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丰富的关于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的文献中,往往忽视了组织遗忘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学习能力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文献探讨构建概念模型,运用珠三角地区219家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对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存在,组织学习能力在二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本文的结果为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组织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主动组织遗忘,包括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对组织学习能力起着直接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组织学习,主动组织遗忘能间接提高组织创新水平。
【关 键 词】主动组织遗忘 组织学习能力 组织创新
1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之于组织而言亦是如此。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知识的获取、整合有利于组织创新行为产生[1]。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在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组织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创新。然而,学习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组织不善于甄别知识的价值性,不能避免损害组织竞争力的知识,不会遗忘己存在组织中的逐渐削弱组织竞争力的固有知识,不会在学习中学会遗忘,就会阻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组织不仅要学习,也要学会遗忘。
以往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存在于组织内外的知识吸收、共享、应用、创造和记忆,以促进企业创新的角度进行的,却忽视了组织遗忘也是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促进组织创新的因素。本研究从组织主动遗忘,即对存在于组织内外无效或有害知识进行扬弃的角度入手,探讨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目前组织遗忘的研究并不多,学者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探讨,认为组织遗忘是知识管理重要组织部分[2,3]。研究表明,主动组织遗忘能够促进组织知识创新、增强组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当组织处于需要动态性适应的竞争环境时,组织主动遗忘的积极管理活动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越强[4]。Holan et al.(2004)[5]首次对组织遗忘模式作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根据组织的遗忘意识和知识的新旧程度将组织遗忘分为:记忆缺损、无法捕获、忘却学习、避免恶习四种模式。基于Holan et al.(2004)[5]对组织遗忘的分类,本文集中探讨主动组织遗忘包括忘却学习、避免恶习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来自于珠三角地区219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用信度分析、回归分析方法等对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我国企业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建设忘却型组织提供理论指导。
2理论与假设
2.1组织忘却
组织遗忘的研究,始于组织学习的相对面“组织忘却”的研究。组织学习由Argyris & Schon(1978)[6]提出。Hedberg(1981)[7]随后提出组织忘却,认为组织在完整的学习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在组织循环中也会被忘却,该忘却指无意识的组织遗忘,即组织在不受控的情况下,忘却了组织知识。Nyostrom & Starbuck(1984)[8]建议组织忘却部分组织资源以应对近远期的组织危机,即组织有意识地主动忘却不利知识。Weick(1993)[9]从知识的新旧整合的角度来说明组织忘却的必要性,认为组织如果没有准备好新知识和认知框架的空间,新知识将不能在组织中得到培养,这就引起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具有阻碍作用的旧知识在新的知识产生之前必须忘却。
2.2组织遗忘
随着组织忘却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们用组织遗忘代替组织忘却,并对组织遗忘赋予更丰富的含义。Engestrom et al.(1990)[10]对“遗忘”从不同角度做出了定义:从笛卡尔哲学和认知学的角度来看,遗忘是在储存和恢复进出思维的信息过程中所经历的技术失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遗忘是一种不愉快的压抑,即社会性失忆。John(1999)[11]将遗忘定义为“无法记起”,并且将“忘却”归入到遗忘的概念之中。Handy(1994)[12]强调组织遗忘的重要性:组织遗忘是企业商业流程再造和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Holan et al.(2004)[5,13]区分了忘却学习和组织遗忘:组织学习是指组织知识增加并提升能力的过程,组织遗忘是组织知识丢失的过程,当遗忘发生,组织无法执行它曾经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忘却学习则是组织遗忘的一种模式。吴欣和郭蕊(2006)[14]将组织遗忘定义为:对存在于组织中的知识,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识和回忆,或者在再认识和回忆中发生错误的行为。倪文斌等(2006)[15]认为应该从组织学习和组织知识两个角度去理解组织遗忘。
结合国内外学者观点.本文认为组织遗忘是组织在学习的过程中,丢失和扬弃组织知识的过程。其中,组织遗忘可以分为主动组织遗忘和意外组织遗忘两类。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根据Holan et al.(2004)[5,13]的观点,主动组织遗忘包括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其中忘却学习是指组织有意识地丢弃或过滤有碍组织发展的旧知识。避免恶习是指新知识进入组织系统前,组织有意识地过滤这些知识,避免新学到的坏习惯。
2.3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影响
陈春花等(2006)[4]指出,组织主动遗忘在知识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知识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准,组织主动遗忘能够促进组织知识创新、增强组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组织主动遗忘能够使组织的绩效提高。吴欣和郭蕊(2006)[14]认为组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但组织如不能甄别无价值的知识,不善于遗忘固有知识,也可能形成竞争力的刚性。倪文斌等(2006)[15]的研究表明不受控制的组织遗忘会削弱组织的竞争力,而受组织控制的组织遗忘则是组织学习的必要步骤,因此组织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管理组织遗忘,避害趋利,提高组织学习效果,增强组织创新力。
