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8年峥嵘岁月,成绩骄人,却喜中有忧。多项指标显示,海南作为“旅游岛”已成效明显,但“国际化”进程还任重道远——国际化水平不高,发展的软硬环境有待改善,体制机制活力尚未充分释放。那么,海南要如何提高国际化水平,争创国际旅游岛优势呢?本文尝试就提升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做粗浅探讨。
大力推进游客国际化 一般来说,旅游有三大基本要素:旅游主体(谁来游)、旅游客体(游什么)和旅游中介(怎么游)。其中,旅游主体起支配作用,旅游客体起决定作用,旅游中介起保障作用。
国际化是国际旅游岛的本质特征,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生命力之所在。而在国际旅游岛的所有国际化因素中,入境过夜的外国游客人数及其在所有游客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无疑最具指标意义。因为,外国游客少了,国际旅游岛就无从谈起。
那么,在海南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8年后的今天,“游客国际化程度低”是个什么情况呢?2016年,海南接待游客6023.59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74.89万人次,占比1.24%,扣除27.91万港澳台游客,外国游客占比更低。而印尼巴厘岛2016年接待的1200万游客中有490万外国游客,墨西哥坎昆每年接待外国游客300万以上,泰国普吉岛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万以上。
无论是与国务院制定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是与同为岛屿旅游目的地的普吉岛、巴厘岛和夏威夷岛相比,海南在游客国际化程度上确实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我们要直面问题,围绕游客国际化这一重要指标下足功夫,不断拓宽国际游客来源,以游客国际化推动旅游国际化。
积极开发世界一流景观 海南为什么对外国游客缺乏吸引力?笔者认为,根本原因不在于旅游中介即旅游服务,而在于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旅游景观。
实事求是地说,海南不仅不缺乏旅游资源,而且旅游资源还相当丰富。然而,海南的旅游资源却存在着“小(规模小)、散(布局分散)、低(知名度、美誉度低)”以及南强北弱、自然景观强人文景观弱等问题。整个海南,除了南海诸岛、热带雨林、优良环境以及“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的亚龙湾堪称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外,其他的自然景观拿到国际上恐怕就很难出彩了。至于一些人文景观,在国内尚且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国际上就更难以吸引游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人凭什么要来海南旅游?海南又凭什么吸引外国游客?这是海南旅游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尖锐问题。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