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加快中部智能制造业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杨顺顺 参加讨论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正在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中部地区是我国工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在支撑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大国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规模扩展迅速,发展了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制造业企业。2016年,通过对湖南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12个主要的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以及中联重科等27家骨干企业进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水平调研发现,该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态势,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企业智造绩效尚不显著。在所调研的企业中,当前主营业务利润率较高(大于20%)的企业主要集中于节能电机、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数控机床、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较低(低于4%)的企业主要集中于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电力装备等产业。在智能制造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改善方面,调研企业采用智能制造技术后,平均单位成本下降14.12%、产品制造周期缩短25.23%、不良品率下降21.35%,智能制造对产品生产时间影响较大,对成本控制影响较小。总体上来看,现阶段智能制造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并不明显。此外,湖南部分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实力偏弱,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装备、农业机械装备5个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第二,核心技术较少、产业协同能力不足。产品数字化设计方面,调研企业表现较好的指标包括企业主导产品中PDM(产品数据管理)应用率,平均值达到67.52%,大部分龙头企业超过80%;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应用率,平均值达到77.40%,大部分龙头企业接近100%。相对落后的指标包括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用率,平均值为54.73%;协同设计平台、虚拟开发平台和云平台应用率,平均值为42.28%,说明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企业通过产业联盟实现信息和技术共享的潜力还有待挖掘。产品数字化制造方面,调研企业平均设备数控化率达到70.48%,说明大部分生产线都实现了数字程序控制;而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和MES(制造执行系统)采用率则相对不太理想,平均值分别为48.44%和43.33%,说明企业利用生产工艺数据改善制造过程,以及实现计划、生产、检验的闭环管理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集成的意识还相对滞后。
    在被调研的27家骨干企业中,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占比达86.47%。但是,在产业调研层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7个产业均存在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科技储备、设计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未达国际水平,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和整车技术有待突破,电力装备领域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农业机械装备领域新型产品研发技术缺乏,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和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此外,与企业调研的结果相一致,几乎所有智能制造产业都反映了产业链条不完善的问题。

[1] [2] [3] 下一页

Tags:加快中部智能制造业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