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企业间的财富(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企业管理》2012年第1期 王甲佳 参加讨论

一个思想实验,一次实践检验,一种管理技术,打开了一扇新的财富之门。
    一个思想实验:突破企业边界组织生产为何能够增加利润?
    高德拉特的TOC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生产系统的瓶颈决定着该系统的产出。然而,如果我们突破系统的边界去组织生产,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假设某地有甲、乙、丙3家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也只有3道工序A、 B、C。为了让结果明显起见,我们假设:
    甲企业的产能状况是:A=3;B=1:C=3
    乙企业的产能状况是:A=1;B=3:C=1
    丙企业的产能状况是:A=3;B=1;C=3
    瓶颈决定整个生产系统的产出。那么:甲企业的最高产出为1;乙企业的最高产出为1;丙企业的最高产出为1;合计最高产出为3.
    现在,甲、乙、丙三家企业将工序产能分离为“能力单元”,组成网络企业,那么,网络企业的最高产出就是5(见图)。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网络企业产出增加了2。

这个思想实验告诉我们:
    第一,突破企业边界组成网络企业,可以比单体企业提高产出,而无需扩展产能。
    第二,在网络企业中,TOC理论仍然有效,还是瓶颈决定最高产出。所不同的只是“共享”之后瓶颈变大了,闲置产能减少了,因此创造了“共享价值”。
    第三,在网络企业中,仍然要按照TOC理论围绕瓶颈去组织非瓶颈的工作,但同时也要寻求联合更多的瓶颈能力单元。
    一次实践检验:网络平台+能力单元
    上文的思想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商业图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设“网络平台+能力单元”型的网络企业(榕树型企业),可以挖掘出迄今为止尚未被开采的蕴藏在企业之间的财富。
    为实际检验这一思路的可行性,笔者于2005~2009年在温州某包装企业进行了一次实验。
    这次实验的背景,一是温州原生式内生型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格局;自发形成了按工序分工的自组织协作机制,形成了产能出租模式;形成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灵活的弹性生产系统。但这种模式缺少显性规则,并且生产作业、质量控制、产品检验标准化等方面存在不足。二是包装产业存在“小公司效应”,包装物料与被包装的商品是一对一的,是个性化、客制化、项目式的生产方式。但分散的小型包装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包装材料加工,无法提供专业包装管理与设计服务。

