只管引来外商投资,不关注外资投向的领域。而外商在华的投资,也不能继续涌向中低端产业领域。
这种转变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呈现。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653.8亿元,同比增长7.1%,占外资总量比重的73%。
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6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4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62.3%。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86.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4.6%、29.4%和50.8%。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94.6亿元,占外资总量比重的26.3%。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7.7%和62.3%。这组数据说明,尽管一季度我国利用外商投资增速放缓,但外商投资延续向高端产业聚集的态势,投资的质量在提升、结构在优化。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外商投资增速的波动而过分担忧。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利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带动新一轮改革,用开放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体系最新一轮重构中,我国更加积极地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设立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表明,我国正在积极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随着改革成效的释放,中国对于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从发展前景看,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没有变,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此外,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人才红利和改革红利将源源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外商投资的发展机遇所在。因此,我们不必担心外商会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全球跨国投资和产业转移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新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工、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部分外资正在考虑把投资转向东南亚等成本更低廉的国家。
因此,我们必须在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同时,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包括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在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努力吸引更多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也为本土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记者 林火灿)
Tags:外商投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