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宏斌等:用新兴市场化解制造业过剩
近来,在中国领导人出访日程中,一个新增内容引人关注,那就是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队伍走出去,并大力推销中国装备。这些努力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而言,可谓对症下药。目前,外需尚未随美欧复苏回暖,国内需求仍然偏弱。主动争取更多外需份额,一方面有助短期内稳增长,另一方面有助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以长期调结构。成套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相关设备出口,正是能够将现阶段新兴市场需求与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相结合的领域。
未来几年,QE退出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转而紧缩可能造成的资金流出,会使亚洲在内的新兴市场寻求新的国际资金供给,而新兴市场货币由于面临流出压力而贬值,无疑为中国输出人民币计价的资本创造了机会窗口和良好时机。政府应搭建平台,通过为装备产品出口企业或对外工程承包项目提供开发性金融贷款的方式给予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以及进出口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等的出口支持,在过去若干年已经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速。基础设施投资由于项目所需资金规模大、周期长,且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因而国际经验显示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资金来源方面,成本相对低廉的长期融资是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建设,以及之后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意在将直接投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内产能过剩行业出口与周边国家基建设施融资需求衔接起来的解决方案。
具体可通过开发性金融机构,从政府间合作层面协调,为出口商或项目输出国政府或企业提供有条件的人民币计价贷款,促进配套工程基建项目承包,引导更多装备出口。这也有助于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企业在承揽BOT、PPP等特许经营类模式项目之外,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开展F+EPC等带资承包模式,充分发挥中国企业在传统电力、水利、工业领域以及近年兴起的高铁、电信、风电、核电等领域的工程承包优势。
2000年-2011年间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增速相对强劲,拉动了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快速增长。中国水电勘测、设计、施工、安装和设备制造目前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并形成了完备行业体系。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也是如此,能源甚至电子、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已经比较明显。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3年中国电信、电力、石化、轨道交通、建材、冶金等重点成套行业海外签约额约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相关装备行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促进了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2001年-2008年间,对外承包工程签约金额与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变动趋势显示出相对紧密的关联关系,对外承包工程金额在此期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反过来又带动了装备行业出口。2011年之后,装备行业出口、投资及生产增速均有明显回落,显示内外部需求均有所走弱。
成套设备关联上下游众多行业,也是未来实现“出口升级”的关键。经历过去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国内相关工程承包的产品、技术、流程系统解决方案等都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且成本相对有竞争力。大型主机制造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众多。此外,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研技术、商务贸易、现代物流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资金密集,产业链长的装备制造业也很重要。成套装备“走出去”对于推动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出口升级”意义重大。
中西部地区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国内基建高峰期已过。亚洲新兴市场的基建则缺口巨大。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对于亚洲地区基础设施需求的估计认为,2010年-2020年间,亚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总额约为8万亿美元。此外,亚洲交通和能源管线等具体部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需求估计约为2900亿美元。2020年前,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约为每年7500亿美元。
我们基于城镇化人口的增长数量估算中国、印度及印尼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2030年之前将达到11.5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主要集中在公路、水处理、港口、电信、铁路几个行业领域,与中国装备行业的比较优势相匹配。其中公路建设需求方面,亚洲各国差异较大,印尼、越南以及菲律宾是主要潜在市场。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亚洲各国普遍水平相对低下,其中又以印度、印尼、越南特别突出。对于包括印度、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各国在内的这一组国家,由于之前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偏高(2000年在70%左右),基建投资主要通过PPP模式,项目集中于能源基础设施。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看,对于外部融资的依赖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几个国家更为突出。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政府和市场联合起来促进出口的过程中,应避免政府主导的误区。政府应主要聚焦在提供跨境投资及承包项目合作平台,为企业创造机会。具体的项目投标以及管理、操作、建设层面仍应以企业为主。此外,去年年中以来国内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以及融资成本上升,对于海外项目融资的流动性也是一个紧缩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相对新兴市场货币升值的基本格局未变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人民币融资成本相对而言仍然是昂贵的。
为此,我们建议:
充分利用政府间双边及多边经贸合作关系影响,为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打造平台,创造条件。亚洲、非洲、中东等地区是中国传统的直接投资及海外项目承包工程优势地区,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同时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潜力巨大。通过加强政府谈判的力度,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排除障碍。
开发性金融机构通过为项目输入国政府或“走出去”企业提供有条件人民币计价贷款及融资支持拉动海外项目承包工程增长,并尽量带动国内成套技术设备、材料、产品、标准、服务的出口。
充分利用境内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年“走出去”过程中已初步建立的海外分支网络,支持“走出去”的企业通过BOT/PPP等融资模式开展项目,发挥中国企业近年在高铁、电信、风电、核电等领域的工程承包优势,同时实现部分过剩产能产业向境外转移。
Tags:屈宏斌等,用新兴市场化解制造业过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