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治理既需要“自上而下”所具有的统筹效率,也需要多元参与的协同活力。在城市社区中中等收入群体更多关注的是环保、安全、教育、物业、养老、秩序等议题,这些议题也就成为整合城市社区的“利益关联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体现了把“人本”理念摆在更加突出地位的城市治理之道。社会治理的议题应当生活化,体现并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包括生活、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诉求。现代城市社区治理,转变了“供给式治理”,强调“用户思维”和多方参与的“协同式治理”、“引导式治理”;社区工作者不仅要有能力动员各种资源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有能力引导居民进行议题设置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锻造专业化的治理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从社会组织形式的角度来说,这个新的历史方位的一个表现就在于中国正在由“乡村时代”走向“城市时代”。城市和农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空间、产业空间和组织空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因此这一转变对传统的治理思维、治理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当今,基层社会治理应当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充分认清治理结构和治理需求的变化,充分理解城市时代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城市治理特别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制度沉淀、经验积累和人才储备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城市发展起步晚,许多地方的城市社区治理没有及时更新观念和思路,也没有调整所依靠的力量和结构以及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当前,必须找准历史方位、判明主要问题、明确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政策设计,转变长期以来托底式、动员式、应急式的城市社区治理方式。
在新时代,我们应以党的领导有力、执政基础稳固、人的全面发展、社区和谐有序为基本目标,进行主动的、全面的、有文化内涵和价值引领的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注重居民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工具,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区别于传统农村治理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指明了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基本要求。而这一新模式要真正有效运转并落地生根,离不开专业化的社区治理人才队伍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任务,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无论是技术治理、数据治理、智慧治理,还是协同治理、民主治理、人本治理,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专业化治理。其中,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又是治理专业化的重中之重。
以陌生人为主“集合”而成的城市社区,无论是社会关系的培育、社区情感的营造,还是社区活动的组织、社区矛盾的化解,都必须依靠一支有使命、有目标、有组织、有能力、有热情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积极有为,通过良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逐步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因此,锻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城市社会治理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社区治理队伍,是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和要点。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