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术创新是一项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为技术创新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和更好地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国有企业,激励机制
1前言
技术创新是一项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从事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一般需要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使他们发散的思维不受限制,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新成果。但我国不少企业的研发规章制度缺少自由、创新的氛围,就像一个笼子将研发人员的创造力、想象力牢牢地圈了起来。这种死板的管理方式与研发人员新颖创造的矛盾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科技的研究绩效。另外,我国企业的不少管理者是纯粹的“管理者”。他们考虑的是如何管住手下的人员,如何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是去思考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和更好地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
2技术创新人员的管理
2.1创造员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关注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帮助员工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让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另外,企业聘用员工即是承认员工的价值,而承认员工就应为其提供发展的机会。企业只有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根据员工的兴趣、特长和公司的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员工的能力,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途,才能让员工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我国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技术人员的晋升最终是管理岗位。而且,基本上得以晋升的都是在原技术岗位上有突出表现的骨干力量。当这些人员走到管理岗位,纷繁的管理事务使得他们无法再将精力放到技术上,使得原有的宝贵技术经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然而,如果没有对技术人员合理的晋升机制,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级别,无疑会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掌握的知识技能一般呈提高趋势,当他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够承担更高层、更复杂的工作时,还让他们做原有工作,显然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生产技术层,改进现有企业中的技术职务等级体制,设立一系列技术职务,既能够对技术人员的工作给予肯定,又不会浪费企业的技术资源。
2.2设立公平的、具有竞争力的奖励制度
尽管经济改革极大地改变了分配制度,但由于国有企业长时期在计划经济环境下运作,企业员工的平均分配观念依然存在。这就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奖励方式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比如技术人员同一般人员,甚至是非项目人员对项目的主要贡献差距不大,这无疑会挫伤有能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的创新项目由于缺少动力而难于开展。
在具体的奖励措施中,对科技人员的特殊贡献,还可以设定一次性的奖励,其形式也不一定只限于现金奖励;奖励的额度可以大一些,这样不仅能激励科技人员,同时也能提高未获得奖励的、但具有科研潜质的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物质激励之外,配套的其他激励也十分必要,特别对技术人员能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以及对他们取得成绩的肯定。企业可以建立定期的内部技术交流会议,在集思广益的同时,可以通过交流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同时,也可借此发现人才。对员工的成绩,可采取多种奖励方式。例如,海尔公司用员工的名字命名其发明,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需要和认可,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2.3建立动态的绩效评估体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对员工的工作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业绩情况,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整个绩效评估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与员工的不断交流,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过程中,制订的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综合水平;必须要具有先进性,能够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原材料消耗;指标的直接承担单位,在正确的经营思想指导下经过努力工作,基本能够达到制订的标准,从而有利于促进其积极性。
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要素,但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仍是吸引和留住员工的一种重要手段。传统上的薪资制度比较重视薪资的保健因素与职务因素,而这两者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却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企业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薪资设计理念首先,薪酬体系要解决企业内部的公平性和外部的竞争性,应在企业和市场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维护调整。其次,薪资要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要与绩效评估结果结合起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调整员工的行为习惯和工作目标最后,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也是激励员工学习的重要手段,鼓励员工学习更多、更广、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2.4建立科技人员的培训机制
培训本身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是非常有效的,每一个企业中的人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或者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培训正好能适应员工的这种需求因此,企业要利用好培训手段,对科技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在增强其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是使企业人力资源保持高水平的有效方法,同时培训也是培育企业文化和员工向心力的主要方式。
培训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值得在企业内部大力推广从目前情况看,尽管企业安排了许多培训工作,但却多限于专业岗位的技能方面,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技术能力水平还不够,应该强调学习技术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介绍目前世界上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工艺,组织人员进行参观学习,为员工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机会和指引方向等使技术人员在掌握本岗位技能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开阔视野,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技术学习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5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让技术骨干以技术入股
对技术骨干的管理,可以使用技术入股的方法对其进行激励根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魏杰所言,企业应加强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和激励,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包括关键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即掌握着企业技术核心的关键人员企业应该把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本,也就是要让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当然,这种方法在操作上是否可行,可以继续探讨。
以上是对技术人员的激励措施的一些建议,其中有些需要整个公司的高层领导来决定,并由相关部门配合才能实施,而且要与公司整体的激励系统的建设有关。
3全员创新,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越来越成为国内企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我国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大多还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口号大于实际。现在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技术和市场正在急剧地变化,纷纷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来应对竞争。“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所有的成员都要不断掌握新知识;二是每个人掌握的新知识都能在组织之中、团队之中进行共享;三是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新观念、新知识与新方法都将用于经营管理实践,改变企业的行为,使之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学习型组织”并不仅仅指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各自学习,更重要的是指以提高团队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共同学习,是一种团队员工之间有充分交流的、能产生可持续性绩效的学习,是能使企业取得快速回报的学习。
现代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一个企业学习的速度若跟不上世界变化的速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的运作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企业中分工十分明细,每个岗位都相对独立,大家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便可以了,不需强调共同的学习和交流;但现代企业中,扁平化的管理已成为普遍模式,大部分的业务已按项目进行管理,团队工作已成为主流,要以团队的力量战胜对手,团队作战所产生的绩效,就如著名的木桶理论所说的,并不取决于最高的木板(即最高水平者),而是取决最低的一块木板(最低水平者)。
在传统观念中,知识是个人私有的力量、权力,是不可以共享给别人的,而在团队当中,知识是一种共同的思维基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大家要把知识经验共享出来。其实在真正的经营流程中,销售服务的前沿岗位更能了解最详细的新信息,更容易带来更多创新的主意,这时就需要管理者有更强的领导力,能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受重视,每一个人的主意都能被公司采纳,从而更自觉地把主意贡献出来。只有整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受到激励,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所产生的合力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以客户为中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之一。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最重要的是争夺客户之战,企业的流程之战、人才之战和技术、知识之战;最快速有效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带来满意的客户,从而带来公司成功的绩效。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已使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学习。
企业学习包括学习新知识,交流经验,而更宝贵的是共享在工作过程中曾经产生的错误。一个高效团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中的成员不犯其他人已犯的同样错误,这就需要已犯过某个错误的人主动把犯错的经验教训贡献出来,同时在看到别人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能够及时指出。现代企业要对错误、失败有重新的认识,在管理制度上允许失败的发生,给员工改正的机会,并且营造一种鼓励员工把错误说出来的企业文化。员工自己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重新审视过去的失败得失,系统地、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把失败经验升华为知识,建立失败案例档案供大家共享。有了这样一种坦诚交流、互相学习的氛围,员工对待失败的态度也就渐渐转变。
建立“学习型组织”,一是要通过行为改变观念。企业的领导者要成为一个学习的楷模,就要接受新观念、新形势,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使员工更加投入学习;二是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不遗余力地推动、建立激励员工学习、分享经验和错误的机制,把它与绩效考评挂钩,与职业生涯规划相配合,创造一种互相学习的风气,一种鼓励向上的企业文化;三就是有足够的资金保证,用于员工培训计划、开展相关活动、建设内部网上学习平台等。
参考文献:
[1]高金德.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1(3):19-22.
[2]李英.管窥中小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J].企业技术进步,2002(3):33.
[3]黎峰.美国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J].企业技术进步,2002(6):38.
[4]阎军印,高伶,张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1(2):35-40.
(作者:河南省地方铁路局 汪耿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