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解析人力资源的“力学系统”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人力资源》2013年第1期 张文持 参加讨论

孔子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力资源问题专家。他把人力资源高度概括为两类:劳心者和劳力者,他把这两类人放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上,并断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也成为千百年来统治阶级的理论根据。因此,孔子理所当然地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争议归争议,有关人力资源的分类,古今中外始终没有跳出孔夫子的“掌心”。
    在中国,孔子的话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劳心者就是脑力劳动者;劳力者就是体力劳动者。在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塑造的人物印象中,诸葛亮就是脑力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他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鲁智深则是体力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他力大无比,倒拔杨柳。
    在西方亦有关于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分类,只是增加了色彩,他们喜欢用在劳动状态下穿着服装的“颜色”对人进行区别和形容,于是就有了“白领”和“蓝领”之分。后来又根据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增加了“灰领”和“金领”甚至“钻石领”的阶层。但万变不离其宗,人力资源归根结底还是分为脑力和体力两大类。
    我们注意到,西方的人力资源研究近来开始向“力量细分”的方向发展。比如,对于执行力、领导力、影响力的研究比较深入,甚至将其打造成宣传推广应用的热点。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成果有的与其他学科(比如组织行为学或者一般管理学)相交叉,并且显得支离破碎,相互之间没有形成系统,使人难以对人力资源有整体的了解。弄得不好,可能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陷入“瞎子摸象”的误区。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的中文版序中写道:“远古的人类并未把自己跟所处的世界加以区分。那时的人类所看见的世界是一个未被打破的整体,人与自然合而为一。但不知自何时起,我们学会了区分自己,视自己为分离的个体。”他把这个趋势称为“为人类找出一条新路”。其核心是学会系统思考,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领导生病,群众吃药”。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并为我们揭示了“物种起源”和“人类的由来”,对“上帝造人”的宗教教义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在了解了“人类的由来”以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力量”?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究竟是由哪些“力”组成?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脑力和体力以外,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力学结构”?为了对人力资源有更加深入、系统、全面、立体的了解,我们必须“解剖”人力资源内部的各种“力学元素”,并且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医学之所以视为科学,是因为它把人体结构进行解剖并且揭示了人类的生理系统。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核心。《黄帝内经》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纵横交贯,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用的整体。沿着这个思路,人力资源的“力学系统”应该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伦理系统三个层次。生理系统主要是指智力和体力,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基本上停留在表面的生理角度观察;心理系统主要包括动力、能力、潜力、毅力、活力;伦理系统主要包括魅力、精力、压力和合力,是人力资源深层力量,也是我们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人力资源的生理系统,不论智力还是体力,都是先天和后天的结合。先天很重要,基因是关键。通过教育和锻炼,可以进行改善和提高。智力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推理力;体力主要表现为抵抗力、免疫力、忍耐力、反应力。
    人力资源的心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影响。
    动力是人力资源的“心脏”。有了强大的动力,才能不断提高能力,挖掘潜力,产生毅力,增加活力,才能表现出魅力,集中精力,化解压力,保持合力。
    凡事要行动,必须有动力。火车、飞机、汽车、火箭以及所有的机器,都必须有发动机。人也是这样,只有“心动”才会“行动”。“心动”是行动的源泉。
    动力是由需求引起的。需求欲望越强烈,动力也就越强大。需求表现为梦想、理想、信念、追求、向往。开发人力资源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内在动力。需求包括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基本上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螺旋式上升。掌握这个规律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功。
    早期的劳动动力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大思想家傅立叶的“情欲引力论”。傅立叶认为,“情欲引力是自然界在思考能力产生以前提供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尽管受到理性、义务、偏见等的阻碍,却仍然是一种持续而顽强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动力问题也作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指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能力是人力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包括执行力、组织力、控制力、判断力、领导力和决策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人下决心改变未来,却不下决心改善现在。”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未来,往往是因为没有决心和毅力改变现在。未来总是难以预测和把握,过去已经消失和沉没了,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可以施加影响和有所作为的。如果不能现在就行动起来,你所期待的那一刻将永远无法如期到来。
    在所有的能力中,决策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施行的行动方案,是指人们借助科学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可选择的诸多方案中做出最佳方案的过程。决策过程中领导决策行为最为重要。决策学派的创始人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哈佛商学院认为:企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决策和管理两大因素,其中决策因素占80%,管理因素占20%。
    潜力的特点是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开发潜力。
    世界上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人类潜能的因素,以及如何发挥人类潜能的问题。人类的巨大潜能,需要我们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加以挖掘。罗马的“国际思考”俱乐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要想寻找任何解决人类差距的答案及任何关于人类前途的保证,惟一的去处就在于我们自身。我们大家所需要的便是学会如何激发我们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从现在开始,有目的地去运用它们。”在日本,1996年出版了的《脑内革命》一书,提出了“潜能革命要从脑内革命开始”的观点。不仅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人脑功能开发的计划,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脑计划”。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动不仅受到知识、理性的控制,而且受到情感、情绪的支配。所谓性情,“性”,是人“生而有之”的基本特点,“情”则是这些特点的表现与发挥。不同的情感对人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兴趣,可以引起人的新奇感,激发人们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力量;惊讶,能使人们迅速调整行为;愤怒,能把人的能量动员起来进行反抗。
    实践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逻辑思维,而且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古人云:“气从志”,即抱有什么样的思想、意志、意念,就会产生相应的气血运行或生理过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积极的情绪可以促使人们达到对客观事物和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商作为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家庭幸福、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Tags:解析人力资源的“力学系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