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力亲为搞调研过时了吗
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是否还要坚持亲力亲为搞调研?怎样搞调研,才能深入到群众的生活和心灵中去,真切了解他们的心声?改革开放40年,变化的是交通通信手段的日益发达、获取信息渠道的日益多样,而不变的则是发展现实的纷繁复杂和人民对民生需求的所期所待。
亲力亲为搞调研绝不过时
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看再多的材料、听再多的汇报,也代替不了直接接触、亲身感受,领导干部亲力亲为搞调研仍是决策前必不可少的一环。否则只单靠案头材料或走马观花掌握“实际情况”,必然会在千头万绪的现实面前陷入盲目施策或无策可施的窘境。与基层干部、群众直接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完全不同的。而感性认识才是研究问题的起点,没有大量现场感性知识的积累,理性认识难以实现飞跃。
这就涉及一个哲学概念:情境理性。人类的理性不是柏拉图式的理性,不是抽象的、独立于环境的理性。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头脑中的理性会随着不同场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只有在深入场景的过程中才更能产生对于群众的真正理解。很多领导干部身处城市机关,他们的经验生成于报告和汇报。而当他们身处的情境变为了群众的具体生活时,理论数据有了场景的依托才更具有震撼性、让人更有感触。群众的体验真真正正和自己的体验发生了关联,于是同理心激发、责任感强烈、压力倍增,必须有所作为,要不怎么对得起老百姓?
一个三伏天,某市交通局局长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公交”。45℃高温之下,大汗淋漓的局长毅然承诺:一年后换掉所有非空调车。这也是理性在不同的情景中发生了变化。领导不亲自“流汗”,怎会对百姓“知冷知热”?领导没有对群众日常生活的感同身受,怎么会产生同情式的理解。可以说,缺乏情景体验,缺乏亲力亲为的调研,是目前一些决策中民生“褪色”的根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指涉的不仅是调研作风,更牵扯到决策思维。政策是否失准,与决策者敢不敢“下去出汗”密切相关。如果整日走不出文山会海,远离一线体验,造成的将是感知能力的退化和决策依据的缺乏。这与卫生部门干部卧底就诊后惊叹:“看病原来这么难!”是一个道理。
其实,领导下基层的“需求空间”不可谓不大:从“大学生约睡校长”,到“网友悬赏1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洗澡”,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党的十九大之后,上海启动了大调研,微信公众号开通不到一天,就收到近千条留言。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具体,也很尖锐。比如有这样一条留言:建议调研一下上海市中心区驾驶员上厕所的问题。很多公共厕所看得到,但不可以用,干着急。因为停车了就是违章,说起来一肚子泪。像这样的很多问题,都是老百姓经常遇到的,甚至是天天忧心的事情。同时也是坐在办公室里很难想到、很难体会的问题。
如何亲力亲为搞好调研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统和共识,但认同不等于擅长,做好调查研究并不容易。
第一步,做好知识储备,找到关键人物,熟练转换语言体系,深度入场。面对新社会阶层知道什么是“彩虹文化”“极客文化”,面对村民知道什么是“大社员”;看到庄稼长势可以大概判断收成情况,看到农民住房即可知晓粗略造价。就像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去西兆通大队调研棉花试验田。习近平问了技术员很多问题,问种植技术、问田间管护、问疾病防治,方方面面问了个“底儿掉”。当地技术员就说,别看习书记是城里人,又那么年轻,可是对棉花种植特别精通,问的都是内行话,懂得不比我们技术员少。就要这样的人当干部才行!所以说调研是一种双向交流,只有在思想上有共鸣,在精神上有共振,才能真正融入到调研对象的场境里。
第二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实现共情交流。被调查者往往心存疑虑,这就会出现一个相互调查的微妙过程。毛泽东曾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要在谈话过程中和做朋友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逐渐地让他们能够了解你的真意,把你当做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这就是说,基层干部也好,群众也好,每一个调研对象都是具体的有情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抽象的数据样本。无论调查问卷设计得多么精美,调查提纲设计得多么严谨,提问方式多么委婉,都无法替代情感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在深度入场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移情式理解”、推己及人,实现共情交流,那么调研成本会大大降低,而调研成果会显著提高。
第三步,在研究阶段坚持理性分析、理论提升,做到抽离研判。调查与研究紧密联系,互有区别。调查要求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强调的是接地气。研究则要从调查数据、调查情况中得出结论,把握规律,提供政策咨询,更多要借助理论思维,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进入研究阶段,在纵向上要搞清问题是怎么形成、如何积累的;在横向上要找准参照系,对标先进典型,找到破解难题的对策,尽可能出实招、求实效。同时还要掌握全局,要吃透中央精神、上级精神。因此,既要防止闭门造车,也要防止调查万能论。在调查时真心实意地听取民意;在研究时则要对群众意见、群众情绪进行理性分析、理论提升,防止尾巴主义,做到择善而从有担当。总而言之,就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我,也不简单唯下,要唯实。
Tags:亲力亲为搞调研过时了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