主动组织遗忘发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存储的过程中。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主动组织遗忘主要发生在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整合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可能有目的地遗忘知识,以过滤不适合的知识,避免整合到组织记忆系统中;存储在组织中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可能需要再次拿出来运用。当使用储存在组织记忆系统中知识的时候,组织要根据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来决定这些旧知识的使用价值。否则,这些旧观念和习惯就会成为影响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主动组织遗忘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贺(2006)[16]认为,知识管理对组织创新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H1):主动组织遗忘有助于提高组织创新:
H1a:忘却学习对管理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
H1b:忘却学习对技术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
H1c:避免恶习对管理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
H1d:避免恶习对技术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
2.4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
Holan et al.(2004)[5]指出,组织遗忘是组织学习的一个过程,组织学习经常依赖组织遗忘,组织不仅要学习新知识,也要忘记以前的旧知识。Brunsson(1998)[17]认为,学习会为任何一个组织带来益处,忘却学习会帮助组织更好的学习。Hedberg(1981)[7]认为忘却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平衡是组织长期生存的关键,忘却是为组织更好的交流和对外部环境及时反应提供充足的空间,更有利于组织知识的产生,调整和更新。学习通常是在忘却学习的基础上发生的,没有忘却,学习很难发生。管理学家威克认为组织从不会因为遗忘某些事情而陷入困境,相反,组织更多的是因为记得太多和过于坚持以前惯例而走入困境。在知识急剧爆炸的今天,组织学习更需要主动的组织遗忘,以便对知识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因此,提出如下的假设:
假设2(H2):主动组织遗忘有助于提高组织学习能力:
H2a:忘却学习对组织学习能力有直接正向影响;
H2b:避免恶习对组织学习能力有直接正向影响。
2.5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的影响
Mabey & Salaman(1995)[18]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维持创新的主要因素。Stata(1989)[19]发现组织学习可导致创新,尤其是在知识密集的产业中;组织只有通过学习进而引导创新,才能成为组织中唯一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Glynn(1996)[20]指出组织的学习能力不仅会影响到组织创新的初始阶段,而且会影响到创新的执行阶段。毛建军等(2008)[21]以394家中国企业为问卷调查对象,对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将组织创新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中间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H3):组织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组织创新:
H3a:组织学习能力对管理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
H3b:组织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
3研究方法
3.1研究架构
根据前文提出的相关假设,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模型,是以系统方式来描述观察变量和潜变量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SEM)是一种理论模型检定的统计方法,是用来检定关于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假设关系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即以所收集的数据来验定基于理论所建立的假设模型。结构方程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计算多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应用中介效应的研究。如在组织理论中,变量A不是直接影响变量B,而是通过变量C作为中介而影响,结构方程会给予这类问题最综合恰当的分析。本研究包含了潜变量与观测变量的关系、同时包括中介效用的研究,因此,选取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分析软件应用的是AMOS17.0。
图1研究架构图
Figure 1Research Structure
3.2量表设计
为确保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已使用过的量表,同时根据研究的目的,在访谈及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作为搜集实证资料的工具。在变量的测量方式上,问卷采用了通行的Likert五级量表形式,从1至5代表认同程度从最低到最高。
过文俊(2004)[22]认为企业要成为忘却型组织,必须忘却该忘却的,包括:陈旧的思维模式、陈旧的运营模式、陈旧的价值观、过时的战略环境假设等。郭雯(2003)[23]基于诸多国外学者的研究,从员工的经验及技巧、新知识引入及新技术获取、考评体系、新客户、操作规程、工艺流程、营销方式、研发工作等11个问题项提出了忘却学习测量量表。综合学者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从企业价值观、运营模式、流程、制度及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主动组织遗忘测量量表。组织学习能力的测量参考了Goh & Richards(1997)[24]提出的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模型。围绕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领导的承诺和授权、实验和激励、知识转移、团队工作和团队解决问题等5个维度来测量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创新量表来自谢洪明等(2006)[1]的研究,主要从用人与管理创新、组织与规划创新及技术与工艺创新等三个变量来衡量组织创新。
