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对外经贸》2012年第7期 张卓远 刘… 参加讨论

    摘要:目前,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对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企业数量稳定增加,尤其中小工业企业发展迅猛,区域经济特征明显,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还存在政府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缺乏发展资金、管理水平较低,技术力量薄弱,产业构成档次低等制约因素。提出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发挥财税政策的扶持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促进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中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简介:张卓远(1978-),女,黑龙江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物流管理;刘璇(1968-),女,黑龙江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一、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2010年,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685亿元,比2009年增长32.4%,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940.2亿元和7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8%和22%,中小企业第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6︰1。其中市(地)中小企业增加值增幅超过40%的有伊春市(56.2%)、大兴安岭地区(42.3%)、双鸭山市(42.1%)和大庆市(40.9%)。
    (二)对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
    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2%,比2009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各市(地)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的有七台河市(49.7%)、牡丹江市(38.3%)、鹤岗市(37.9%)、双鸭山市(37.5%)、鸡西市(37%)和齐齐哈尔市(34%)。
    (三)企业数量稳步增加
    截至2010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数量发展到9.7万个,比2009年增长了2.8%,除大兴安岭地区有所减少外,其他市(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000家以上的有哈尔滨市(42328家)、大庆市(13961家)、牡丹江市(9163家)、齐齐哈尔市(7479家)和绥化市(5058)。
    (四)吸纳社会就业人员数量稳步增长
    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322.4万人,比2009年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吸纳177.6万人,第三产业吸纳144.8万人,同比增长均达到4.8%。
    (五)中小工业企业发展迅猛
    2010年,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24.9亿元,比2009年增长39%,占全部中小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64.2%,比2009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全省中小工业企业中的四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323.7亿元,占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6.7%,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的49.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2.9%。
    (六)区域板块经济特征明显
    全省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各地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和传统优势,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板块经济特征。2010年,哈尔滨市中小医药工业企业增加值已占全省中小医药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3.6%;哈尔滨市、大庆市中小石油化工企业增加值已占全省中小石油化工企业增加值的50.9%;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和七台河市四煤城中小能源工业企业增加值已占全省中小能源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9.4%。
    (七)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
    2010年,全省已形成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90个,集聚了9000多户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43.7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制约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经营规则不平等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开展有序竞争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政府还没有完全转变职能,注意力还没有完全转到以市场调控为主要目标上来,造成政府一些政策太过宏观、笼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黑龙江省出台过很多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和一系列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常常因内容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和其中涉及的一些职能部门因部门利益使政策的执行走形变样,造成落实不到位,使一些中小企业认为市场环境不宽松,发展受制约,市场无规则,竞争不平等。
    (二)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企业缺乏发展资金,融资渠道不畅,这是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第一,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大多属于个体私营企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资产数量少,加之多数企业经营不规范,信用等级低,很难符合贷款要求,即使贷到款规模也很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第二,黑龙江省中小企业落后的组织形式,限制了企业寻求发展资金的渠道来源,中小企业应由私营独资形式向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公司形式过渡,以便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更好地利用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第三,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和欠发达的金融市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在对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方面缺少相应的贷款政策和措施,而其他如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和哈尔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也是慎之又慎。第四,黑龙江省的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缓慢,全省仅有约12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除省财政厅所属的鑫正公司规模较大外,其他规模都比较小,担保能力较弱。
    (三)企业管理水平低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主要决策者的经营意识仍然处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创新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内部家族式管理和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把选人、用人限制在家庭、近亲的小圈子内,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企业组织架构。另外,家长式的管理方法及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主人翁意识模糊,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都会令企业缺少生机,限制企业发展,目前中小企业普遍的管理方式都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构成档次低
    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362个行业的8074项创新成果进行的分析,其中约有55%是由小企业贡献的。中小企业促进了美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全世界的技术领先地位。在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使高新技术行业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同时也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构成档次较低,主要集中在商品流通、餐饮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77.7%。在制造业中,产品主要集中在木材加工、食品加工行业,产品附加值低,而高附加值的如电子产品、信息产品、新型材料以及生物制药等产品少,没有形成规模,影响了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
    (五)技术力量薄弱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造成中小企业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主要原因是缺乏技术创新,其中除资金因素外,还有技术、人才、信息匮乏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等因素。企业创新离不开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而这恰是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中小企业落后的管理机制,无法吸引到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由于自身开发能力有限,有些小型企业不得不借助于外来技术,或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得技术成果,但由于缺乏基本的技术人才,一些技术在转移过程中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此外,信息流通不畅、技术搜索成本高也是阻碍小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首先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手续,允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对市场前景、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特别是对信用等级高的中小企业应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完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结算、汇兑等金融服务。其次,要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和退出机制。要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各级部门要严格及控制风险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从业人员资格,规范风险投资的市场行为。第三,要对属于合作经营、有发展前景、自筹资金比例不低于项目投资额30%的下岗职工自办或联合创办的小型经济实体,可适当降低贷款担保比例,贷款期限可根据中小企业的生产周期和还贷能力由银企双方协商议定。
    (二)发挥财税政策的扶持作用
    鼓励对中小企业投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履行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按40%的比例减免企业所得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中小企业,其个人股权收益用于本企业再投资部分可免征个人所得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的,可在一定期限内享受税收优惠。另外,各级政府应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对新办中小企业进行创业资助,对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贴息,对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资助等。
    (三)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
    第一,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的法律经营环境,黑龙江省各级政府要认真实施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法律法规。第二,要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逐步减少和取消供水、供气的增容费和供电贴费,降低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品登记费用。对巧立名目、变相增加中小企业费用负担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第三,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分包产品及零件。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商会、工商联等机构,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类服务。通过技术洽谈、专利和零配件招标、科技经纪人培训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方面的服务。另外采取政府引导、行业辅导、企业互助和企业自我培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院校、培训中心等办学力量,开展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技能、学历等培训。要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师资培训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中小企业咨询诊断服务、逐步建立经理人才测评与推荐中心,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
    [参考文献]
    [1]吴思敏.中外零售企业的比较及对策[J].兰州学刊,2004(5).
     [2]郭冬乐,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美)迈克·E·贝尔.零售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汤定娜.零售业国际化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Tags: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