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为建立健全企业分配机制,企业管理由任务型绩效管理向目标型绩效管理转变,针对各部分关键绩效指标建立考核分配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绩效,考核,分配,管理
多年来,我国企业对生产一线实行绩效考核,而管理科室实行任务型管理。即年初制定目标任务,年底检查考核完成情况,平时没有对管理科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也没有及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生产一线和管理部门在绩效工资发放时执行的标准宽严不一致,管理科室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因此,能否成功实施绩效管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是企业优秀和平庸的分水岭。
1 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1.1 提升计划管理有效性
有的企业搞管理没有一定的计划性,管理的随意性很大,企业经营处于不可控状态,而绩效性管理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绩效管理体制强调,认定合理的目标,通过绩效考核这一制度性要求,使组织上下认真分析每一季度的工作目标,并在月末对目标完成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加强各级部门和员工工作的计划性,提高公司经营过程的可控性。
1.2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的制度性要求强迫部门主管必须制定工作计划目标,必须对员工做出评价,与下属充分讨论工作,并帮助下属提高绩效。绩效管理就是要设计一套制度化的办法来规范每一位管理者的行为。绩效管理体制正是提高管理者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
1.3 发现企业管理问题
绩效管理是企业中运用最普遍的管理方法,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会遇到许多问题与矛盾。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可能自己的问题,以往不觉察,但恰恰这一问题正是影响他人的原因。而问题的暴露也会使企业找到其管理的方向。
2 当前我国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把绩效考核当作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内容,把绩效管理简化为绩效考核,单纯拿出绩效考核来进行,把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奖金和升迁或降职的依据,这样的绩效管理必然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判断性和威胁性,给员工带来很强的不安全感,以至于造成很大的抵触情绪,却忽视了绩效管理的沟通性和推动性,没有达到向企业员工传达企业价值观、开发员工潜在能力,使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2.2 定位不明确
绩效管理的应用可以满足许多目的,每个公司实行管理时应该有自己的目标重点,比如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善的大型企业,可以将绩效管理上升到战略执行的高度,将其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工具。对于小企业来说,进行战略管理是不现实的,就可以先把绩效管理当成调薪工具,成为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
2.3 观念难更新
在变化日益剧烈的今天,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绩效管理的理论也是层出不穷。企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在探索中不断应用。但是在绩效管理已经进入战略与目标绩效管理时代的时候,很多人依然停留在所谓“德能勤绩”的时代,拿“德”来说,它是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东西,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只能根据对方的行为来推断。
3 实现绩效管理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3.1 狠抓绩效考核,强化监督检查
在考核中,要抓住关键环节,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顺利生产管理流程等能起到积极促作用的工作进行重点考核、根据所有部门签订的责任状和部门工作职责,检查落实具体的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强化管理行为的过程控制,将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加强监督,严格把关,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客观,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投诉机制,被考核部门转变以往被动接受考核的观念,积极参与到位考核过程中,从多各角度对被考核部门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3.2 严格奖惩兑现,加强绩效管理
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通过绩效反馈,加强绩效管理。考核结果要同部门经济奖惩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赏罚分明,促使各部门不断积极改进工作业绩。
在效益工资分配上,通过考核管理科室当月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确定管理科室的绩效工资总额,管理科室按照企业总体要求制定第二次分配方案,考核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力求达到收入分配向核心部门、关键岗位倾斜的目标。针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部门负责人沟通,对日常管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绩效反馈,使员工关注部门绩效,不断改善工作业绩。月度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的上下浮动机制,使科室管理人员工作有了压力和动力,提高了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管理科室人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断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绩效。
3.3 适时修改,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按照“严、细、实、新”的管理思路,切实将绩效考核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不断对绩效考核内容作进一步细化,针对考核办法中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使考核方案不断完善,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左美云,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J].中国企业报,2006.
[3]李旭红,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J].人民网,2000.
作者简介:熊玲利(1971—),女,汉族,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