3.3研究样本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数据收集,设计好的问卷经预测试后,我们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企业进行了较大范围内的正式调查。调查对象限定公司高管人员或中层管理人员,要求他们对知识管理及组织遗忘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至少在该企业工作三年以上,以更好地从战略层面反映中高层管理者对组织主动遗忘的看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多份,收回问卷256份,回收率21.33%,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有效问卷219份。
接受调查企业中,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布均匀,所占比例分别为30.59%、34.70%和34.70%,各自比例相当;从企业规模来看,本研究样本中既有不到100人的小企业,也有万人大企业,但其中以500人-3000人的企业相对较多,所占比例为57.11%;从企业年龄来看,样本企业既包括成立5年以下的企业,也包括长达20年以上的老企业,总体上本研究以企业年龄在5-10年的企业居多,所占比例为33.79%;从企业销售额来看,从1000万资产的到10亿资产以上的企业都有涉及,但是1亿-10亿之间的企业最多,所占比例为35.16%。另外,被调查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占到了4.11%,中层经理和部门经理合计占了94.52%,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本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4研究结果
4.1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根据采集到的样本数据,本文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以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变量信度,经过SPSS16.0软件信度分析,检验结果见表1。各变量的信度水平α均大于0.65,表示本研究所依赖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
在效度检验方面,研究对问卷量表的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进行了检验。就内容效度看,本研究使用的测量指标多是借鉴过去较为成熟的文献,很多学者都曾使用这些指标测量相关变量,而且本研究问卷的确立经过了预测试和修玉的过程,保证了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而构建效度则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来检验。经过LISREL8.50软件进行CFA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2模型的适配度
为检验整体理论模型,本文用SEM分析多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整体分析模型见图2,潜变量以椭圆形来表示,观测变量则以矩形来表示。
(1)基本的适配标准。用来检测模型的误差、辨认问题或输入是否有误等,可从测量指标的测量误差不能有负值,及因素负荷量不能太低(低于0.5)或太高(高于0.95),并且是否都达到显著水平来加以测量。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的因素负荷量都大于0.5,各因素的测量误差都为正数,由此模型总体上符合基本适配标准。
图2整体理论模型
Figure 2Whole theoretical model
(2)整体模型适配度。用来检验整个模型与观察数据的适配程度:①绝对适合度衡量:RMR=0.035,RMSEA=0.078,可见卡方统计值、RMR、RMSEA、GFI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②增量适合度衡量:AGFI=0.876,NFI=0.770,CFI=0.921,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③简要适合度衡量:PNFI=0.644,PCFI=0.686,这两个指标都很好。模型拟合指数所表3所示,综合各项指标的判断,模型的整体模型适配度很好。
(3)模型内在结构适配度。用以评估模型内估计参数的显著程度、各指标及潜在问题项的信度等,可以用个别项目的信度、潜在问题项的组合信度以及潜在问题项的萃取变异量来加以评鉴。个别项目的信度须在0.5以上。潜在问题项的组合信度代表测量指针能测潜变量模型的程度,应大于0.7。潜在问题项的萃取变异量是指潜变量模型可以解释指针方差的比率,应在0.5以上。
4.3假设检验结果
为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假设,本文采用巢状模式法进行分析。在虚假模型与理论模型之间建立8个巢状模式,即与理论模型相对应。巢状模式分析法以理论模式为基础,分别以各种相关模式的卡方值与之比较,再以卡方差异度检定来验证假设的显著性。卡方差异度检定是将欲检定的路径系数设为0,再计算此限定模式与未限定模式(即理论模式)间的卡方值差异,若卡方值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则拒绝此系数为零的假设,而支持此路径关系存在的事实。分析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假设H1c、假设H2a、假设H2b、假设H3a和假设H3b的P值都小于0.05,可见这些假设都得到验证,而假设H1a、假设H1b、假设H1d的P值都大于0.05,没有得到支持。
修正后的整体理论模型见图3所示。
图3修正后的整体理论模型
Figure 3Adjusted whole theoretical model
5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组织学习能力为中介变量,联结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间的影响关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获得了以下有价值的结论:
(1)组织学习能力有助于组织创新。实证结果表明,组织学习能力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很强的直接正面作用,所以,企业如果希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是重要的方式。
(2)主动组织遗忘有助于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主动组织遗忘是组织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扬弃组织知识的过程。其程度越高,表明组织主动扬弃内部和避免外部不合时宜、有碍组织发展的知识的能力越强,从而使得组织能腾出更多时间、空间和处理能力来更好地学习,有利于学习能力提升,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3)主动组织遗忘有助于组织创新。组织创新的实质是组织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整合,不断产生新知识和知识的新应用。在吸收外部知识的过程中,组织应根据企业战略目标,主动避免恶习,过滤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知识。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固有的知识形成于过去的环境,能较好地适应过去的环境,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变时,这些知识将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组织需要根据动态环境的变化,主动忘却学习,及时忘却固有的知识,从而避免产生组织惯性,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通过避免恶习和忘却学习,使得我们的组织可以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从而保证组织持续具备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丰富了组织遗忘研究领域,为后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管理者今后谋求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的提高带来逆向思维的管理启示。