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ISP(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战略研究组),2018年9月28日
Police Brief No.201818
本文已发表于《半月谈(内部版)》2018年第9期
[PDF全文阅读] 伊核“脱轨危机”具多面影响 王雷
2015年7月伊朗与中美俄英法德六国达成伊核协议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找到了可以完美解决伊核问题的钥匙,相信各方沿着“制裁减免换取伊朗限制核能力”的轨道继续前行,最终会化解矛盾、避免战争,给命运多舛的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令人遗憾的是,该协议执行未满3年,就迎来了因美国单方面退出而面临“脱轨”的严峻挑战。
……
最后,地区和国际秩序将呈现新的特征。在地区关系层面,中东权力竞争格局可能出现对伊朗不利的局面,伊朗的崛起势头可能因制裁受到暂时压制。受美国构建“反伊朗大联盟”的影响,伊朗将更加倚重传统盟友关系,与俄罗斯、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在国际规范层面,伊核协议倡导的多边主义、合作安全、互利共赢理念可能承压,以往支配中东政治的现实主义、宗派主义、零和思维模式可能抬头。在国际体系层面,伊朗拥抱西方碰壁后,势必转向东方,与俄罗斯等国加强合作,谋求抗衡美国、度过危机。同时,国际社会面临美国肆无忌惮的霸凌与讹诈,不能排除一个新的(潜在的)制衡美国霸权的地缘政治联盟加速出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