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儒家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慧聪网 张正平 参加讨论

    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历两千五百余年,对中华文明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其思想精髓仍被人们从修身、处世、办学、从商、治国等多方面去消化吸收。特别是从治国管理角度,历代帝王将相多以儒学作为执政的理论之基,宋朝宰相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所以,研究儒学,提炼其管理思想,并进行深刻的理解、消化、分析,这对当今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讲可说是极宝贵的智慧财富。
    一、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通之处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是孔子确立的最高道德准则。他还系统阐述了所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论语·雍也》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道出了孔子所向往的人格形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个人修养看,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文与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文”与“质”的完满统一,其言谈举止应该与内在的美好品质达到统一,“质”和“文”两者都不可偏废。这也就是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通之处,一直受到不同时期思想家的重视并不断获得新的阐述和弘扬,与新时代有更多的契合。正因为如此,20世纪60—7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飞速发展的新加坡,就曾从儒家思想中吸取营养,并受到世界的密切关注。如今,中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在这一社会转型与企业转制的态势下,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内核与价值并未锐减,而是依然对现代企业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儒家思想中的重道、明德、信义、崇礼,与现代企业精神是相通的,与现代企业管理也是相融的。这种基因,构筑起历史与未来的桥梁。现代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而有不同的模式。同样,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有多种模式。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这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由此可以形成和提供与西方企业不同的、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资源及科学模式。
    二、儒家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
    (一)孔子儒家思想“仁治”的应用
    1.“仁治”就是从根本上关爱人、尊重人、发展人、快乐人。讲究“仁治”,就是讲究持续关注人,以人为根本,而不是以物为根本,不是以经济追求为根本。
    2.“仁治”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说白了,就是讲究管理应从人的本性出发,正视人性的优点,也正视人性的弱点,把人当人看。孔子没有讲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但他的后来者孟子与荀子却持有炯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以为人性本恶。实质上,这同西方管理理论中的X理论与Y理论是完全相同的。事实上,发展到现代,相信大家都明白,人性本善亦本恶,这源于人的动物本能。在西方,最终发展到了超Y理论,亦即如此。
    3.“仁治”就是讲究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时时地地用行动体现出这种精神。“仁”决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而是要坚决贯彻到行动中。时下的很多企业,标谤自己的企业以人为本,却无时无刻不在做着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极尽克扣剥削员工之能事,极尽违法不犯法之能事,极尽忽视破坏环境之能事,眼里看到的只是利润,而利润赚来后俱是落入个人腰包,毫无价值分享的胸襟与气度。这样的企业,是根本不配称“仁”的。
    (二)对孔子儒家思想“礼治”的应用
    1.孔子的“礼治”,就是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让上下有序、尊卑有度、亲疏有分、长幼有别,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讲究建立起组织的有序架构,
    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组织的流程与制度。
    2.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就是,礼是所有人们都应该严格遵守的,不可以越礼。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要求大家严格按各自的职掌行事,不可以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与流程设计。只有这样,大家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才能使得组织管理规范化、职业化。
    3.对于“礼治”,孔子十分推崇,并极力维护。孔子对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十分痛心,说明他对社会的无序和纷争充满着憎恶。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对于组织中破坏职能分工及制度流程的人和事,应严格予以处理,决不姑息,以维护组织的规范化秩序,以保障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无偏差。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凡事不讲流程,不讲制度,随心所欲,管理将毫无成效可言。
    4.对于“礼治”,孔子并不讲究完全照搬周礼,虽然他十分推崇周礼。他主张对周礼加以损益,保留适应时代发展的、符合仁的东西,而将不适应时代的、违背仁的东西加以剔除,如废除周礼沿习下来的奴隶殉葬习俗等。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在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中,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范本加以修订,使之完全适用于本组织。完全地照搬照抄,只会形成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最终贻误组织。
    (三)对孔子儒家思想“德治”的应用,
    1.孔子“德治”思想,根源于“仁治”,是将“仁”的思想加以分解,成为道德规范标准,如忠、孝、仁、义、礼、智、信、勇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宣传推广,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组织文化建设,应根源于组织使命,在组织理念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从而引申出组织的价值观,经过组织实例的丰富化,使之成为组织文化。
    2.注重及时宣导礼制内容,做到“先教而后诛”,而不是“不教而诛”。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讲究组织架构和制度等内容建设好后,应及时予以公布,加以宣传,使得组织成员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和颁行的意义,从而为形成合意和严格遵守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孔子“德治”思想,讲究“有教无类”,主张宣传教育应有针对性,讲究方式方法与具体策略,因人而异。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在进行文化宣导及培训活动时,应注重针对性,注意到相关内容及对象的特异性,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以达成最佳的效果。
    (四)对孔子儒家思想“人治”的应用
