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路径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年第5期 王建勇 参加讨论

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反映中小企业整体运行状况以及单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之一,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据来源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企业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统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经营、分配,人、财、物,以及供、产、销等各个环节和领域。统计信息可以让我们了解该企业的架构、人员、负债、资产、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也包括经营销售、科研开发、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预测企业的未来、企业的发展速度、乃至效益等等。
    一、中小企业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较低。中小企业为了逃避税收或争取国家补贴、或获得银行贷款、或者是多退税,往往会采取瞒报或虚报,以至于一个企业有多套账目,有的是用来应付银行的;有的是用来应付财税部门的;有的是应付海关的,这些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较为普遍。从内因分析,主要是由于企业法制观念淡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从外因来看,一是因为我国税务、财政、银行、海关、工商、环保、证券等部门的业务统计信息尚未统一联网,难以起到校验作用;二是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覆盖面不足,而且执业不严;三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度较差;四是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不够。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就是基础数据的不真实。
    2.统计方法不一致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可比性。由于建立时间不一致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价格指数有的采用帕氏指数,有的采用拉氏指数,有的采用环比指数,有的采用定基指数。从环比指数看,有的以上期为基期,有的以前三年的平均数为基期;从定基指数看,有1年、3年、5年和10年不等。由于企业投入产出结构、进出口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等引起的权重变化,使得各类价格指数统计结果有较大差别,影响了价格指数的可比性。
    3.统计指标分类不科学设置不合理。目前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进度进行统计,与资本形成的相关度较低,并且我国按资金来源、按构成(设备器具购置、建筑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划分,导致数据很难统计准确,而国际上通常是按厂房与建筑物、住宅、设备等统计,与我国的分类标准不符。
    二、我国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要求我们更新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重新认识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统计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密切相关。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发挥预警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必须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
    1.统计观念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首先要求我们变革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全新的理念形成与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念。
    2.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建立在苏联的统计理论为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属部分,始终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企业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官方统计是以企业统计作为自身的基础,形成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统计模式,其服务的主体归根结底都是政府,这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政企的进一步分开,企业已逐渐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济行为已不再只听命于政府,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因此,企业统计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逐步形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则变为企业本身。
    3.统计调查方式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部门应当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凡是没必要采取全面调查或根本无法全面调查的,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均应当采用抽样调查为主,而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则必须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4.统计内容的改革。企业的统计工作,主要以分析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包括对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劳动成果的核算、投入产出的分析以及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等内容。当前,统计工作主要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仍然缺少必要的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已经和企业息息相关,例如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的机遇以及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当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企业要放眼于整个市场,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从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放宽口径、扩大视野,要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增加外部环境分析,从而形成全面而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5.统计整理方法的改革。传统企业统计的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然后设置统计台帐并加以汇总,这些工作过程主要采取手工操作方式。现在要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整理工作,这将为统计部门带来便利。
    6.统计分析方法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统计分析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应当增加当前统计的综合评价方法和决策方法,加强企业统计的动态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
    7.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经济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都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当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统计系统,以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核心,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8.统计制度的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目前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历程来看,明显地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多数企业统计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将企业统计只理解为统计报表制度下的企业统计,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职能仍然缺少充分的认识。即便有部分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当前统计制度的束缚,仍未能使企业统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这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挥,一方面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干扰;另一方面又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因此,现代中小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求的信息型统计。
    9.统计理论的改革。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单的描述性的分析,从而导致量化分析仍停留在较低的处理层次。在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的改革为前提,为统计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就要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当前的统计理论更加科学。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从而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以发挥统计的职能作用。

Tags: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