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学 >> 正文

[文萃]市场分割会导致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下降吗

http://www.newdu.com 2018/6/5 《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5期 吕越 盛斌… 参加讨论

    [摘要]本文在构建市场分割影响中国企业附加值贸易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整合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检验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虽然市场分割政策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个占优策略,但是会限制企业的规模经济收益,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创造贸易附加值的能力。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市场分割会通过促进中间品进口、抑制创新和提高加工贸易占比三个渠道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同时,从不同所有制看,市场分割对民营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负面效应显著大于国有和外资企业;从贸易模式看,市场分割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国内附加值率负面影响远高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国内附加值受到市场分割的负向影响更大;从行业要素密集度看,市场分割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的负向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本文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上游垄断会强化市场分割对企业国内附加值率的负向影响。通过打破地域间的分割、有效削弱市场壁垒,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是提高中国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推进“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和构建开放新体制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市场分割;出口的国内附加值;全球价值链;企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市场开放与本土制造业的出口价值链升级: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批准号71503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价值链与中国竞争力研究”(批准号 71433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逆全球化动向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中国方案研究”(批准号 17ZDA098)。
    [作者简介]吕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盛斌,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吕云龙,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致谢]感谢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骨干人才资项目“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贸易资规则的重构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的资助。
    [期刊责任编辑]许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成本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和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表面上看,中国已然拥有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和融入高度分工的产业链,但剖开贸易和产业结构,会发现中国依然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以至于“低附加值”和“低端制造”仍然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代表性标签。经典的案例如苹果手机的生产,中国创造出口总价值达19亿美元,实际上中国仅主要从事部分零部件生产和最后组装环节,其收入仅占总价值的3.84%。那么,值得深思的是,在外部看已经满足市场规模和高度分工要求的中国贸易,为什么仍然存在内在的结构失衡和成长性不足呢?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对内要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为重点,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或将为突破这一困境提供解决之道。为此本文将从中国市场内部结构失衡中寻求导致附加值贸易发展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推进中国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和构建开放新体制提供可能的思路。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兴起对传统的贸易总量统计方式提出挑战,如何准确地测度出口附加值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遗憾的是,现有文献中除少数研究从中国市场体制的角度考察了国内附加值率的决定因素外,大部分文献仍然忽略了中国市场内部结构的失衡也是制约企业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的原因。
    那么,究竟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内在结构会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附加值率呢?本文将从地方政府间“以邻为壑”的市场分割政策的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探索市场分割对附加值贸易的影响。
    诚然,市场分割会导致出口的增长,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而进入国外市场,但是中国企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很容易被国外市场锁定在价值链低端,陷入“低附加值、微利润”的悲惨境地。遗憾的是,尚没有文献系统性地讨论市场分割对中国企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问题。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视角,考察区域间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特殊市场体制下的中间品投入不完全替代模型,分析市场分割对企业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地方政府而言,“以邻为壑”的市场分割政策是一个占优策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企业的规模经济收益,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第二,市场分割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的主要渠道有促进中间品进口、抑制研发创新和提高加工贸易占比等。第三,市场分割政策对民营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负向影响要大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从贸易方式看,市场分割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要大于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从区域看,市场分割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行业要素密集度看,市场分割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的负向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第四,市场分割会对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异质性影响。行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负向影响越大。同时,当上游行业存在垄断时,市场分割会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更大的负向影响。
    市场分割是制约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制度因素,更是掣肘当前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障碍。2018年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将迎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那么如何打破市场进入壁垒,消除地方政府保护,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强调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是当前经济改革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是其中的工作重点。因此,只有通过“对内要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为重点,加快清理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才能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同时,进一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离不开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价值链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即表现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情况提升中国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国家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目标相契合,也将从构建开放与改革的联动机制中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寻找到一种新动能。
    本文的研究发现当市场存在分割时,会导致企业出口的附加值率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为如何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和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路径——即通过不断消除市场分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让企业可以从市场中选择最优的资源组合,从而达到要素优化配置的目标,实现提高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和出口竞争力。具体而言,本文认为一方面应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地区间政府应通过经济合作来整合国内供应链、完善国内分销网络,形成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促使本土企业依靠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来发挥规模经济,建立自有品牌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
    进一步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应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关键部门、关键产业、关键地区、关键企业进行调整和引导。根据本文的研究,市场分割对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将带来更为严峻的风险——导致这些部分和产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下降的更为突出,因此,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有步骤有重点的对这些关键环节的改革将发挥至关重要的效果。

Tags:文萃市场分割会导致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下降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