    1.孔子主张“人治”,是因为君主权力至上,没有有效的制约。源于此,国家的一切制度规范,都离不开君主的个人行为控制。君主可以遵守制度,推行法治,当然也可以彻底废除,完全人治,也可以半人治半法治。因此,孔子说“为政在人”。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如果组织没有实行董事制度,组织一把手没有制约或没有足够的制约力,组织只能是人治,或“变种”的法治,即表面的法治、实质的人治。在此情况下,组织建构、制度建设、文化构建,都必须十分关注和重视人的作用。2.孔子主张“人治”,绝不是忽视“礼治”。
    即便在“人治”的列国中,孔子亦不懈推行自己的“礼治”梦想,幻想着恢复周时的“礼乐时代”,以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即便在“人治”的组织中,亦应建立及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及流程体系。因为在“人治”的组织中,虽然人在其中的作用是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依然离不开规范,离不开标准。
    3.孔子主张“人治”,更讲究“人当其次、人率其位、人尽其用”,因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与人是不同的,贤能的人与昏庸的人是不同的,正直的人与邪恶的人是不同的。因此,必须重视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上。孟子说了句孔子没说的话,但肯定是孔子的思想传承,“惟贤者宜在高位”。推及到组织究管理中,就是讲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方法,做到“人当其次、人率其位、人尽其用”,这样,组织效率才可保障。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对策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企业诸多现代管理观念的核心,是一切管理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在现代的生产中,人是诸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最精尖的产品要靠人来制作;先进技术的创新要靠人来完成;企业不断发展要靠人来实现。因此,人才问题和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做好人员的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选派到合适的岗位上,人事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规划,对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获得更应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规划来保证。
    其次,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培训体系,以保证企业不断地获得合格、适用的人才,同时也可使现有的人才素质得到提高,并使企业的职工队伍长久保持活力。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引进人才。
    最后,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应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要造就人才得以发展并脱颖而出的环境,就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联想集团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作为企业的使命,引导员工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二)采用科学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自强精神
    激励可以有效地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它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企业通过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重视长期激励等措施,激发员工潜在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提高人的素质,使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激励措施,还可以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度的责任心,可以激发员工不断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当前企业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员工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思想,鼓励每一位主管、开发人员乃至每个员工都能确立自己的近期目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岗位革新,把多层次、多领域、多环节的创新,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成功地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最高层需要,成功地凝结为企业的巨大创造力,使企业无往而不利。
    成功的企业与失败的企业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成功的企业不仅能够吸引,而且也能够留住天才员工。公司看重的是两样东西:一是创业精神,另一个要求是要有超越自我的目标。公司创造一个催人上进的环境,员工不断地充实自己,而不是满足于完成公司给定的目标。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一个价值观、两个资源,即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将人力负债变为人力资源的能力,最大限度获得用户忠诚度和资源的能力。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对记者说:“企业文化时时赋予员工新的观念,激发起他们无穷的创造力。海尔的核心理念是不断创新,创新是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创新客户的需求,创新员工的素质,创新股东的回报,实现各个方面的最大满意。”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很短,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得不健全,使得我国绝大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四)强调法治高于人治
    现代化的大生产是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不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有着细致的劳动分工,严密的协作。要把这些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组织起来,只有统一意志,集中指挥,协调动作,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领导的权力适当集中是必要的,但过分集中其弊端显而易见。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现代工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把权力过分集中到一人身上,以单个人的能力领导企业已经显得很不够了。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现代管理宜实行集体领导制度。
    首先,当企业不断扩大时,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创新,由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应将决策权下放,授予下级更多的自主权。
    其次,建立尊重个人、上下沟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充满竞争力,使员工从无条件服从和执行的人,变为有思想有主见的员工。
    中兴通讯(000063,股吧)科技有限公司靠着“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独创体制,在侯为贵的带领下,中兴通信从一个只有3000人的小规模来料加工厂,成长为能够动摇世界通信设备的巨头之一。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不断吸取传统文化中管理的精髓,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和创新,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的沉淀,而儒家思想有着其独特的利与弊,如何能够摒除糟粕,取其精华,需要我们从实践中着手,理论联系实际,以其相融为支点,以差异为借鉴,吸纳优秀的儒家文化,让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更加的规范化,人性化。

Tags:儒家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