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在国家需求的牵引下,海洋科技发展强化了战略导向,推动了军民融合,促进了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催生了一些原创性思想,开发了一批颠覆性技术,有利地支撑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海洋科技的主要进展 近年来,我国立足岛礁建设、深耕管辖海域、跨越深海大洋、勘察两极冰海,在诸多领域开展了突破性、引领性工作,加速成果转移转化,为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绿色宜居岛礁,促进吹填岛礁的自然演化。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吹填岛礁的首要基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阐释了天然灰沙岛的形成机制,原创性地发现珊瑚砂可作为优质填筑基材的属性。国家采用了“顺应自然意志、师法自然规律、加速自然进程”的自然仿真理念,开展了吹填造陆工程,可谓“虽为人做、宛如天成”,该工程举世瞩目、世界首例。
构建南海岛礁的自然自在状态、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吹填岛礁的良性自然演化、实现“活岛”态势下人类宜居社区的绿色发展和文明生产,从而保障吹填人工岛的生态自然化和生态安全。这是今后繁重而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科技工作。
目前,中科院在A类先导专项“南海环境变化”支持下,成功研发了造礁珊瑚繁育、移植和全息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框架造礁物种砗磲贝幼贝,珊瑚礁系统关键物种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成果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上发表,建成岛礁生态修复示范区。同时,研发了完整的植被筛选、培育、栽培、维护技术链,建立了岛礁陆域防风固沙绿地、草坪、公园绿地示范区,初步满足了高植被覆盖率的岛礁适宜人居标准。攻克了微弱海洋能流下正常发电技术和动态耐磨防腐涂层技术,为岛礁提供了绿色海洋能供给和保障岛礁设施、装备防腐安全。揭示了吹填岛体与自然礁体有效接合机制,获取了吹填陆域淡水涵养界面初值,吹填岛礁显示出向近自然岛礁演化的趋势。
深耕管辖海域,加速战略性资源开发。
2013—2015年,我国海洋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年生产原油6684—7970万吨、天然气200亿—251亿立方米。继发现首个千亿立方米储量的自营深水大气田—“陵水17-2”之后,同年,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创造我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的里程碑。“海洋石油981”承钻的超深水井“陵水18-1-1”井成功完成测试作业,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海上超深水钻井和测试全套能力。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查实现了新突破。分别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和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圈定可燃冰矿藏面积55和128平方公里。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发现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海马冷泉”,冷泉活动区域约350平方公里,浅表层富含天然气水合物。目前初步划定了南海可燃冰试采目标区,研发了取样装备,在可燃冰开采风险及深水流动安全保障方面已取得系列成果。
跨越深海大洋,勘察两极冰海。
深海科技。“蛟龙”号创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7062米“中国深度”之后,深海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近期,“探索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一系列高技术装备均在此次深渊科考任务中成功应用。中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彩虹鱼”号科考母船“张謇”号也已正式下水。
我国开展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研究,在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科学理论研究水平,促进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洋深海资源。“潜龙一号”“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为开展深海资源大范围精细探测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标志着我国深海资源勘查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相关技术及产品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在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中,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声学深拖系统和“潜龙一号”首次成功应用于富钴结壳矿区和多金属结核矿区的资源调查。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