我们提出的化解思路是:以建立网络联结信息平台为核心,把分散的小型包装企业联结成一张网,通过建立专业的整体包装服务团队为用户提供包装管理与设计服务,并以服务为龙头获取订单,通过网络联结平台向网络成员分配生产任务来履行订单。
    这次实验的成果在2009年7月全国消费品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交流,据该公司上报工信部的材料显示:供应链整体库存水平下降30%;包装物订单的履行周期下降到35小时以下;供应链交易成本减少20%。当时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称赞说,该实验依靠当地的产业集群,利用一个地方形成一个产品的产业链集聚优势,通过建立网络联结信息平台以及生产能力和服务的标准化,将分散生产能力集聚起来,通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共同面对用户,探索出一条分散生产能力单元+标准化+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们“发现”这家企业:由于每个生产能力单元实际上就是一个微型企业,该企业没有受到用工荒的冲击;由于新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供应保障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和低成本优势吸引了优质客户资源并能够黏住客户,该企业仍实行预付货款制度,没有资金压力。因此在去年温州企业普遍面临困境的局面下显示出了该模式的结构性的优势。
    一种管理技术:网络关系计划
    网络企业的“CPU”是网络联结信息平台(该平台由笔者主持开发,于2008年9月成功上线,至今已运行3年多),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将分布式生产能力联结为按工序分工的供应网络,从而实现用标准化能力单元履行个性化订单,解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不确定需求的矛盾,开创产销和谐、供需和谐的信息化时代的“和谐生产方式”。网络联结信息平台的运行则是基于一项新的管理技术——“网络关系计划”开发的,网络关系计划是挖掘企业间财富的基本技术。
    1.虚拟产品——协调供需关系的界面
    协调供需关系的基本“界面”是产品。产品作为交易对象,对需方来说是其结构、功能、品质、外观、价格……而对供方来说是其材料、技术、设计、工艺、成本……供需双方共同面对这个“界面”才能达成共识,讨价还价,实现交易。“产品”要承担起“界面”作用,就必须清晰、明确、稳定,必须能够成为交易合约的标的物,因此就要求是标准化的。同时,这个标准化的界面也为商业社会中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设置了最大的障碍。
    解决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之间的深层矛盾,也必须从这个界面入手——提高这个界面的柔性,引进“虚拟产品”概念。
    虚拟产品可以理解为一个“概念预装产品”,是面向供方和需方交互关系的一个尚未“生米做成熟饭”的柔性界面,因此它能够承载产品的界面功能,供需双方可以据此达成交易,形成订单,并最终转化为可交付的实物产品,在服务业中则在服务提供与接收过程中形成过程产品。
    虚拟产品所以能够帮助解决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因为通过虚拟产品这界面可以使供需双方在形成共识,达成交易的同时保持了双方可讨论、可重组、可变更的特性,并帮助需方“认出”模糊的需求,明确尚未确定的需求,归并离散的需求,帮助供方预置制造该产品的能力单元组合模式。虚拟产品是一个中介、一个“翻译”,通过虚拟产品这个中介,储存了客户个性化需求与生产能力单元组合相匹配的信息,因此它还是网络关系计划的秩序之源,是网络企业自身的主要资产。
    2.能力延迟整合——为客户搭建专属工厂
    网络关系计划是对MRP的突破,是从在特定流程上进行计划,到在网络联结生产系统的支持下对“流程”本身进行计划;从对一个企业主体内的产能进行计划,到对不同主体的产能进行计划;从为一个工厂计划众多客户订单的排产,到为一个客户的订单计划众多能力单元为之快速组成专属工厂履行这个订单。
    当客户在虚拟产品的引导下向网络联结生产系统(平台)下一张订单,系统平台就迅速地激活生产该产品的一系列能力单元,也就是向相应能力单元下达工序生产作业指令,这等于为这张订单“临时搭建”了一个虚拟工厂,专门用于履行该客户的这一张订单,这就是“客户专属工厂”的含义。因为是“客户专属工厂”,为客户生产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就不算稀奇了。
    我们要想在接到客户的个性化订单之后快速搭建出履行订单的客户专属工厂,就必须保证相应的能力单元处于“待命”状态。实际上,这是将原来为顾客准备的库存转化为生产能力储备,而各能力单元的生产能力都是标准化的,至少是标识清晰的,能力单元的“人机料法环”都已经齐备,接到生产指令就能够立即投入生产活动中,并且,针对某种虚拟产品这些能力单元已经能够顺畅的联结,这就是“能力延迟整合”。
    这个由诸多能力单元的“顺畅联结”形成的客户专属工厂就相当于一条流水线,所不同的是福特流水线上千万次的重复生产同一种产品,而这条“流水线”是一次性的,“临时”的。因此,通过网络关系计划履行一张个性化订单如同完成一个“项目”。
    为了在接到经过“虚拟产品”规范的客户个性化订单之后能够立即响应,快速履行订单,又需要做若干“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能力单元层次上,能力单元的能力标准化认证、标识与人机料法环对即时响应的保障。另一个是在能力单元的联结层次上,也就是保障履行每种虚拟产品的个性化订单“顺畅联结”的能力单元联结模式的形成。这两个层面的“准备”又是在实际履行订单过程中通过纠错、磨合、改进逐步完善起来的(或者说网络是可训练的)。
    这些工作也是渗透在“虚拟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网络关系计划是将人机料法环诸多“资源”先行整合成为“能力单元”,然后再以虚拟产品为中介建立联结模式,搭建能力单元之间的“关系”,因此网络关系计划也称之为“能力关系计划”,简称“关系计划”。
    3.时间链——网络关系计划的绩效之源
    柔性制造梦寐以求的即时客户化定制在网络关系计划下能够得以轻松实现。需求的满足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供少数人享受的高成本个性化服务阶段,相对应的是手工生产方式,通俗的说是“一群人专门服务一个人”。

Tags:企业间的财富(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