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技术突破,但要达到高智能水平,依旧任重道远,未来亟待攻克理性不足、前沿不足、产学研结合不足等问题。
记者发现,相较产业界对人工智能的一致乐观,学术界对这一技术的态度似乎更加冷静。
“从去年‘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开始,人工智能突然火爆。到了今天,有必要冷静一下。”作为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总工程师,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的人工智能,强调的是算法方面的突破,只是机器智能的一个分支,而且只能完成类似下围棋这种相对单一的任务,与真正的、全面的智能还相差很远。
这并非一家之言。美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杨强告诉记者,欧美学者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机器学习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最近几年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受困于数据和计算能力。
“如果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那么它仍是‘笨孩子’,必须要海量数据才能训练出算法。并且切换一个场景,还是要从头学起,不像人类,骑自行车的经验可以迁移到骑摩托车。”杨强说。
担任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AAAI主席的首位华人学者、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周志华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涉及很多内容,部分媒体过分渲染“人工智能威胁论”,是没有认清人工智能的真正发展水平。
“不少人仅凭对这几个字的字面理解就大谈人工智能,任何技术都生硬地往人工智能上靠,这一现象很不好”。周志华告诫说。
而令学者们忧虑的另一现象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跟风的多、发表独家见解的少之又少。 “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论坛会议很多。计算机视觉也好、深度学习也罢,动辄都有好几千甚至上万的投稿,但内容同质化严重。大家不是去关心创新,而是关心写论文。”杨强直言。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有着类似的担忧。他表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深度学习和类脑的脉冲神经网络是两套不同的技术路径。目前,深度学习较为流行,类脑芯片前景也十分远大,必须重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