研究在理论构建与验证上虽力求符合科学的原则,在从一定程度上,仍存有一些局限,表现在:(1)未考虑不同行业的影响,后续研究可以针对行业中的一些特殊特性加以研究,针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对比,以找出行业特性对这一关系的影响。(2)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来自我国珠三角地区十三个城市中有代表性的六个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虽然结论在这部分地区得到验证,但尚未在长三角等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得到验证,这也是将来的一个研究方向。(3)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本研究只能采取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纵向研究,在未来条件允许情况下,也可动态分析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影响过程。
【参考文献】
[1]谢洪明,王成,吴隆增.知识整合、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华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6,3(5):600-621.
[2]吴欣,郭蕊.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遗忘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J].兰州学刊.2006,11(158):153-155.
[3]倪文斌,高巍,张莉.组织遗忘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8(3):73-77.
[4]陈春花,金智慧.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4):104-108.
[5]Holan, P. M. D, Nelson, Phillips, N., Lawrence, T. B..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4, 45(2):44-52.
[6]Argyris, C., Schon, 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M].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8.
[7]Hedberg, B. L. T.. How Organization Learn and Unlearn[A]. Nystrom, P. C., Starbuck, W. H..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Design[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8]Nyostrom, P. C., Starbuck, W. H.. To Avoid Organization Crisis, Unlearn[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4, 12(4):53-65.
[9]Weick, K. E.. The Collapse of Sense Making in Organizations: The Mann-Gluch Disaster[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3, 38:628-652.
[10]Engestrom, Y., Brown, K., Engestrom, R., Koistinen, K..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 An Activity-theoretical Perspective[A]. Middleton, D., Edwards, D.. Collective Remembering[C]. Newbury Park, CA: Senge Publications. 1990.
[11]John, R. L.. Forgetful or Bad Memory[A].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C]. Maui, Hawaii. IEEE Computer Society, 1999.
[12]Handy, C.. The Age of Paradox[M].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13]Holan, P. M. D, Phillips, N..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 50(11): 1603-1613.
[14]吴欣,郭蕊.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遗忘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J].兰州学刊.2006,11(158):153-155.
[15]倪文斌,高巍,张莉.组织遗忘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8(3):73-77.
[16]李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
[17]Brunsson, K.. Non-learning Organization[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 14(4): 421-432.
[18]Mabey C., Salaman, G..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Oxford: Blackwell, 1995.
[19]Stata, 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9: 63-74.
[20]Glynn, M. A.. Innovative Genius: A Framework for Relat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s to Innov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4): 1081-1111.
[21]毛建军,武德昆,高俊山.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30(7):820-825,836.
[22]过文俊.让企业成为忘却型组织[J].中外管理,2004,(3):59-60.
[23]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4]Goh, S., Richards, G.. Benchmarking the Learning Capacity of Organization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5(5): 575-583.
【作者简介】曾俊健(1971-),男,广东茂名人,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组织创新与企业文化(广州510640);陈春花(1964-),女,广东湛江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与文化管理、中国本土企业成长;李洁芳(1978-),女,广东南海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组织创新、企业文化、领导学(广东广州510006);刘祯(1984-),男,山东肥城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